人丑就要多读书读书

畅销书是如何炼成的?

2017-05-04  本文已影响37人  d64afb86d7a8

在之前分析的王潇、李开复、ayawawa的个人品牌案例中都有提到畅销书的影响力,确实畅销书捧红了很多人,那么如何写出一本畅销书呢?

带着如此功利的目的,我最近连续读完了古典的两本书,分别是《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以下简称《拆墙》和《可能》)。

根据我对《拆墙》的仔细研究,我想他畅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阅读难度适中:何为阅读难度?可以类比学英语的时候,如果一篇文章有太多陌生的词汇,就会很难理解,如果单词及都认识,也没有太复杂的语法就会更容易。大部分畅销书都有这个特点,一旦词语太专业,语法太艰涩,读者量就会锐减。

2、篇幅短:平均1200~1500字一小节,按照人的阅读速度(每分钟400字)和能够保持精神集中的平均上限(4分钟),这样的篇幅就是一个非常恰当的长度。

3、结构清晰:每章围绕一个话题,层层推进,由浅入深,以“买房or自我提高”这个话题开篇,非常容易理解,后面逐渐提高阅读的难度,更加容易接受。

4、穿插大量的故事(作者自己的故事,匿名故事,我有一个朋友……)类型丰富,富含情感和细节,形象生动,吸引人。

5、大量互动场景:提问、对话、小测试、困境的描述让人觉得很有画面感,增加阅读乐趣。

6、不停植入自己的个人品牌广告:讲自己的故事,回忆自己的经历,传播自己的理念。用这种方法能够极大的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有一种读完这本书就已经跟作者成为了非常熟悉的伙伴的“错觉”。而熟悉度,是可以带来好感度的。

抱歉我不知道如何查询一本书的准确销量,但是从豆瓣的评价数和微信读书的在读人数可以发现,《拆墙》的销量应该是《可能》的十倍,甚至更多。

但是从书的质量来说,我个人觉得《可能》比《拆墙》优秀不止百倍。而《可能》是在《拆墙》畅销大卖3年后出版的,照道理说,畅销书作者的新书应该是可以继承其畅销的势能,况且古典出第一本书的时候还并不是那么有名,经历了第一本畅销书的加持,第二本书应该是更加好卖的才对,但现实却啪啪啪打脸,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在王潇身上也呈现了这种诡异的关系,她的第一本书《女人明白要趁早》其实就是十几个女性故事的合集,有点像女性励志版的故事会,第二本书《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讲得更加有深度,但是其发行量却远没有第一本大。

《可能》这本书,结构脉络依然清晰 ,也有故事案例的穿插,互动方面甚至加入了公众号的环节,也有古典自己个人的故事,相比较于《拆墙》,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单篇的篇幅大大增加了,阅读难度也增加了。

不得不承认,阅读难度加深所产生的阅读门槛效应是非常严重的,霍金在写《时间简史》过程中坚持不使用数学公式,就是因为每个数学公式都会使书的销量减少一半。

大部分没有阅读习惯(或者说阅读能力)的人更加喜欢带有大量故事,读起来轻松愉快的书,而对一些相对深奥,或者说带有一定思考难度的书望而却步。所以,从写一本畅销书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把内容娱乐化、故事化,减少过于复杂的辩证说理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被更广大的受众所接受。

就像我非常喜欢开微信公众号前的咪蒙,她当时写过很多有深度又有趣的书评和影评,和现在大众所认识的毒鸡汤女王完全不是一个路线。但是为什么她开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就画风突变了,难道是她写不出以前那种文章了吗,我敢保证绝对不是,而是她太了解现在网络公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写她以往的内容所达到的影响力可能无法达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确切的说,咪蒙以往这么多年不温不火的写作经历已经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包括古典自己在《可能》这本书里也承认,他在写《拆墙》到时候是刻意迎合了大众的阅读偏好。

这个结论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并不在于如何写一本畅销书,更多的是促使我们需要去思考,以往发布的内容是否太过于曲高寡合了,能不能把内容写得更加平易近人一点,更加容易理解一点。毕竟在绝大多数的时候,人们需要的是消遣的玩意儿,而不是学习资料、研究报告。

插一句,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巨婴国》的批评性书评,就有人反馈说如果内容严谨都是学术分析就没人看了。这确实是事实,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好玩和有趣,很有可能只会变得越来越浅薄。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内容发布者,注重内容的价值性和表达的适宜性,但是作为读者,也要提高自己的阅读审美情趣和能力,不然就只能接受那些被稀释、扭曲了十八手的知识。

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畅销书都踩在了当时最盛行的思想诉求上,包括王潇的女性励志,ayawawa的两性情感,李开复的青年励志和古典的生涯规划,都是顺应时代而生的,都属于心理自助(self-help)类的畅销书,试图帮助人心理建设,更好地面对变化,带有励志色彩。

其实我最近在研究成功的个人品牌案例时,我就一直在想到底是他们自己成就了自己,还是时代成就了他们,我个人会倾向于,时代的契合大于个人的努力。

如果女性觉醒的时代一直都不来的话,王潇可能再怎么努力都很难达到她现在的高度。换句话说,在我们这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去尝试活得精彩,活出自己价值的女性其实一直都有,但却有很多只是在某个时代的角落里艰难地度过一生,只有在这个时代获得了最大的共鸣。

《断舍离》这本书和作者山下英子的杂物管理理念早在2000年就在日本火起来的,因为当时的日本面临着东西越来越便宜,住房空间却越来越贵的问题,而这本书在我国的畅销热潮,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刚好就在我国房价飙升的2013年,不得不说是时机的恰到好处。

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如果致力于写出畅销书,我们有两个选择,一,努力研究时代的趋势,想办法提前预知未来的需求然后尽早卡位占坑。这种方法也是有成功案例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一直在追风口,但始终慢了一步,急功近利却一无所有。我更喜欢第二种——做自己喜欢的、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然后静待风口来的那一天。

在《可能》这本书的最后,古典讲了一个“努力银行”的童话故事:

“有个叫上帝的人,他开了一家努力银行。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名下的努力账户。每个人每天都在往里面存自己的努力。有的人存得多,有的人存得少。有人存了第二天就取,有的人则在很多年以后一次性取出来。

上帝在干什么呢?

上帝要保证每个人账目公平,不能有错账。上帝还要标注那些存努力存得最多的金卡客户,给他们分配更多的回报。上帝很忙很忙。

但事实总是这样,总是那么几个最努力的人有最多的回报,这工作也太不好玩啦。

所以每隔10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金卡客户,抽一次奖,然后随机把一个巨大的成功分给中奖的那个幸运的家伙。

所以,宝宝,只要努力,就会有合理的回报。而那些巨大的成功,往往来自幸运——但是请先确定,你努力地拿到了金卡。”

努力、热烈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拿到银行的金卡,如果有幸被每隔十年的大酬宾抽中,那就愉快的走向人生巅峰,但是倘若一辈子都没被抽中,那至少这一生我们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亏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