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简书语

深圳老照片:发廊女店门口“吞云吐雾”,华为公司诞生地悲催曝光

2021-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史大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站在历史的角度回望,“文史大师”认为,过去的任何东西都无所谓对错,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东西也会有好的一面,有些事当时可能感觉不到,要过几十年或上百年后才能看出端倪。

一、深圳早期的建筑电焊工

见过电焊作业的人都应该知道,电焊时会配有一个专用的挡板,只会在眼部留有玻璃窗,其它部位是完全被遮挡的,但在深圳的早期,却没有这种待遇,电焊工只能用烂布遮住双脸,然后再戴上一副墨迹就上场作业了,安全措施肯定是不到位的,但也没什么办法,谁叫那时咱们穷呢!

二、南下深圳的外来工

八十年代开始,有一些人潮涌向深圳,但高峰时期应该是九十年代吧,因为那时深圳的工厂已经多起来了,内地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怎么办?为了混口饭吃,大家也只能背井离乡踏上南下的列车了。

三、公园里的露天卡拉OK

KTV的前身是卡拉OK。一群年轻人正在公园唱卡拉OK,最初的卡拉OK都是以露天形式出现的,记得那时是从店门口兴起的,后来才有人开了糖水店,到了晚上则兼营卡拉OK业务,接着便是出现了较为隐密和隔音的专业KTV房。

四、深圳渔民打鱼被印上海报

有人将深圳渔民打鱼时的情景印在了巨幅的海报上。创作来源于生活,创作人可以天马行空,但最终必须回归生活,无法从生活中得到验证的创作,是无缘之木,是无法直击人心的,也是不会成功的。

五、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

远处的地王大厦,别名信兴广场。大厦高69层,总高度383.95米(实际建筑高324.8米),建成时曾是亚洲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坐落于深圳中央商务区。1995年6月9日,地王大厦主楼封顶。

主题性观光项目“深港之窗”,就坐落在巍峨挺拔的地王大厦顶层,是亚洲第一个高层主题性观光游览项目。在此可以俯览深圳市容,远眺香港市容。

地王大厦信兴广场由商业大楼、商务公寓和购物中心三部分组成,是深圳的重要标志。

六、深圳的“海上世界”

这是深圳的“海上世界”。其原为法国建造的一艘豪华游轮,船高9层,长168M,宽21M,排水量为14000吨。

它是一个综合体的“海上世界”。

海上世界项目由“明华轮”及“海上世界广场”两部分组成。“明华轮”共9层,建筑面积达16239平方米,主要经营酒店、大型主题酒吧、世界各国主题风味餐厅等。

整个广场由独具异域风情的西餐酒吧区、荟萃各国美食文化的特色餐饮区域构筑而成,以世界各地代表性的音乐、舞蹈、美食、人文风俗和工艺品为经营载体,营造国际风情,传播国际文化,打造国际名牌,强调人与“山·海”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据悉,“海上世界广场”建筑总面积达5854平方米,采用欧洲下沉式的广场设计,形成的合围空间可为人们提供宽松的社交场合、休闲娱乐及交流的人性化空间。

七、她们喜欢这座城市吗?

之前,“文史大师”有说过,在早期,玩具产业是深圳的一大产业,那个时候没有办法,工业不发达,只能给西方国家加工低价值的产品。这是蛇口某大型玩具厂的职工,据说有2000人,实际上也不算很大,大一点的企业上万人都是很常见的,不过从这些外来工的笑脸上看,她们似乎很喜欢这座城市。

八、发廊女在店门口招揽顾客

八九十年代的深圳发廊,除了粘贴一点“小黄”色的美女油画外,在生意清谈时也会安排发廊女到店门口招揽顾客。通常,她们会打扮娇艳,手握香烟,嘴上“吞云吐雾”,偶尔有人经过店门口时,也会主动搭讪。

九、华为公司起家的地方

深圳许多大公司,比如比亚迪和蓝思科技等,都是从简陋的民房起家的。据说这是华为起家的那栋楼,一栋破烂的住宅楼,生产和生活都在里面,除了比较有钱的外资企业,本地企业多数都是以这种方式起家的。

十、80年代初期的深南大道

这张图片记得“文史大师”以前有发布过,不过是黑白的,后来找到一张彩色照片,今天重新把它放出来,供大家回顾。那时,在深南大道的两旁,除了有一些本地人的零星村庄外,基本没有其它建筑。

特别说明:

1、本文照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由“文史大师”原创,欢迎网友转发、分享和关注。

2、最近,我们发现多个网络平台的多个媒体号,直接转载、盗用“文史大师”发布的原创文章,这不好。

3、特此声明:本文版权归“文史大师”所有,我们鄙视转载、盗用文章的行为,并保留追究的权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