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 |《我是余欢水》热播背后,这个创作手法功不可没
“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因为他们不会像年轻人一样立刻辞职”、“成年人就连崩溃都要选好时机、“哈哈哈哈哈哈哈”······
相信我,如果你的朋友圈同时出现以上截然相反的感慨,多半是因为看了最近热播的网剧《我是余欢水》。
《我是余欢水》自上周播出后,无论是它几乎和“注水”绝缘的12集集数,还是它让人直呼过瘾的逆袭剧情都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惊喜。
《我是余欢水》播出后的评分而最让观著君感到惊喜的是这部剧娴熟的讽刺手法,这种恰到好处的黑色幽默在国产剧中绝对算的上是一种稀缺品,今天观著君就结合《我是余欢水》这部剧和大家聊聊如何写好一个讽刺作品。
选定讽刺主题
《我是余欢水》改编自作者余耕的小说《如果没有明天》,讲述了畏缩窝囊,生活和工作都遭遇窘境的小人物余欢水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性情大变,反而活出了真实的自己,而在确认自己是误诊后,已经因协助抓捕歹徒而被塑造成为英雄市民和抗癌斗士的余欢水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故事。
从剧情来看,《我是余欢水》的受众定位十分明确,就是余欢水式的焦虑中年们:他们为了在父母、孩子、同事面前有面子,不断压抑自己,委屈求全,到头来却面子尽失,活得毫无尊严。而这部剧所讽刺的主题也正是中年人的面子问题。
对于一部讽刺作品来说,确定目标读者和讽刺主题十分重要,因为讽刺是一门“有话不明说”的艺术,对不同的群体要用不同的梗,否则就会造成理解障碍。
在《我是余欢水》中,有一段余欢水情绪崩溃的戏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余欢水在街头失控大哭,此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余欢水马上恢复正常,确认了号码才把电话挂断,之后想再接着哭却怎么也哭不出来了。
这处小细节,就是“成年人就算崩溃都要选好时机”这个梗的完美诠释,而这个梗只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成年人才能懂。
巧用讽刺技巧
确定了主题,接下来就是运用各种讽刺手法来达到幽默荒诞的效果,这里观著君就结合《我是余欢水》为大家介绍三种常用的讽刺手法。
1.夸张法
夸张法也叫漫画法,就是通过夸大某个不合理的特点来达到讽刺效果的手法。
下面是余欢水在前三集的遭遇:
忘买牛奶撒谎没买到被妻子揭穿;
送孩子上学时被孩子揭短;
为上班迟到编理由被上司揭穿;
假装和客户打电话,被徒弟识破后当众羞辱;
请假接孩子被拒,致使孩子淋成落汤鸡;
为了补偿妻子决定向朋友讨债买车;
朋友放鸽子导致余欢水在家人面前颜面尽失;
此时父亲又跑来向余欢水要钱;
花高价买到假茅台酒;
医院检查被查出胰腺癌
······
从婚姻关系到亲子关系,从同事到朋友,从面子问题到健康问题,余欢水的生活几乎全线崩塌,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而也正是这种夸大,更能让观众将注意力聚焦到中年焦虑这一现象上。
2.对比法
顾名思义,对比法就是将充满矛盾的两件事并列起来,进而展现不合理的现实的手法。
在《我是余欢水》中,这种对比法随处可见,比如余欢水的儿子因看不惯霸凌同学的行为动手打了人,班主任的重点却是尽快推卸责任,这显然与她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不符。
电视台副部长在余欢水成为“市民英雄”后亲自为余欢水的后期治疗跑前跑后,积极将其塑造成抗癌斗士,却在得知余欢水被误诊后一脸懊恼,讽刺了一些媒体人对新闻热点的畸形追求。
余欢水的上司为了利益造假,而另一边,买卖器官的犯罪分子和杀人越货的亡命徒却有着诚信的底线。
3.反说法
反说法简单来说就是说反话,当一句话的字面意思和它的实际意思出现反差,就会产生出强烈的讽刺意味。
比如在《我是余欢水》中,余欢水误以为自己罹患癌症后,彻底放飞自我,面对他人的责难,不再忍气吞声,尽显无赖作风。
而这反而为余欢水赢得了久违的认同和赞赏,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诸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老实人总被欺负”这样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讽刺的出发点:善意
鲁迅曾在《什么是“讽刺"?》一文中这样写道:
“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
在《我是余欢水中》,故事并没有止步于对余欢水境遇翻转后爽感的渲染,余欢水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变得快乐。
没完没了的作秀让他感到疲惫,无法直接和儿子说出真相让他感到煎熬,前妻不相信他被误诊的事实让他感到无力,而导致余欢水始终也无法快乐的症结是说谎。
曾经他以为说谎可以让他逃避眼前的问题,但事实是,说谎只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麻烦,让他陷入自我迷失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而当余欢水意识到这一点时,才是真正翻转的开始。
由此可见,作者的真正目的并非宣扬“人善被人欺”的丛林法则,而是在警示观众,人们需要诚实面对自己,并对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说不,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收获长远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