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写作》阅读4-2

2022-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长空云淡

第四章 保持写作激情

2.重视动笔与搁笔

大多数学者都是在截止日期的压力下学会写作的。许多人在读研的时候,甚至直到取得终身教职后,都会逼着自己坐下来奋笔疾书,直到写完为止。之后便心力交瘁。

这就是“突击式写作”,将写作毫无必要地变成了一种煎熬的、时断时续的工作:以笔为枪,冲击敌人的堡垒即手头的项目。开始前,我们必须突破城墙,或者撞破紧锁的大门。面对着如此艰苦的事业,我们为何不查看自己的邮件,搞定那个备忘录,多查找一点资料,甚至完成一些评分?

万事俱备,当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会害怕停下来。我们感到要趁着机会大干一场,因为谁知道过了这村,是否还有下个店呢?截止日期在逼近,缪斯女神在身旁,怎么能停下来!我们知道开启写作模式费了多大劲,于是觉得一定要写到写不动为止。在时机消逝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多写,多多益善。精疲力竭时我们才能把笔放下,直到有足够的精力打下一场战为止。

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写作。徒增痛苦又效率低下。我们不一定要挺起胸膛,杀出一条写路,或者坚持战斗到时间与精力耗尽。这种打仗一样的思路背后是种种写作神话;学生时代挑灯夜战赶论文的经历可能也有影响。但是,高产的学术作家很少“突击式写作”。他们明白怎样安排、坚持有规律的写作,而非让写作变成围城战。

高效的作家会想办法把自己引导至写作模式。他们不会写到精疲力竭,而且会为下一次写作留下线索。他们会在书桌上留下信息,指导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让自己回到桌前。他们相信,只要坐到桌前,开始有规律、有成果的写作,词句和思想自然就会涌现。

我有一位特别高产的同事,他上午写作,把教学和行政事务安排在下午和晚上。他说自己起床后会做一杯咖啡,然后“溜达到书桌前,想想有什么话要说”。他说,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不确定一上午能写出什么来,所以做好了一无所获的精神准备。但是,他还是会坐下来,重读昨天搁笔的地方,艰难地开始下一段的写作。让他惊讶的是,他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一点新进展。

他搁笔的时候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他说自己也不是永远循着前一天的线索。有时他会做出修改,有时会另起炉灶,不过留下线索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回到书桌几分钟后,他就开始集中精力写作,这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他会写一两个小时,收获颇丰,这都是因为他邀请自己用笔来发现自己是否有话要说。他会利用上一次留下的线索,帮助自己开启写作。

他用不着强攻堡垒,只需信步踱入敞开的花园大门。他没有坚定决绝地向自己的研究发起进攻,而是在文字的园圃里除草、栽花、整理,度过美好的几个钟头。他干得很快活,感觉疲惫却未瘫倒时,便记下地点,明天从这里继续徜徉。

有名的文学家也需要每天写作。个别作家(比如雷·布莱伯利、芭芭拉·金索佛)每天起床都思若泉涌,迫不及待地奔到书桌前。但是,更多人会创造一点仪式感来进人状态,比如玛雅·安吉罗(在汽车旅馆租了一间房)和村上春树(上午工作完跑10英里)。他们尊重自己的需求:轻松自在动笔,精力充沛搁笔。

在一次著名的访谈中,欧内斯特·海明威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搁笔:“一直写,写到还有精力,意犹未尽处就搁笔。”学术写作与全职作家不同,我们不需要总想着塑造角色、推动情节等,但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们应该在“还有精力,意犹未尽”的地方停下来。

大多数讲述过自己日常活动的著名文学家,一方面对写作时间严格管理,另一方面也精心安排了放松休息的时间。与学者不同,全职作家不需要出色地完成教学和院务。在指导研究生、管理实验室之余,他们要留出时间陪伴父母、伴侣、朋友,还要“有料”去写作。除了暑假和学术休假,很少有学者在锻炼、做家务、午睡、与朋友一起放松后,还能每天安排四五个小时写作。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分清动笔与搁笔的时机,让写作时间更加适宜和高产。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在他们起床前动笔。我会略读前一天的成果,包括留给自己的线索。我不指望那么早能“正经写作”,但做点笔记——写作项目或通风文档——还是可以的。我有两个儿子,一个醒了我就搁笔。听到有动静后,我就马上离开书桌,做早饭,送他们去上学。孩子长大以后,生活轻松多了。但是,我还是会早早起床写作,略读前文当作“打卡”,然后吃早饭,吃完回去平静地写一两个钟头。

我没把早饭前的随笔当成“正经”写作,所以不会去抗拒。但是,这段时间足够让我相信自己已经动笔了,做好了回到桌前写上几个小时的准备。写作时间结束时(要么是有别的事,要么是“没有料”了),我会给自己留下线索,方便下一次继续写作。接着,我会淋浴、更衣、出门。我强迫自己推迟查看邮箱的时间,直到写作时间结束或者进了学校办公室。

只有在专门用来写作的日子里,我的效率才比较高。要是一天有课,哪怕是在下午,我也很难完全集中精力。与许多人一样,我不能完全控制授课时间,但我会努力把课程安排到11点以后,集中安排在周一、周三、周五,或者周二和周四,因为我喜欢上午写作。有课的时候,我觉得不要断了思路,或者写一点大纲,做一点修订就够了。我有时会超出预期,写出不错的东西来。不过我已经接受了事实:哪怕我至少会写15分钟,但是在有课的日子里,我基本也不会有什么成果。教了这么多年书,与课堂相关的种种担忧还是会让我分心。

我知道每天都需要写一点内容。前一天搁笔时已经开好头了,所以重新进入写作、取得进展就很容易。要是断了,写作魔鬼们就会向我袭来,而规定好的写作日也会变成睡懒觉、干家务、批卷子、跟朋友玩的绝佳机会。如果我不确定要从何处入手,就会忍不住去看看新闻,没准再查查邮箱。嗯,下不为例。每天坚持写至少15分钟,再加上规定写作时间和地点,为下一次写作留下线索,这些都是让我前进的要素。

一旦你找出每天专门用于写作的时间(通过发现和保护A类时间),就要为自己按时动笔创造便利,哪怕你觉得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不足以取得有意义的成果。放轻松,动笔试试,看看会发生什么。投入写作的时候,别写到江郎才尽,趁还有精力时就搁笔,然后留下一点线索,方便下次继续写。

不要觉得写作就是战斗,需要奋力攀上城头,以笔为枪,大杀四方,这样才能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写作任务。规律地安排写作时间,轻松自在动笔,精力充沛搁笔,邀请自己定期回来看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