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金钱课程笔记
过去三年提到的金钱概念
李欣频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是,她不是来教大家如何理财、投资的,她不是来教大家如何玩股票、购置房产的,她所讲的每一个关于金钱的话题都与“天赋”脱不开关系,老师鼓励大家一定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喜欢的事情中,内心的丰盛自然带动外在的丰盛。
梦想开屏表是老师最先提出的概念。
首先你要找到一个你核心喜欢的东西,然后配上你的兴趣。
比如老师从小就很喜欢写东西,也喜欢看书,那么“文字”就是核心。老师的兴趣又有旅行、电影、心灵,大学学的专业是广告,这些都可以和“文字”做一个交集。老师说,我的世界里没有A或B,只有A+B。
文字+旅行=旅行书籍
文字+广告=广告文案
文字+广告+旅行=为旅行社写的广告文案
只要你有想象力、有创意,可以加出无限种可能性。
现在,请打开你的脑洞,自己也来加加看吧。你可以先从你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来找,问问你自己小时候最喜欢做什么,小时候最喜欢学习的科目是什么,或者问问你的爸爸妈妈你小时候的样子。然后也可以把自己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也加进来,看看会产生什么好玩的变化。
天赋金钱课程笔记我在探索自己这个部分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好玩的事情,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大学时选择成为一个工科女,学了关于自动控制的专业。我发现,自动控制和一些灵性理念是可以结合的,这个展开说就太好玩了,有时间一定要写下来。
后来的《创意四堂课》,老师首度提出了天赋五圈图的概念,是梦想开屏表的升级版,可以更好更精准帮助大家找到自己的核心天赋。
天赋金钱课程笔记首先在最内圈,也就是第一环写下自己的关键梦想。
第二环内写在自己的优点、缺点,然后把缺点变成特点。其实你是没有缺点的,你之所以认为这是你的缺点,是因为你看的角度的问题,换一个角度就会变成特点。你会要求鱼去爬树吗?鱼不会爬树会是缺点吗?
老师很爱举的例子就是力克胡哲,他从️出生就没有手没有脚,你回认为这是他的缺点,但是他却看到他自己的特点,因为没有手没有脚,那么他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到全场的目光,这对于一个演讲者来说是已经成功了一半,再加上他很好的口才能力,他就是一个很棒的演讲者,也通过演讲做了很多有手有脚的人做不到的事情。
还有菲尔普斯,菲尔普斯从小被老师说是多动症,还好他的妈妈没有逼迫他去吃药看医生,而是发现了他游泳的天赋,才有了在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一幕。
我们自认为自己身上有缺点,其实也是从小到大社会、家庭、学校灌输给我们的一种看事情的单一的角度,这也是一种木马程序。欣频老师鼓励大家,没有缺点,只有特点,只有当你把你的缺点转为特点,你的天赋就发挥出来了。注意这里讲的是“转”,因为你的那一点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看待它的方式和角度。
老师也举了自己的例子。李欣频老师讲到自己从小就很自卑、孤僻,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但是正因为如此,她可以专心写自己的书而不被外面的纷纷扰扰所打扰。
每一个缺点都是误解,你没有缺点,只是你误人了这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另外一面的优点你没有看到。
第三环内写下“另外一个自己”,可以是上大学时报了A专业而舍弃了B专业,那么如果当初读的是B专业,现在会有怎样的发展?或者进了A公司而没有进B公司,那么如果当初进的是B公司,现有有怎样的发展?
这部分的概念和赛斯哲学思想中的 “可能的自己”有异曲同工之义。
第四环内写下自己羡慕嫉妒恨的人的特质,因为这些特质你身上都有。
现在追星成了很大众化的事情,上学时桌角的贴纸、笔记本的封面、最爱的歌手的唱片,成了同学们交流和沟通的管道,每一个人都乐此不疲地聚在一起讨论自己最喜欢的明星的八卦,其实忘了最重要的问题,我为什么喜欢他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投射”,其实喜欢一个明星不在乎是在他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他实现梦想,就好像自己也实现了梦想一样。
那么,你为什么讨厌一个人呢?还是离不开“投射”。如果你没有生气过,你不会看到另一个人在生气的,你只会奇怪,他为什么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的?他是累了吗?只有当你有过同样的状态,你才会认出来对方是在“生气”,我们只不过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罢了。
但是不要灰心,这没什么不好,只要善加利用,也可以成为自己独特的一部分。比如当你惊叹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好快的时候,其实你可以自信地告诉自己,你也有反应速度超快的一面。当你觉得和一个人相处得很舒服、如沐春风的时候,其实你也跟别人同样的感觉。
所以不必嫉妒别人,因为别人身上有的,你也有。
我们说到“投射”,就不得不说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OH卡,据说OH卡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每一个人在玩过之后都会发出“哦~~~”的声音,所以叫做“OH卡”,读做“欧卡”。OH卡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你在外界看到的,就是你内心有的东西。
在学习《奇迹课程》的时候,若水老师说过,凡是我们不想看见的东西,我们就会藏在潜意识里面,然后就会被投射到外面。你以为你讨厌的是那个人,其实你讨厌的是在他身上看到的你自己。
所以《一念之转》的转念作业单最后就是会转到自己身上,应证了那句话,当你一根手指指着别人的时候,另外的三根手指指着自己。
但是这个“投射”好的一面是,我们在他人身上发现的闪光点我们自己身上也有。这也是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投射的一个方向。
我们在第五环内写下你想要拥有的超能力。现在电影中好多超级英雄都拥有很多令人羡慕的超能力,那么哪种超能力是你想要拥有的呢?电影《超体》中露西各种超能力,你想要拥有哪个呢?是瞬间学会一门语言?还是拥有解读信息的能力?还是穿越时空呢?
最后最重要的一步是,把所有这一切都加起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看看会得到什么。
你想辞职换工作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是我承认我自己是这样的。我也真的很认真思考过要换工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了半天,发现目前这个工作是最能够满足我的工作,于是心甘情愿留下来。换工作风波都可以写成一篇小说了,脑袋里面的胡思乱想。
最近一期的《向往的生活》里,大华问黄渤,每天拍戏好辛苦,吊威亚一吊就是一天,好累啊,怎么熬啊?
这个问题问你,你会怎么回答?
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像,我现在的工作好累啊,但是又不得不做,怎么熬啊?
黄渤真的反应超快,而且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非常热爱演艺事业的人,他说,熬,肯定是不行的,你要去发现这其中的乐趣,你要去找到一种创作的乐趣,把拍戏变得好玩。
很多人说,兴趣一旦变成工作了,也就没有趣了,不好玩了,会很累,为钱奔波。其实这是因为大家头脑中把工作和累划上了等号,那么无论工作这一端放️什么,都会等于累,心累,身体也累。这是人们头脑中的木马程序,就好像你拿着一个圆碗,无论你王里面放水也好,放沙子也好,放黄金也好,都会是圆的,它造不出别的形状。只有当我们改变我们自己的源代码,改写这个程式,才会出现新的结果。
你还在想换工作吗?
我讲我自己的例子好了。其实我是特别不喜欢我现在在做的工作的,首先大学学的专业是机电,但是我也不喜欢这个专业,毕业找工作时也遂了家人的心愿,找一个稳定的国企安定下来,然后结婚生子就好了,像我们家很多人那样,就这样柴米油盐、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可是偏偏我又遇到了李欣频老师,她在书中耳提面命不断告诉大家要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别人拿任何条件跟你换,你都不换。所以我心头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辞职,然后换工作。
后来生了宝宝,我觉得这个契机来了。我是真的有认真想过换工作的,我也在网上找工作,并且发布了自己的简历。可是当我真的迈出这一步时,我才看到全貌。
我在想,既然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那么我要换到我喜欢的工作,可是我喜欢什么工作呢?我喜欢文字,那么我要做编辑吗?好像学历和专业走不对口,这个工作比较难找。即使找到了,我成了一名编辑,那么我要编辑什么呢?如果我在时尚杂志,编一些我不喜欢的文字,那跟现在我所做的工作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喜欢文字,但是我喜欢的是身心灵的文字,喜欢的是灵性方面的文字,喜欢可以传播高能量的文字,我现在不就是在做这样的事吗?我把我喜欢的课程、感悟变成文字,发布在简书上面,我已经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为什么要换工作呢?
后来我又想到,我喜欢旅行,要不我去做导游吧,好像考个导游证也没那么难。好,我就去准备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又发现,你以为导游是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吗?成为一个导游并不代表就可以祖国大好河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啊。而且还要面临着绩效的压力,带着顾客进购物店,这本身就是我特别反感,觉得是浪费时间的事。如果我真的喜欢旅行,我现在不就在这么做吗?我每年的假期加起来也快一个月,想去哪里都可以,无论是旅行,还是上课,都可以做到说走就走,为什么非要做导游呢?
后来想,那我去书店卖书好了。好,书店又不是只卖身心灵一种书,也会卖时尚杂志啦、教辅啦、各种各样的小说啦,每一种书我应该要做到知晓吧,这样顾客来了,我才好向人家介绍啊。如果我喜欢看身心灵的书,我现在不就这样做吗?我可以做到身心灵的书如数家珍,我喜欢哪本,哪本跟哪本可以结合在一起看,哪本是哪本的延伸,这个作者还写了哪本哪本……我已经这样做了啊,不一定非要去书店打工才可以吧。
更别提其他我不喜欢的工作了。我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要从这个不喜欢的坑,跳到另一个不喜欢的坑,更何况我发现这个坑还有比较多的优点。
于是,我没有辞职,而是继续做着这份工作,然后闲暇时间继续编辑文字、看书、听课,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同的是,我觉得现在还挺知足的。
欣频老师在课上讲了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一个理发师,把理发当做画画;一个例子是一个糕点师,把糕点做成建筑。欣频老师说:离职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没有想象力的。因为这个想法是认为自己是有限的,你认为你现在的工作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想法导致贫穷。
你完全可以问自己,现在的工作+喜欢的事=?这个世界没有选择题,你可以将现况做到好玩,把现在的工作、你在干嘛、在哪里变得好玩,只有先改变“如何看待”生活的方式,才会改变生活方式。
如果你带着这个“有限的”想法辞职,那么不论你下一个换的工作是什么,你很快也会落到现在一样的处境,因为你的脑袋没有改变,你看待生活的方式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