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财经税务)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之家

内部人员如何在广告立牌上搞价差

2018-09-19  本文已影响2人  内部审计浅谈

      接到举报反映公司广告立牌有问题,审计人员核查最近二个月的广告支出投放明细了解到公司向A广告公司下单制作500多套人形架,应与举报信息相对应。核查过程中,公司品牌中心某总监已于一周前离职,查看该人形架申购单和采购单,该人形架采购额二十多万元,采购单价370元,不含快递费。

      对此,审计人员广告立牌做了以下范围做了调查,包括:该总监任职期间、A公司合作期间、下单流程、申购流程和人形架材料要求等。

发现: 1、A公司属于长期合作供应商,品牌总监任职1年,A公司非品牌总监开发,通过时间对比,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两者有直接关系;

2、广告申购流程形同虚设,均是在下单后后补完成,起不到事前审核作用;采购订单无内部审核,由品牌总监的下属甲通过微信通知A公司完成下单,无正式报价单,不能反映人形立牌具体采购要求。

审计人员与原品牌总监已无法正常联系,与其下属甲沟通,反馈没有下单资料,日常价格谈判沟通由总监负责,没有书面资料,敏感操作推的一干二净,审计人员无法获得有价值信息。

3、审计人员要对外询价,人形立牌的材质尺寸和要求至关重要,员工甲只发送一个尺寸和安迪板,其余均无。审计人员匿名对A公司进行了询价,几经周旋报价385元/套,专版开模、内包气泡袋、外包硬纸箱,报价高出公司合作价15元;以同样条件对外找两家广告公司报价分别为135元/套、173元/套,制作周期也少于A公司。

4、对部分门店进行了询问,该人形立牌是否已经收货,尺寸质量等均反馈无问题。

5、要求HR冻结品牌总监工资,HR告知工资已经结清。

        至此,通过审计人员初步调查显示品牌总监长期负责广告物料的价格谈判,无审核制衡,财务管控流于形式,订单下达无书面记录,对后期物料价格询查带来困难,难以掌握物料具体要求,可能存在舞弊操作。面对此种情况,审计人员停止了A公司的付款,要求来公司沟通谈判,品牌总监下单资料、价格等均无书面资料,成为此批广告物料价格谈判的有利条件,后来强行要求A公司降价30%,但是否A公司与品牌总有其他利益输送,无法印证。

      本案例中,审计人员事后了解,该批广告物料已在财务部、采购部和品牌中心三个部门因价格、申购流程等发生较大争议,审计人员在询价和内部员工访谈过程中,A公司实际已经获得审计人员会询价操作,已经做好准备工作,导致后来无法通过付款和合作要求,让A公司供出品牌总监是否收受款项的舞弊证据。

      在此案例后,审计人员又对广告物料、道具等品牌中心涉及采购进行了审计,陆续发现品牌中心的A公司与几家长期合作供应商具有关联关系,同属于一个老板所有,三方比价没有实际意义,采购价格管理完全失控,后来将品牌中心的采购职能转入采购部,订单下单职责继续由品牌中心负责,下单内容必须有记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