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彰显个性——读《红楼梦》之王熙凤)(笔记10)
语 言 彰 显 个 性
——读《红楼梦》之王熙凤
在文学创作中,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总得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题旨,这些都是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而且它不能离开更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所有这一切都是语言的环境。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语言描写如果不考虑中心思想,语句的组织,突出人物的个性,就会庞杂紊乱;如果离开了社会时代的大背景,就会让人费解。能综合以上而又能巧妙地利用语言描写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定会血肉丰满,光彩夺目。《红楼梦》有大段的语言描写,也有的只做了简要的对话,却准确流利,粗雅相宜,极有个性色彩,读之留恋不舍。正是这些惟妙惟肖的语言描写,才使人物性格格外鲜明,活灵活现。下面就仅以描写王熙凤的语言为例,谈一谈我对王熙凤的看法,也许认识浅薄,但若能以此抛砖引玉,敲开我呆愚的思维,涤荡我平庸的心志,那也将是一种快慰。
01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作者笔下一个生动活泼,生命力充沛的人物,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从她一出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荼,一路故事的发展,性格的表现,作者一丝不懈地挥动着巨如铁柱、却又细似金针的妙笔,施以浓墨重彩,把王熙凤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目不暇接,耳不暇听。
(一)机敏幽默
王熙凤总能敏锐的眼光去洞察秋毫,用她高度的悟性去揣摩对方的所想,用她的幽默乖巧而又伶俐的语言去笼络人心。先从黛玉进贾府说起。这是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只见王熙凤细细打量黛玉一番,仍把她送至贾母身边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竞是个嫡亲的孙女……”听听,这可是既夸了黛玉,又讨好了老祖母啊!及待说到黛玉可怜的身世时,王熙凤又能及时的转悲为喜,讨贾母欢心。这正是她机智的体现!
在第三十八回里,史湘云请贾母等赏桂花,因贾母看到了亭子上的扁,就想到小时候的事,说自己也曾在这么样一个亭子里玩,谁知一失脚掉了下去,几乎淹死,好容易才救上来,到底那木丁把头碰破了,如今鬓角上还残留着指头大的一个窝,人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凤姐听了不等人说,先笑道:“哪是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的福寿就不少,神差鬼使碰出那么个窝来,好盛福寿。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来了。”说得众人都笑了。凤姐真够聪明!把老寿星与贾母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恭维了贾母长寿,有福气,大富大贵,博得贾母的欢心,另一方面也活跃了赏花的气氛,使她成为赏花队伍中一朵艳丽的明霞。当贾母说凤姐只管拿她取笑时,凤姐又说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这话让谁听了都感到舒服,仿佛她做每一件事都是为你着想,就连开玩笑也得让你受益才是!她是何等的聪明幽默,不得不让人赞叹!
第五十回里,贾母去惜春处看画,凤姐汇报要香例银子的来了,并不直接说,却说贾母是在躲债,博得贾母的开心,又说预备了鲜嫩的野鸡,再迟一会就老了。多么幽默诙谐,这是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决定的,就是这种别具一格的机敏,使她成为贾府的总理事,这真是作者独具魅力的创造!
(二)和蔼可亲
王熙凤是个极富智慧的女子,她的机智、幽默是她生存智慧的再现,另外,在她的智慧里还展现着和蔼可亲的一面。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不仅没有慢待刘姥姥,还以真情相待:看到刘姥姥来了,她满面春风地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要拜,她也不叫拜,还说自己年轻,不大认得,不敢称呼,再听她底下的话是:“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厌弃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些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从这些话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王熙凤并不摆大架子。刘姥姥只是一个有一点远亲的老妇,像这样的小事情她完全可以交给下人们去办,可王熙凤没有那样做,她不仅热情地接待了刘姥姥,还相当得体的给予刘姥姥帮助。
在第五十一回中,袭人的母亲病危,凤姐安排袭人回家,不仅给她排了大车小车及跟随人员,最后还叮嘱周瑞家的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好看的衣裳,大大的包一包衣服拿着,包袱也要好的,手炉也要拿好的。临走时叫他先来我瞧瞧。”听听这话是多么的关怀备至!后来又看到袭人穿得不够暖,又把自己的大毛上衣给了她。作为一个主子能这样体贴下情,真是难能可贵!当然从她的话和行动里也能看出凤姐对贾母的关怀,袭人可是贾母最得力的丫头啊!就算她是讨好贾母,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总之透过凤姐平易近人的语言,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到她可亲一面。
(三)精明能干,做事周到细致
有人把王熙凤比作《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说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是的,凤姐在工作上,确实有条不紊,责任分明,颇有大将风范,充分显示了她的精明能干治家有方的才能。
在第十三回中,我们只看她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之丧,一开始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一是人口杂乱,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期推诿;三是需用过费,烂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铃来,无脸者不能上进。”瞧,分析得多有针对性,又能周到细致地对症下药,加以整顿:首先分班管事,职责分明;其次精细考核,不容混淆;第三赏罚严明,树立威信。于是头绪 清楚,成绩立见:“宁府中才知道凤姐厉害,自此各人兢兢业业,不敢偷安。”我们看了这一记载,会感觉到那贾府上有了一个王熙凤,才就形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势啊!
第五十四回中,元宵节因贾母没见着袭人跟着宝玉出来,就说袭人有些拿大,王夫人说袭人的娘前日没了,有热孝在身,不便来。贾母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竞成了例了。”从 贾母的话中,读者不难听出,她心里已经有些不高兴了,凤姐儿听了,忙过来笑着回道:“今儿晚上她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需得她看着,灯烛花炮最是担险,这里一唱戏,院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心细,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也不担心,又可以全了他的礼,岂不三处有益。老祖宗叫他,我叫他来就是了”。
一席话说得贾母转了话音,还夸凤姐想得周到,倒是自己爱忘事了。亏是凤姐能想出这样处处是理的话来,不仅消除了贾母心中的不快,也显出了凤姐儿是一个怎样细心操家的女子。也难怪贾母对她疼爱娇宠,她周密细致的安排,能说会道的巧嘴总能中了别人的心。
(四)豁达、谦卑
对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去看,有正和反之分,有好与坏之别,看待一个人也是一样,例如王熙凤,我们好像只感受到她的“辣”,它模糊了我们眼睛,至使我们忽略了她性格中的豁达与谦卑。就像五十五回中,探春理事的一回里,凤姐的话足足占了一多面纸的内容,细细地读来,倒也觉得对贾府中哥儿小姐分析得真真切切的中肯,有理。还说自己按私心藏奸上论,太狠毒了,也该抽头退步。这不正体现了她也有举贤纳士、为人豁达的一面吗?她能看出世事的真伪,从而做出合理的决定。
身为贾府中一个颇有身份而又担任总理职务的少奶奶,在吃螃蟹那一节中,竞没一点少奶奶的架子,亲自为别人服务,张罗着让老太太、太太们,哥儿小姐们,甚至包括那些有些身份的丫头们吃好、喝好。本来史湘云也是忙活着,凤姐说:“你不惯张罗,你吃你的去。我先替你张罗,等散了我再吃。”那边鸳鸯丫头就向凤姐笑道:“二奶奶在这里伺候,我们可吃去了。”凤姐却道:“你们尽管去,都交给我就是了。”等都安排完了,自己才在丫头们的桌上吃了两杯酒又取笑一番,还被抹了一脸的蟹黄,然后又得去扶持贾母。从这一段吃螃蟹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她在丫头们面前还是很随和的,关系是融洽的,要不然丫鬟们何以敢与她闹?可见她平时八面威风掌握得很有分寸。这里不正显示了她的能屈能伸,心胸豁达吗?放在今天的社会里,她肯定成为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干出一番十分了不起的事业来。
02
看人我们的确不能光看到他的缺点,至使遮住他的闪光点。就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何尝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她是“红楼”太太中厉害的明面儿上人物,也是激进决战型的人物,往往很容易被指为妒妇,甚至毒妇。
在现代戏曲中,王熙凤就是被当作一个反面人物来对待的,尤其是她 的阴狠、毒辣,众人皆知。可通过以上的认识,我觉得她并不全是这样,她是某些事上狠了些,且又不显山露水而已。即使是笑里藏刀,但也自有她笑里藏刀的道理。那就是得看对待什么样的人。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是确是狠毒点,但她不那样,她就不是王熙凤了。这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高明之处,使诸多人物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对比。
第十一回中:贾瑞之死。贾瑞在路上碰上了王熙凤禁不住她的美色,拿眼睛不住地觑她。王熙凤看了出来,却含笑说:“怨不得你哥时常提你,说你很好,今日见了,听你说这几句话儿,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和气的人。这会子我要到太太们那里去,不得和你说话儿,等闲了咱们再说话儿罢。”心里明明知道贾瑞的意图,而表面上还是副热情可亲的样子,看看她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哪里有禽兽这样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读到这里不免让人心里打个寒颤,方见凤姐热情里隐藏的杀机。放在通常人的眼里,你不答应,就疏远他,知趣的人自然离开,不知趣的人治一治也无妨,可罪不至死啊,可凤姐却巧妙的,人不知鬼不觉地让贾瑞一命呜呼。不过凤姐并不是直接杀手,导致贾瑞死去的原因,还是他自身的修养不够,所以他是一点都不值得人同情,只是在《红楼梦》这一段书里,增加了一剂笑料而已,同时,也让人惊叹凤姐的做法真是痛快淋漓!
尤二姐之死,这也让人看到凤姐的心狠手辣,笑里藏刀的一面。尤二姐是贾琏在外偷偷包的二奶,凤姐知道后没有立即大吵大闹,反而把尤二姐接入贾府,表面上百般殷勤,好语温存,体贴关怀。说什么同事公婆,共谏丈夫……说得尤二姐信以为真,而实际上说是一样,做是另一样。后来她不仅大闹了宁国府,把尤氏贾蓉等大骂了一通,还暗使丫鬟虐待尤二姐,又加上胡太医的“误诊”,最终尤二姐还是不堪忍受,吞金而逝。尤二姐之死可悲,这样一个贤良,一心想过好的人,可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是不容他有立身之地的。像林黛玉,她可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就感到“风刀霜剑紧相逼”,更何况尤二姐!那么王熙凤呢?她不是也有可悲的一面吗?她要强的性格使她不能容忍一夫多妻制,更何况将有人威胁到她的第一夫人的位置,这一点让我觉得在她的思想里还真有点现代的思想意识呢!虽然她无法表明,但在她的潜意识里男女一定是平等的。无奈祖宗的法度就是如此,在女子必须三从四德的现实中,她是有压抑感的,怎么排遣压抑?那就是动心机玩手段,不惜置人于死地,而且既要合乎情理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让事态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自己的理想发展。然而尽管她处处积虑,八面玲珑,机关算尽,可最终得到的是什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最终的结局是可悲的。
“言为心声”,语言是一个人内心活动的写照。通过以上关于王熙凤诸多语言上的描写,我们是不是看到一个鲜活的王熙凤!她不懂诗词歌赋,不会引经据典,可她的话语也能流利顺畅,诙谐机智,妙语连珠,显示出她百般灵巧的聪颖智慧,正如作家刘心武所说:王熙凤的口齿是“赛过三千毛瑟枪”是“巧舌如簧,满嘴滚珠”。着实让人敬畏!我也是被她犀利灵巧的语言,雷厉风行的性格深深地打动了啊!
作者对《红楼梦》的塑造完全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传统写法,运用准确、生动、精炼、自然的语言来从正反两方面去描述王熙凤的言行思想,把她十分逼真形象地再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正是我们描写人物时应该学习和吸取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