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讲道理还是讲故事

2018-10-21  本文已影响142人  奚磊Morry

1,
有句话叫,人是不能被说服的。
只要有文章评论的地方,就一定有反驳的硝烟。评论区总是有那么些大神,精通逻辑,条理清晰,长篇大论,只为告诉你:

兄弟,你说的不对。
你这个例子不合适。
你这是个例,不能说明整体情况。
我们家那边不是这样的。
我见到的情况跟你不同。

在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故意抬杠,有的胡搅蛮缠。但最怕的往往是那些将逻辑的。
他们会运用各种思维,偷换概念,滑坡理论,因果谬误,稻草人谬误等等。
为的,就是找你的漏洞,好像只要发现一处不严谨,就无限放大,否认你的所有。
“你说的不对,茴有四种写法,你却说五种,所以你说的都错了。”

进而他们再从举例入手,只要你的证据有一丁点小瑕疵,他们就不认,你的全文观点就是错的,还要以垃圾啊、差评、取关来发泄。
碰到这样的逻辑杠精,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你继续辩论,他们有的是时间挑你刺。

2,
我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是阐述观点,有的人是寻求答案,有的人是说服对方。
很多人会陷入一种说服的快感,非要证明对方是错误的,而自己是正确的,殊不知被说服的恰好证明他原本就是这么想。

逻辑作为思考的工具是很可靠的,尤其是只针对我们自己,严格推理,每一部都有坚实的依据。
问题是,将个人转向外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我们沟通的目的是说服他人,逻辑往往不是最好的工具。
好比广告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XX空调,我们功率是多少,能不能变频,保修期多长时间,制冷剂用的是什么,性价比如何,所以我们最划算,观众们快来买吧!
另一种是,沙滩、排球、比基尼,主人公一脸臭汗,回到家,滴,空调打开,主人公一脸享受“啊~真爽啊。”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享受。

思考的时候我们要坚持逻辑,因为这样有利于自己思维的成长。但是到了传递思想说服他人的时候,逻辑并不是那么合适,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会更加有效。
讲逻辑意味着高昂的沟通成本,对方是不会有耐心听你的推演,最糟糕的就是有人在你面前秀逻辑,天生就产生了对立。

3,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里高屋建瓴,坦陈: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的原因是因为合作;可以合作的原因的因为人类的语言有“虚构故事”的功能;只有故事才能维持超过150人的社会单位运行,不管是宗教故事、民族主义还是公司愿景,都是故事。
在说服对方的情境下,讲道理不如讲故事。

我们看看诸子百家,除了白马非马,几乎都不讲逻辑,只会讲故事,类比,打比方,排比增加语势。中国也一直被批评没有逻辑的基因,同一时间的亚里士多德都发明三段论了。
这实在是误解,同一时间并不意味着同一环境,当时的中国学者,早就上门推销去了,甚至可以参与最高层的决策。
好比见到国军,哆哆嗦嗦:“大王,你这个政策不符合逻辑啊!”然后认真地推演,这不是找砍吗?
讲逻辑的潜台词就是“兄弟,你太笨了!”按逻辑一步步就能想出来的东西,你为什么不知道?
最大的沟通成本,其实在于对方的自尊心。

所以你看诸子百家都在讲类比,有一只鸟三年不飞;鹬蚌相争,螳螂捕蝉,南辕北辙。
如果你要较真,漏洞百出,鸟不飞,关我什么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如果我这是老虎和鸡相争呢,渔翁敢动我吗?
但事实却是,大王听了半天段子很是开心,回宫路上一想“哦,你是这个意思啊”。
因为我们不是争对错啊,我是要把这个意思传达给你。你不是不知道,只是暂时被蒙蔽了而已。我只是唤醒你本来就知道的东西罢了。
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4,
我们再看看西方,西方的学者出现在一个很不同的场合。法庭辩论。
法庭的特点是双方争吵,不是为了说服对方。
被告:“兄弟,我杀你老爸也是迫不得已,你就不要追究我了。”
原告:“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除非你当场切腹,否则我绝不饶你!”
这样的争吵,能说服对方吗?双方其实是在说服法官啊。
“大人明鉴,根据我方观点,应该判我无罪,希望法庭支持。”“大人,你可要为草民做主啊!”

法官作为第三方,不存在沟通成本问题,本来就是靠逻辑说服。假如你逻辑有漏洞,对方律师就会指出你的错误,你就会败诉,所以逻辑在这时候至关重要。
打过辩论的人都深有体会,恨不得把对方揍一顿,你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是没办法说服别人的。辩论说服不了别人,因为它就是为了说服观众啊。奇葩说,议会辩论都是如此。

5,
在表达意见的时候,有两种策略,说客的策略,和律师的策略。前者是用故事传达意思给对方,后者是用逻辑说服观众以此获得认同。
这对应着不同的场景。当你想说服他人时,显然讲故事更好,当你需要辩论时,讲道理更合适。
逻辑能力帮助我们在繁杂的信息洪流中抓住最关键的框架支点,从而压缩信息噪音,拥抱真相。但是大部分人是讨厌思考的,人的本性就是懒,懒得思考,这样可以节省能量。把复杂的逻辑思考给自己和第三方,把精彩的故事和美好的情绪传递给受众。
讲道理还是讲故事,你知道什么时候用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