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水滴读世界

内容

美国社会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临去前对他的学生米尔·阿尔博姆上了最后一门课。这本课每周一次,时间在星期二,地点在老师家里书房的窗前。一共上了十四周,最后一趟在老师葬礼上。课程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里面包含了对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的一系列感悟。

收获

1.相爱或者死亡,对生活,工作充满爱。
2.建立自己的文化,不要被社会带给我们的文化所绑架。用自己的文化去生活
3.学会原谅自己,和自己和解。

卡片

我们的文化并不让人觉得心安理得。我们在教授一些错误的定西。你需要十分的坚强说,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别去接受它。建立你自己的文化。但大多数人都做不动。他们要比我更不幸。

思考 : 文化带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是价值观,是与人相处的准则,是我们的需要。是道德的绑架,还是指引人找到自我的灯。对生活中的事情保持一颗质疑的心态,没有真理,对生活保持好奇,不要别世俗文化带走,找到让自己能安心生活的状态。

生活是持续不断的前进和后腿。你想做某一件事,可你又注定要去做另一件事。你受到了伤害,可你知道你不该受伤害。你把某些事情视作理所当然,尽管你知道不该这么做。

反向力,就像是橡皮筋上的移动。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它的中间。

思考 :关于反向力的问题,我有点疑问,不是很明白,大概是生活都是有两面性吧。

第一个星期二 世界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思考:很多时候,也会我们会爱别人,但是去接受别人的爱。有时候会让你觉得被施舍,不接受别人的好意。或者心怀愧疚。或许我们做的应该是把别人的那份爱和善在传递下去。

第2个星期二 自怜

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

有时候你不能只详细你所看见的,你还得相信你所感觉的。如果你想让别人信任你,你首先应该感到你也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向后倒去

思考:莫里在这种情况下,悲哀也能让他过去。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走过的坎呢?当我们在自艾自怜的时候,能改变什么呢?既不能让我们好多也不能让事情改变,积极的面对生活。
对于感觉这件事件,不好定义,只能说不能做一个太理性的人。但是女生又太容易不够理性。如果和老王在一起,我是敢倒在黑暗中的,我相信他能接的住我。信任一个人总比怀疑一个人过得好。不会疑神疑鬼的让自己先陷入自我恐慌的状态。所以得事情从爱出发,而不是从恐惧害怕出发。

第3个星期二 遗憾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你去思考这类问题,所以你只有在临死前才会去想它。我们所关注的是一些很自私的事情:事业,家庭,赚钱,偿还抵押贷款,买新车,修取暖器——陷在永无止境的琐事里,就为了活下去。因此,我们不习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问就这些?这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思考:自我的反思吧,有点迷茫,自己还没有找到生命的意思。但是又不想这样生活下去,看了这么多关于自我提升的书。道理是知道了一些,但是关于自己最大的方向,还是有点空白,可能就是有太多木马程序没有清理,所以自己还是很困惑吧。

第4个星期二 死亡

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组。你活着的时候会更珍惜生活。

“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

一旦你学会了怎么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当你意识到自己快要死去时,你看问题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过多地追求物资需求,可它们并不能是我们满足。我们忽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我们忽略了周围的世界。

思考:其实在你健康的时候,你是很难思考死亡这件事。就算是有意识的思考,但很难有很深的体会。总会觉得时间还长。如果我即将面对死亡,我真的能做什么的。是否舍得还睡懒觉,是否还能这样空度时光。是否能有所觉悟,我还不能体会。
我现在还没有学会怎么去死,我该怎么去死呢?平静的死去,如果我死的那天,我希望是怎么样呢?孩子在我身边,能有自己对生活的体会,能心安理得的死去,学会放下

第5个星期二 家庭

相爱或者死亡——奥登

如果你想体验怎么对另一个人承担责任,想学会如何全身心地去爱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有孩子。

家庭的部分涵义,不仅仅是爱,而且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

思考:家庭的关键在于守护,这是别人没有办法替代的。和老王组成家庭,其实一直觉得还挺幸运的。他是一个能懂别人的人,能体谅别人。如果跟他还不能走下去,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对家庭失望。中国的家庭涉及太多,除了小家,还有大家。我只能尽力的和大家分离,很多事,我一直想放下,但真的放下又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没有意外,我希望我能和老王相互守护。

第6个星期二 感情

接受所有的感情。如果你逃脱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思考:好的,不好的,学会坦然的接受。接受父母的爱,也接受父母爱中的缺陷。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去要求他们。在面对老王家里对我的这些事情中,我能超脱吗?我对他们家始终心存恐惧,我没有办法控制对他们的担忧,也没有办法无视他们的伤害,我该怎么超脱呢???是建立自己的原则,可是我建立怎么样的原则呢?

第7个星期二 衰老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渴望回到完全由人照顾的年代去——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爱,无保留的呵护。许多人缺少这份爱。

衰老并不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

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利。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思考:衰老与成熟,女人都怕老。很多人颜容老了,但脑袋依旧空空。气质没有增加,我呢?自己能感觉自己成长了,开始思考了,希望自己能优雅的老去,不仅仅是面容变老了。体验每个年纪不一样的风景,能原谅自己,宽怀的死去。

第8个星期二 金钱

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利也无法替代温情。我能告诉你,当我坐在这儿等待死亡时,当你最需要这份温情时,金钱或权利都无法给予你这份感情,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或权势。

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感困惑的,”莫里说。“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

你和一个孤独的老头打打牌,你就会发现新的生活价值,因为人们需要你。

如果你相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妒忌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思考:我需要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被带歪。比如,我需要一个家,最后可能变成我想一个房子。我需要安稳的生活,可能变成我需要很多外在的物资。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但多时间,我们把生活复杂化了。之前看一个故事,故事中一个老人

第9个星期二 爱的永恒

全身心地投入

爱是永存的感情,即使你离开了人世,你也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们获取多少,就得补偿多少

思考:爱是需要奉献而不是索取

第10个星期二 婚姻

你们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

而这一价值观里最重要的是对婚姻的重要性的信念

思考:我跟老王的基本价值观还算比较一致,所以我们一路走了过来。对自己的要求多过于要求别人

第11个星期二 我们的文化

人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变化,而这一威胁正是来自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自我们的经济制度。

当你受到威胁时,你就会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你就会视金钱为上帝。

在大问题上—如何思想,如果评判—你必须自己选择。你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社会来替你作决定

思考:威胁产生了恐惧,这种恐惧让我无法停下来,无法去思考生活,也无法去关心他们,因为总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足够多了。 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关注别人。
音频: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有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病魔可以夺去我的躯体,但无法夺去我的灵魂”—莫里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呢?这个降是我们思考一生的问题

第12个星期二 原谅

临死前先原谅自己,然后在原谅别人

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你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和自己和解,跟你周围的人和解

思考:不责怪自己,与自己和平相处其实很难。总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节奏,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断的去折腾,就是人木马程序的一组。

第13个星期二 完美的一天

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

思考:哪怕是亲密的爱人,也是有空间的,不约束,改变自己的习惯

第14个星期二 道别

思考:
ALS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
莫里书单 《青春》《个性和危机》《我于你》《分离的自我》
“需要”和“想要
相爱或者死亡
忘掉文化对我的灌输
生活的不满足,生活的无意义
你需要的是食物,你想要的确实巧克力和甜点
建立自己的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