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写作方法技能学习

如何打造一个人的个人品牌

2016-05-07  本文已影响1676人  梅丫挺

1、我们只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或放弃。

有一次跟人讨论“死亡”这个话题,我说,我觉得“死亡”就像一次考试,有人主动提前交卷,有人被动提前交卷,但更多的人都是考试结束铃声响,不管考得怎么样被监考把卷子收走了。这个考试的题目可能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又是如何在做的?”

把一个优秀演员演的电影列出来看,往往能发现他/她演的最好的那些角色都很像,比如周星驰、梁朝伟、布拉德皮特、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他们演的是他们自己或者他们心目中的自己。我们也是如此,在我们短暂的一生里,我们只能尽力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或者放弃念头随波逐流。

这话说来容易,做到颇难,因为其实有三个难题需要面对:1、你是否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2、你是否知道自己怎么才能成为那样的人?3、前两题都知道后,你是否能按照所想的那样去做到?这三个题真是一道比一道难。

2、每个人有每个人答题的方法

我跟很多学霸探讨过如何答题,发现大家并没有统一的套路,比如有人从前往后老老实实做,也有人先把最难的做了然后心安理得开始做前面的,有人喜欢死磕,有人遇到难的先随便扔下个答案就跳过去⋯⋯但有一点,每个学霸都有自己的方法,那些没有自己方法的人成不了学霸,就像郭靖打完一套降龙十八掌还接着用降龙十八章御敌循环往复也是一种方法和智慧。

第一篇写完时好友陈栋说,企业品牌由MI(Mind Identity)、BI(Behavior Identity)、VI(Visual Identity)三大系统组成,有理念、行为和识别,对应个人品牌MI相当于个人的学识修养价值观、BI相当于行为和素质、VI相当于颜值和捯饬。我觉得甚有道理,可以沿着这个路径去思考和建设。另一个好友豌豆发来罗伯特迪尔茨的模型,问用这个模型去思考如何,我一看,异曲同工啊。

我的解题套路也差不多,我分成了三块:一是认知、二是输入、三是输出。认知包括对自己价值观的审视、知识能力的评判、兴趣意愿的了解。输入则是学知识、买东西、交朋友。输出是形象、表达、行为和做事。

3、认知-我们或许从未抽离出来了解自己

阿兰德波顿说我们从未想老鹰和上帝一样了解过我们生活周遭的全貌,事实上我们其实连自己都了解的很少,为生活的庸常羁绊,很多人连照镜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都没有。但不了解自己,何谈成为自己,认知自己是必须抽离出来,坦诚直面自己,看到自己的好,更看到自己的不好。

价值观的确立我之前已经写过,我用的方法是问自己一堆问题,在《像松浦弥太郎一样过日子》里我也写了价值观的要求是全面、清晰、坚定。价值观这事很私人,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不必辩论好坏,如罗素所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我自己的提炼成三个词“至情、至性、至事”,演绎出来可以是一长篇,简单说就是爱我想爱的人且不顾一切,过我想过的生活绝不妥协,做我想做的事全力以赴。

也许有人说这不废话嘛,大家都想这样。别着急,真未必的。比如曾国藩的价值观是“立功、立德、立言”,所以他的焦点在于成为一个圣人和典范,生活可能对他而言没那么重要。比如王安石他的价值观是不顾一切成就伟业,所以他不修边幅,吃菜只吃离他最近的那一盘,做事不怕得罪任何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价值观也必然不一样,就算三个词一样,展开的细则也不一样。

知识能力的认知相对容易些,但还是很多人没做过这件事。我用的办法是画知识树、能力树,把自己真懂的、装懂的、不懂的都在一棵树下展示出来,我曾经让公司员工试着画过,好多人画完大吃一惊说,原来我懂的这么少啊。

4、输出-就算我们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至少做了我们就开心。

据说youtube做过一个数据统计,然后得出了1%法则:在互联网上100个人里,只有1个在创造内容,10个人会互动(点赞,留言之类的),剩下的89个都只是浏览。从博客、微博、朋友圈来看,基本上符合这个规律,可见一个人要有输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做到持续输出就是少数人了。

当然在我的概念里,输出不止是写东西表达自我,也包括自己被别人看到的形象、出于安身立命所需或兴趣驱动而做的事。大部分人的不愿意输出是被两个问题所阻滞:一是我行吗?二是有意义吗?

总有你行和你有兴趣的那个部分,爱打游戏就好好打游戏,爱旅游就好好旅游,爱读书就好好读书,爱泡妞就好好泡妞,做好了都不丢人。至于是否有意义,装逼了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可能一切都没什么卵意义吧,但做我们喜欢的那些事并把它尽力做好,至少比浑浑噩噩开心些是不?

这里边方法论也是有的,但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老认为别人总藏着什么独门秘笈,于是不断去琢磨别人怎么做到的,别瞎琢磨了,初中时卖油翁大官人就教你了“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愿比方法重要,坚持比开始重要。

5、输入-生命始于母乳喂养,终于不思进取

以前读《菜根谭》和《增广贤文》时,对里边大量的类似于“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不以为然,因为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都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听起来太吓人,以致于好多人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考试,毕业了就不想再学了。

学习不等同于读书,也不等同于痛苦,诚然不停的输入是要花时间、花钱、花心思的,但思维自有思维的乐趣。很多人的不输入是对世界失去了好奇心,“我年纪大了,智能手机给你们年轻人玩去吧⋯⋯”“A站B站?你们城里人真会玩,我还是安生过日子吧”。

至于学习的方法,那就更多了,网上一找一堆,你也可以自己总结。当然对我而言,输入不止是学习,不停的观察、思考,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交自己愿意交的朋友并与之坦诚交谈,这些都是输入。在《像松浦弥太郎一样过日子》一文里我就松浦的过日子输入方式做过详细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6、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很多在商业品牌管理上的法则在管理个人品牌上依然也适用。有一本书叫《品牌22律》里边提到了很多定律,比如“扩张定律与收缩定律”告诉我们“品牌的力量和它所代表的产品数量成反比,收缩焦点,品牌力量才会更强大。”所以可口可乐品牌力量这么强大,个人品牌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什么都想做,除非你是达芬奇这样的天才。再比如“词汇定律”——“品牌应当力争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词汇。”,个人品牌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别人心中占领的词汇是“那个傻逼”那就糟糕了。

但道理、方法论都是上路了,开始了,然后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才需要用得到的东西,很多人本末倒置,光听道理,不干任何事,当然过不好这一生。对我陌生的朋友大概会问:你说得头头是道,那你很牛逼了咯?没有,我只是尘世中一迷途小书童,刚刚开始学习、思考、做事。

最后,还有一个道理是大概也是普世性的,就是很多事情都有概率,也许我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努力了、坚持了,但最后还是没成为自己想要的自己,这是有可能的,但就跟考试一样,你认真做了,然后检查,考试时间到了,你交卷,还有错误那也是不可避免的了,不过跟考试不一样的是,这个考试是自己给自己打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