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读写交流群wodeshoucang

091+一朵小小小的云彩+写作公式课+第二次作业3

2019-03-27  本文已影响36人  一朵小小小的云彩

第一题:自己去找5篇文章,必须有观点文,故事文,技巧文,图书解读文。用课堂上讲的拆解方法进行拆解,并做成思维导图。

观点文:孩子是投奔你而来的,不是奶奶和外婆(亲宝宝育儿微信公众号范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UOIYgekH0AEHo717XShjw

2.  故事文:上海“博学”流浪汉沈先生:网上走红不能改变我的命运(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文章)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670649393772757511/

3.技巧文:自制经典小零食,香脆可口!从此告别垃圾食品(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文章)


4.  观点文:房企陷入财务危机的6大原因,每一个都可能把巨头干掉!(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文章)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663963631752839688/

5.图书解读文:读《微精通》:微精通,通往一万小时梦想的绝佳策略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669177292532482574/

第二题:在第一题中选择一篇文章,模仿一篇文章,要求结构、风格一致。字数2000字以上,最好和原文一致,要在作业中附原文链接。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非父母的附属品

那些将孩子当作自己附属品的父母,

终究养育不出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1

我和同事玲是同年结的婚,也是同一年生的孩子。巧合的是,我们都生的女儿,她女儿小贝,我女儿小清,小贝比小清大约大半岁,但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都是同班同学,直到我调动工作才分开。

小时候,小清和小贝难免不被周围的人拿来比较,我也一度不自觉地被带入其中的坑。

两个小姑娘都自小喜欢画画,她们拜了同一位老师习画。

一次去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刚好玲也在,于是我们一起观看了两个孩子的画。那天老师教的是画小猴子,打眼看起来,小贝的画更接近于老师的示范,而小清的画则有些面目全非,比例也不太协调。

玲挺得意的看着我,转头笑着请老师当面点评下,我面上不说什么,内心却有些懊恼:“显摆个啥呢?”

老师斯斯然摸着下巴说:“论画呢,当然是小贝画得更好些!“我分明看见,玲的脸上有更加得意与满足的神色。小贝也挺高兴的,小脸红红的抬头望着玲,又瞅了一眼我和小清。

但旋即,老师话锋一转,又说:“但她的画少了些灵气,显得有点生硬。而小清的画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好看,但胜在有灵气……”

这一回,我分明的看见一丝不悦悄然爬上了玲和小贝的脸。而小清,仍旧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脸上带着不知愁的笑容,仿佛挺满意于老师夸奖她的“有灵气”。

老师看了看我们,又补了句:“小娃娃嘛,路还长着呐,慢慢来!”

那一年,她俩约5岁。

2


其实,我们两家对孩子的教养理念与方式截然不同。

玲看小贝是她的骄傲,在凡事上要求小贝争先,尤其是一定要比小清强。如果小清的数学考了99,小贝哪怕也是考99,都会被玲给矛脸色或是一顿数落;若是小清考了98,小贝考了100,玲就会故意安慰我不要难过。

说不在意分数,那是假的。我也在意,也一度在这样的被比较中烦忧不堪。

在我和老公的心里,一直谨记:儿女是上帝托付我们养育的独立个体。身为父母之责任,就是要养育孩子健康的成长,并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活出属于孩子自己的精彩人生,完成孩子自己的人生使命。而非让孩子完成父母之期望,活在父母的计划与安排之中。

我和老公从小就告诉小清,要明白自己的人生使命与人生方向,她是个独立的人,不是爸爸妈妈的附属品,要为自己的行为与选择负责。

而小贝,经常被玲教育:要为爸爸妈妈争口气!(玲和她老公因为成绩不好,都没有上过大学)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要听话!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她俩都长大了。

小升初的时候,有一回在路上散步时与玲偶遇,她目光有些闪烁地告诉我,小贝将去某著名的私立中学读书。那所学校是出了名的难考,哈弗女孩刘亦婷即是该校的校友。而小清只是去了一所不那么出名的私立中学。

然后,高中的时候,听说小贝居然就读于本地某所学校,并且准备以艺体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原来,她初中本未凭分数考取某著名的私立中学,是其父母为了所谓的面子,托人走关系交了高价而进去的。然而由于诸般因素,导致她极度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有了轻微的自闭,严重到坚决不去上学,玲无奈之下才将她转回本地学校。

小贝目前就读于一所三本的艺术院校,是否自己喜欢,我不得而知。

而我的女儿小清,本有着优异的成绩,但在中学阶段却持续着在本应刻苦学习的时候“思考人生”。经历了高考的失败,目前就读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但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她选择了自己认定且喜欢的专业。

3


匈牙利十九世纪的伟大爱国诗人裴多菲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告诉了我们自由的价值与珍贵。

然而,回顾今天的人们,有多少人是心灵自由的?就连许多孩子,本该长成生龙活虎、阳光积极的样子,可他们的内心,早已被戴上父母乃至社会强加的沉重的精神枷锁,郁闷的活着。

究其原因,其实这样的现状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或说与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有关。

以儒家理论为例,儒学思想特别看重孝,说了很多关于子女应对父母尽的义务,如:

春秋时的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他的意思是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若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若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算不得是其的儿子了。”

于是,才会有“孝子割肉喂母”之类的故事出现。

所以,才会有子女隐藏自己的独立想法,无奈的屈从于父母的意志,因而活得并不开心快乐。

但事实上,孩子们长大,终究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龙应台渐渐看明白这件事,她说:”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身为父母,我们现在就需要厘清观念,以正确的方式、用心地养育孩子,从而使他们成为有独立人性、健全人格的人。

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所以要尊重他的喜好


蒙特梭利育儿语录之一:要尊重孩子的喜好!

还记得小时候,老公每天强迫着小清每天必须得吃一个鸡蛋,常常弄得她为吃个饭而眼泪汪汪,心情不愉悦。其实,女儿根本就不喜欢鸡蛋的味道,现在长大后一看到鸡蛋就躲得远远的。这简直就是物极必反,得不偿失。

前几天新爆出的网红——上海“博学”流浪汉沈先生自述,他小时候喜欢画画,也喜欢读历史之类的书,但他父亲对之却莫名的深恶痛绝。他抑止不住自己的喜好,就偷偷地拾拣垃圾去卖,然后去买书,又在回家时悄悄藏好,直到晚上,等他父亲睡了,他才敢在被窝里偷偷把书拿出来看。因着父亲对他喜好的极为不尊重,他从小就压抑感,并在自己父亲面前无所适从。他那喜欢拣垃圾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给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致使的打击。

沈先生的父亲完全忽略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个事实,他潜意识里把沈先生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随自己的意思来决定与安排沈先生的人生。这是何等的心酸与悲凉!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还尊重孩子的喜好吧。

2.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所以要尊重他的人格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见过某些父母在公众场合大声的斥责孩子,让孩子气愤不已,备感羞辱。这样做,实在是太不明智了,因为严重的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如今的婚姻课程中,多教导聪明的妻子要在人前给足丈夫面子,因为男人爱面子嘛,伤不起。可以,你的儿子长大也会成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也是需要保全面子阿,这是他的人格需要。就算是女儿,若是面子受损,自信心也同样会大大受挫。

台湾作家三毛学生时期被老师在脸上作画并被示众的羞辱,对她的人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至今让人想起都心有余悸。

心理学家指出,7岁的孩子,开始在意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孩子幼年时期受辱而产生的负能量,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有些父母以为,自己不过就是口头教训几句而已,难道这也不可吗?可是,别忘了,语言最是伤人于无形。教训可以在私下,在只有自己一家人独处的时候,而非当众。

这一点,凯特王妃就做得非常好。当年,凯特王妃的妹妹皮帕大婚时,乔治小王子担任花童,结果四处瞎晃踩到了小姨的婚纱,可凯特王妃并未当众喝斥小王子,而是把她叫到一旁单独教训。私下里,小王子可是被教训哭了的哦。

管教是不可少的,但同时,孩子的人格尊严需要被保护。

圣经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3.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所以要尊重他的选择


刘继荣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文章,深深打动了无数的父母。文中讲到她的女儿虽然成绩一般,但为人却非常优秀,以至在后来的选举中,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妈妈开玩笑地说女儿快要成为英雄了。没想到这小姑娘想了想,认真地告诉她妈妈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小姑娘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是阿,成为在路边鼓掌的人又有何妨呢?并非人人能成为英雄,又何必强求自己的孩子非得成为我们自己都不能成为的人呢?

有人生来是要做总统的,有人生来是要做大厨的。有人立志要创业赚大钱的,也有人的趣味就是攒点钱钱就去游山玩水的。不管怎样,只要他(她)不妨碍他人,能开心活着,于社会于人类有贡献就好。

文中的小姑娘是幸运的,因为好遇上了一个尊重她喜好的妈妈。前文中那位博学”流浪汉沈先生就没那么幸运了。因着父亲对他喜好的不尊重,加上家人对他自我选择的不接纳与厌弃,以至他那众人眼中以为怪的随手拾拣垃圾的生活习惯,终生不能改变,过上了让人唏嘘的另类人生。

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在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选择。如此,才能有幸福的生活体验。

4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女儿正在学校准备考研。通过这些年的“思考人生”,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较有清淅的定位,也在为之而努力的奋斗着。而小贝的工作早已被其父母安排妥当。

看着小清发给我的照片,想起她仍然稚气未脱样子,还有大胆的自我挑战,她的不盲从……我为她的成长,由衷的从心里释然。

虽然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也曾伤心也曾落泪,彼此有过不少的伤害。但是,我们今生的相遇,终究将是最大程度的彼此成全。

本文仿写《孩子是投奔你而来的,不是奶奶和外婆》


https://mp.weixin.qq.com/s/dUOIYgekH0AEHo717XShjw

原创: 宁静 亲宝宝育儿 2018-03-28

第三题:照课堂中介绍的精简版讲述稿步骤,写一篇精简版讲书稿,字数:2400—2600字(字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否则作业不合格)。要专门标注清楚,你在什么地方用到了“阅读理解、旁征博引”中的什么技巧。说白了,就是要你去刻意用公式去写作。

快来围观并操练,适合所有人的写作秘籍


以前在经济部门工作时,我常常看一些有关于经济指标的分析报告,读的过程特别累,读完之后特别无奈。原因无它,这些文章虽然写得很长,但是感觉特别乱,让人不知所云。(博)

其实写的人应是非常用心,花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这一点从罗列的一大堆数据、画的各式图表就能看出。然而,这一切无助于呈现的效果。(博)

读了《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之后,我想,这是因为写的人不懂得好文章的写作格式与表述方式吧。事实上,我所认识的人中,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系统地学过写作,包括名校毕业的研究生。在此之前,我自己也是不懂的。

针对上述数据分析类文章,其实只需要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方法,先写总结性话语,开门见山说明情况,一切就OK了。(阅读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布兰登·罗伊尔,出生于加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美国著名的考试培训机构Kaplan担任主管。此书是Kaplan20年的经典读物,也是美国常春藤名校入学考试的必备读物。(阅读理解)

本书总结了20条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教你如何写出一篇既重点突出,又条理清晰,还令人印象深刻的好文章!(阅读理解)

我们先来看看写作中,

我们常踩的坑!


一是玩“我有个秘密的游戏”。

以前面的例子为例,罗列了一大堆数据,呈现了数个图表,描述了一大段文字,最后才写出自己的结论。在阅读过程中,除非读者认真研读,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否则根本得不出作者写的结论。

作者在无意识里玩“我有个秘密的游戏”,可是,读者并不想参与阿。(阅读理解)

二是描述不能支撑所说的内容。

以某大学生自己写的留学文书为例,文中有一段描述如下:“我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创造力、并且诚实守信的人。”(旁+征)

然而,你从上下文再也看不到与这些优良品行有关的进一步描述了。这样的申请文书,多半被拒。

三是例证个性化不足。

仍以某大学生自己写的留学文书为例,文中有一段描述如下:“我利用假期到贫困山区支教,经过这些活动,既拓展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的能力,又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阅读理解)

其实,校方很想知道:你到底拓展了什么样的眼界?你看到了什么?你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你学习到了什么?

所谓“见字如面”,在众多的申请文书中,显得毫无个性,平淡无奇。当然,这样的申请者当属“可有可无”了。(旁+征)

我们再来分析写作中,

为什么会误入此坑呢?


一是站位不清,欠缺为他人着想的高效思维。(博)

“站位不清”的意思是说作者写作时定位不准,忘记了本文的读者是谁,忽略了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旁)

定位不准,导致了作者的思维沉浸在自我的小意识里,只想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或者只是图完成写作文章(或分析报告)的工作任务而已。于是,产生了低质低效的信息输出。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告诉我们,此类文章应尽量避免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写作。即要避免先说最不重要的,再说次重要的,最后才说最重要的。(阅读理解)

二是思考不深,欠缺严密的逻辑思维。(博)

再以上文某大学生的留学文书为例,只是泛泛而谈。

请问你怎么证明你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人?你怎么证明你你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请你怎么证明你的诚实守信?还有,你的责任心、上进心、创造力体现在什么地方?(阅读理解)

这是写作中的思考不深,导致表达上逻辑思维不严密。

生活中,不是你说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就连你说你妈是你妈都是需要被证明的。如果无须自证,那坏人完全可以说自己是好人,灰太狼完全可以说自己就是灰太羊。这世界岂不凌乱了吗?(博)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说:我们在写作用语上,不要只说“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 (阅读理解)

三是用心不足,欠缺极致思维(博)

极致思维的意思是说,在关于产品和服务体验中,要把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让用户获得超越预期的效果。只有做到了极致,才能赢得用户的芳心。写文章同样如此。。(旁)

再以前面某大学生的留学文书为例,只有述说,没有呈现。

有一则历史悠久的作家格言是这样说的:“呈现,而不述说。”(阅读理解+征)

因此,《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列举了“陈述、一般支撑论点、详细支撑论点”的几个例子,让人对其中的差距及效果一目了然。(阅读理解)

在正确的方法指引下,只要用心,就能做到极致,从而获取读者的芳心。

那么,现在,

如何走在康庄大道上?


首先,存着为他人着想的高效思维而写。(博)

我们写一篇文章,从一开始,请应清楚文章的目标读者主要是谁?我们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怀着为他人着想的情怀而写。

比如,一篇数据分析报告,就是让读者了解行情并作出决策的。但是,读者大多非专业人士,他并不在意你罗列的那一堆数据与图表,他只想知道,结论是什么?我现在要怎么办?(博)

因此,请运用本书的原则1——采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即先写总结,开门见山。同时,在顺序上,先写最重要的,再写次重要的,最后最不重要的。(阅读理解)

其次,存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写。(博)

“答非所问”在生活中是最让人讨厌的了,写文章同样如此。我们提出观点,也要用严密的逻辑去支撑所说的内容。这就是本书的原则6——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

还举上面的留学文书为例:只需要补充一些事例来证明你的充满活力、良好团队协作精神、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创造力、诚实守信等特质就OK了。(阅读理解)

如此,使你的文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更易获得通过。

第三,存着极致思维用心而写。(博)

这个世代的人特别强调个性、与众不同。我们中国也不例外,那个着统一服装的年代早已过去,不仅明星怕“撞衫”,大多数普通人也不乐意与别人一样。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某些情况下,我们只能顺应时代而活。(博)

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更是如此(自嗨式写作除外),属于服务行业。只有存着极致思维用心而写,才能获得目标读者的青睐。

仍以上面的留学文书为例,你完全可以细致地写出通过支教,你究竟学到了哪些功课?为此你作出了什么样的改变与决定?下一步,你又将如何前行?(阅读理解)

这就是本书的原则7——让你的例证个性化。(阅读理解)

这样个性化的申请,必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选定你就是这么自然而简单的事。

总结:秘籍在手,赶紧操练原创金句)


今天仅仅分享了20条原则中的三条,已经帮助我们在日常写作中大显威力啦。再看一眼它们,分别是:

1.开门就要见山——先写总结

2.词汇要精准、具体——支撑所说

3.例子要有个性——让人难忘

(阅读理解)

最后,再悄悄分享我阅读本书时的一个大胆的猜想:留学机构代写文书的商业秘密,其实很可能与掌握了这些鲜为人知的写作秘籍有关哦。有经历的人可以回想一下留学机构让你收集的那些有个性化特色的大量素材有什么用处呢?(引)

(全文2523字,不含“阅读理解”等备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