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还是说暖心的话?

2022-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月亮外婆

前段时间,电视剧《人世间》其中有这么一段台词引发了热议。

周父一脸懵:“我说什么了?”

秉昆说:“你说什么了?你说,从小到大,就你哥你姐学习好,你呢?都是班里最后一个倒数。”

周父暴怒了:“是不是事实?是不是事实?!”

秉昆大声反驳:“事实就该说吗?事实就该说吗?”

看到这一段,我相信很多人或如鲠在喉,或泪眼婆娑,或陷入沉思……“事实就该说吗?”这个直戳灵魂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多少万箭穿心的话,为何要来自最亲的人?多少无法承受的爱,为何让孩子感到痛苦和冷漠?我们通过两个小故事去剖析寻找答案。

故事一

老刘年轻时跑长途。那时还没高速公路,跑长途常常一两个星期不回家,挣钱很不容易,即便是这样在儿子身上花钱也再所不惜。

小刘上初三时,老刘求弟弟把儿子送到了县里有名的中学,希望能考上大学。老刘当年为了替父母扛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放弃了高考,让弟弟跳出了农门,如今在铁路局工作的弟弟自然也乐于相助。

虽说当初辍学是老刘自己的选择,但心中总憋着一口气,指望在儿子身上翻身。

小刘从小放养,无拘无束惯了,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完成,考试垫底是经常的事,多次提出要回乡里上学,被老刘责骂。老刘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我容易吗?”“吃饭两碗,考试两蛋,没出息!”

不知何时“考试两蛋”的名言传到了同学耳朵里,同学们还给小刘起了个外号:两蛋。

故事结局:

小刘没等到高考就自己退学了,从此再没回过家,结婚这么大的事也没和父母知一声。他和妻子认识的第一天就告诉她:“我不吃鸡蛋。”

点评:

一、传统教育羞于表达爱,不会表达爱,简单地把爱理解为溺爱,认为今日爱就是明日害。

二、当觉得孩子记仇时,要想想仇因何而来。

三、父母自己不学习,却希望孩子成材,往往会“恨铁不成钢”。

四、习惯用情绪化语言表达,口不择言。当父母看不上自己孩子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能看得起。

给当代父母的启示:

一、不要让孩子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种爱的匮乏感会影响一生。

二、生气时先整理好情绪,再整理好思绪,心中有爱,口下留情。

三、关于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有情绪时,大人要立刻停止语言表达,转而关注孩子的情绪,怎么关注?告诉孩子,很抱歉,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你这么生气,你生气让我很心疼,能给我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四、给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有尊严。想让孩子成功,先让孩子成为一个人。

故事二

一个育儿博主天天在网上晒她的生活,以及俩娃儿的吃喝拉撒。一次,五岁的大儿子又尿床了,画了个大大的“地图”,她把褥子晾晒在阳光下,配了文字:向日葵,我娃儿昨晚的杰作,后面还配了个“笑脸”。

下面评论什么的都有,有关切的,也有质问的,“为啥这么大了还尿床?”第二天她讲了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她脑子想的最多的事,就是妈妈说的三个字“别尿床”,因为尿床她妈妈总吵她,甚至不给她饭吃。结果她很大了还常常害怕尿床……睡着了就是到处找厕所。

故事结局:

这位博主最后一次尿床,都已经恋爱了。她和对象也就是后来的老公说:“我有个毛病就是睡着了到处找厕所。”也是因为她对象说:“别怕,谁还没尿过?”让她嫁给了他。

她结婚后就再也没尿过床……她说:“我潜意识里绷着的那根‘别尿床’的神经彻底放松了。”

评论区里又是一片哗然,纷纷讲起了自己小时候尿床的事情和妈妈的态度。

点评:

一、失去一条褥子是小事,让孩子紧绷“别尿床”的神经是大事,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二、否定什么,往往也是强调什么,大人的一个观念,一个想法,一句话,反复强调就可以成为孩子的潜意识。那为什么不给孩子回馈更多正面的积极的信息呢?

三、挂在大人嘴边的话,可以成为孩子的预言。多说动听的话,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给当代父母的启示:

一、生气发火都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用平和的语气消除孩子的紧张感,再加上及时的提醒,才能减少“犯错”的次数。

二、父母要坦然接受孩子长大过程中的必经之事,孩子会看脸色,对父母的态度非常敏感。

三、父母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稳定自己的情绪,这比处理孩子的问题更重要。

小刘学习不好是事实,就被老刘骂“吃饭两碗,考试两蛋”,育儿博主小时候尿床也是事实,就被妈妈反复叨叨“别尿床”,甚至恐吓不给饭吃……结果小刘与父母拒绝往来,育儿博主二十多岁了还天天为尿床而惶恐不安,这两个孩子的经历都令人唏嘘不已。如果他们的父母换一种语气语言,结果会怎样?

再看《人世间》周父临终前回答了秉昆“我们姊妹仨谁最好”的问话,周父说你们仨在爸爸心里都是顶呱呱最好的。

“你哥你姐不在家的时候,爸爸一定告诉你,秉昆,你是最好的。等你跟你姐姐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就对秉义说,秉义啊,你是三个当中最好最好的。等你和哥哥都不在家的时候,爸爸就对你姐说,你是最好的。”

我想,周父说的未必是实话,但他说的是最暖心的话。

思考题:读了这篇文章的你想一想,当你面对犯了错的孩子时,你应该说实话,还是应该说暖心的话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