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尝到了“钝感力”的甜头
(一)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简单来说,就是迟钝的能力。它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生存技巧。比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他们能迅速忘却不愉快的事,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
听完这个,你有没有想起自己钝感力处理的很好的某个经历呢?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中午,楼下几个小朋友在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叽叽喳喳,整的室友烦躁不安,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我却能把它作为催眠曲,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午休时的睡眠质量。
昨晚下了一夜的雨,今天依然是个阴雨天,适合宅家。难得休息一个下午,中午下班后,心血来潮去超市买了几样喜欢吃的蔬菜,回家做了顿自己爱吃的家常焖面。
吃过饭收拾完,刚准备休息会儿,楼上邻居装修的声音就传过来了,刚开始没太在留意,一直觉得自己的钝感力还可以,对一般的外界干扰都不会在意。
但是今天,随着装修的声音越来越大,感觉像在自己家似的,刺耳的电钻声,让我的钝感力瞬间爆表了。
于是选择了转移注意力,想到今天下午单位正好有一场讲座,就换上衣服兴高采烈的去了……
同济医院医务处刘处长在讲新形势下医疗纠纷与防范时,介绍了很多案例,以及他从海军陆战队招来的十多名“忍者神龟”保卫队,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让我们见识到了他的风趣幽默 。
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个案例,当时他就是画面外的一米处。
男子是一名患者家属,由于对医生的治疗不满意,喝了点酒,买了把水果刀,冲进病房劫持了一名护士。
当时,狙击手已经就位,刘处长也在一米外安抚持刀家属的情绪,最终用“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化解了一场医患矛盾。
正是这名护士表现出的镇定自若为营救争取了时间。救了自己,也救了持刀的患者家属。
如果当时她情绪激动的大呼小叫,可能会激怒男子,使矛盾扩大,男子也可能会被狙击手一枪毙命,结果就是另一个版本。
后来才知道,该护士听过刘处长的课,处长传播的理念是:遇到伤医事件要做到少说话,冷静、冷静、再冷静。
正因为该名护士认真听了刘处长的课,把他的理念很好的应用到了实际中,表现的如此镇定自若,后来还因此得到了院方的3000元奖励。
最终事件向好的方向进展,也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分不开。成为了经典案例。
(二)清单革命
后来还听了王玫总护士长的《人人参与,共筑患者安全防线》,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她倡导的“清单革命”吸引了我的注意。
当我们能把“清单”这个工具用好,持续改进,成为习惯,提升效率、确保安全的同时,改变也会悄然发生。回家后,立即决定制作自己的可操作性“清单”。
(三)做好“三个一”
1.一次把事情做对。
2.一个心态:落实规范。
3.一种思考能力
使命在肩,守护健康。规范,如果不落实,就等于0。除了工作态度认真,还应当具备一种思考能力、预判分析能力。
(四)小结:
今天正是因为拥有了一定的“钝感力”,让我很快忘却了邻居装修带来的不愉快,收获了一个更加充实的下午,让我尝到了“钝感力”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