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诠释15)

2019-01-07  本文已影响40人  南无韦陀菩萨

浅谈《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诠释15)

我们祈求佛菩萨加持,佛菩萨也不会坏因果,不会打乱因果,他不会干涉你的因果。他加持你必须要有一个因缘,要因缘和合才行,因缘不和合佛菩萨也没办法,这叫佛不能度无缘之人。菩萨也一样的,不能度无缘之人,就是这个道理。不能说不顾因果,直接就把你送到西方去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么容易,那我们还用修吗?“不坏世界”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大家对此要有个理解。

我们求佛菩萨,祈求他一件事情,那么你本身也要有一定的福德善根,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福德善根的话,也没法满你的愿。为什么呢?因为“不坏世间”,他不能坏因果。换句话说不能拉偏架。佛菩萨如果不顾因果,拉偏架,佛菩萨不是带头做坏事吗?大家注意这一点。如果他拉了偏架,就是带头做坏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佛菩萨都是有智慧的,都是大智慧的人。他比我们更清楚怎么做,怎么去随顺众生,怎么去度化众生,所以说该满你愿的,他会满你愿,不该满愿的,他一定不会满你愿的。我们在佛菩萨面前许愿,许了愿就要做,我要求一个事,我要做多少功德,然后才能满愿,对吧?你不能说我求完之后,就跟我没关系了,然后就等着结果,可能吗?不可能,这是痴心妄想。

就像我们种粮食,就说种水稻,把种子种到地里,种到水里就不管它了,然后就等到秋天来收稻子,可能不可能?不可能的。水稻得先育苗,育了苗之后,提前要把地挖好,然后放水。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插秧,插秧之后,还要经常地往里放水。还要管理,拔草,天旱要不断地往里浇水。做好后续的管理,你才能保证秋后水稻的丰收,才有收成。

所以说,我们求佛菩萨加持,你自身得要努力,达到你那个福德,这时候才能满你的愿。为什么说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指的是你福德够了,当然能有求必应,你福德没到那个标准,没法给你应。如果应的话,那菩萨就做了坏事了。他跟着你一起做坏事,那怎么行?你竟敢拉观音菩萨下水,那怎么得了。

所以,下面就讲这个事情了,观音菩萨的慈悲智慧能遍布十方世界,有情世间、无情世间、正觉世间,但是又“不坏世界”,就是不坏因果,尊重、遵循这里边的因缘果报,在这个前提下“能遍十方”,能遍布十方世界。“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因为他遍布十方,当然就可以供养十方如来。“微尘”是比喻,无量无边的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在每一个佛那里都做他的法王子。这就是观音菩萨真正的圆通境界。

“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之男。”他就能够让法界有情,没有孩子的众生,想求一个男孩,就可以诞生一个有福德的、福德深厚的、有智慧的男孩。就是说,他满众生愿,作为众生你要不断地培值福德,因为福德善根不够,他就没法满你的愿。作为我们就更应该遵循因缘果报的规律去修行。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这也是《普门品》当中出现过的: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这是观世音菩萨满众生愿,就是求女得女。“六根圆通”,因为她由耳根入门,然后返照反闻,反闻闻自性。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归于心地之后,六根就圆通了,六根清净,然后六根圆通。破了根六根就圆通了,也就是破了动结、静结、根结,一证我空,六根就圆通了。但要真正的圆通还要等到六结全部破完,才能真正的证入圆通,破了根结是初证圆通。

“明照无二”,“明照”是比喻圆通智慧,“明”就比喻是智慧、光明。光明智慧是讲的破了我执,得了我空;破了法执,得了法空这种根本智慧。“照”指他的妙用,智慧、观照无二,合为一体,所以就能够“含十方界”,跟前面那个“涉入世间”,其实是一回事,能够含融十方一切法界。

“立大圆镜”,“大圆镜”是指的佛的大圆镜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在唯识学当中,讲转八识为四智,就是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意)为成所作智。这是转八识为四智,这叫四智菩提。证悟圆通之后,开显了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个比喻,比喻佛的智慧像一面镜子。

这个镜子不是有相的,不是梳妆台前面那个镜子,那个镜子跟这个镜子没有关系,它是无形的,指的心镜。心如明镜,心光大发,佛光普照。我们前面提到过,我们反闻、返照的时候,一旦能够听到我们的心声,这个时候就开始要发心光,你不断反闻,心光就不断地发,这样你才能把心打开。心莲花打开,心光就不断地发。

刚开始是有相的光明,一旦破了根,就是破了我执,证了我空,有相的光明就化为无相之光。佛光是看不到的,除非佛菩萨想让你看到,才示现。想让你看到你才能看得到,要不然你是看不到的,因为他是无相的嘛,你怎么看啊?无相之光表示的是一种智慧妙用。这种智慧、这种心光,十方圆明。“圆”就是圆满,圆满的那种智慧,他就能照了世间一切,照了宇宙一切,所以比喻叫“大圆镜智”。他用的镜子来比喻,就是圆满的、普遍的能够照了世间的一切,这就叫“大圆镜智”。初地菩萨就只能开一分的“大圆镜智”,成了佛之后才能圆满“大圆镜智”。

“空如来藏”,“如来藏”在《楞严经》的第三卷和第四卷都有讲。“空如来藏”指的是得根本智。“空”就是空掉我执,一切都了不可得,这就是“空如来藏”。还有一个“不空如来藏”,就是指的他显现的妙用。“如来藏”就相当于佛性,佛性有很多名称:如来藏、佛性、觉性、妙明真心,都是说的一个事,只是用不同的名称。“空如来藏”是真谛,真谛谈空,言空。“不空如来藏”是俗谛,俗谛言有。空有不二,所以还有一个“空不空如来藏”。这叫“三如来藏”。

因为破了根结,证了我空,这实际上就是证了“空如来藏”,就“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就是一个人一旦破了我执之后,证了我空,就是证了“空如来藏’,那么他去学习法门的话就很容易了。不像我们凡夫,学个东西老是学不会,一不留神还学错了,学了几十年发现白整了,白费劲。菩萨就不一样了,他一旦破了我执,参学法门、学习法门就很容易了。所以这时候就可以“承顺”,“承”就是承受、传承、接受。“顺”就是顺从,传承顺从。

适逢无量无数的如来的秘密法门,因为这里的“秘密法门”指的是与愿法门,什么叫与愿?就是满众生愿。因为众生求观音菩萨,所以就要满众生愿,这叫与愿法门,或者叫增益法门,给你增加利益。因为众生要求,所以就要给众生增加利益,就叫与愿法门,或者叫增益法门。秘密法门很多的,有增益法门,或者叫与愿法门;有消灾法门;还有像降魔法门,这都是叫秘密法门。为什么叫秘密法门呢?你必须破了我执,证了我空,你才有这个能力给予众生,满众生的愿,要不然你给不了的,你给着给着你自己就完了。你没这个能力的话,会把自己给整的很烦恼。

“受领无失”,因为他证得我空了,所以“受领无失”,就是他要接受诸佛如来给他传这个法门,他完全可以接受,完全能够领会,“受”,就是接受,“领”,就是领会。“无失”,就是一点差别也没有,完全接受的意思。就是说他一碗水倒到你那里也是一碗水,中间没有少一滴,你如果中间漏了一滴,这就不圆满。一碗水倒你这里还是一碗水,这就叫“受领无失”。

因为他有增益法门,有与愿法门,可以满众生愿,所以说“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他想求一个女孩,然后观世音菩萨就可以满众生愿,就可以“诞生端正”,就是身像端正,福德具足、柔和顺从、能够得众人爱敬、相好庄严的一个女孩。这是观世音菩萨满你的愿,赐给你的。所以在观世音菩萨应化身中,有一个身叫送子观音。送子观音不光在全国,在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