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单身囧境?
线索一
城市化的本质是用最物理的方式,最大化降低人际间的沟通成本,因为人类之所以能爬上生物链顶端,其中沟通和协作的能力是其最重要的标志,比如文字的发明本质上是在降低沟通成本,如今不断迭代的文字、图片、甚至视频这种直接将场景搬上银幕的东西,当然现代的传播技术和通信手段也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手机、互联网、QQ、微信、等等更是试图将人类的沟通与协作发展到更完美的地步。
而一线城市里,更近的距离、更好的通信设施基础、更发达的交通系统、更加聚焦型的建筑及三维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信息与国际接轨程度高、反应快、吸收快、传播快(在加上各种大型的活动快速输入输出新知识与新信息)使得这里真实的生存状态是每个人大脑CPU的转速要高出常人一些,具体表现为人的复杂性极多,纯粹的天真浪漫有点难于生存。
线索二
大城市为什么需要源源不断的青年男女?从人体的生理美学上而言,在每个人的生理周期中20-35算是最为美好纯肉体美好阶段,如同玫瑰花绽放的那些天一样,这个不论是金钱还是其他技术、以现代的科学是换不回来的美好,从审美角度上而言,即使费尽心机这种无理不可逆的肉体审美基本上是恒定的。
那么这么多青年男女给这个城市提供了什么——如同人肉堆起来的动态风景线,对内可以赏心悦目,对外可以提高装逼格调。
怎么理解,大家都知道城市里面也吸引着很多富有的人,因为那些人深深的知道除了有钱还不行,还必须要用人肉搭起来自己的理想天梯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剥削、压榨、奴役、洗脑等等都是这种方式,这些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和高产阶级过去可能花了太多时间往上爬,没有多少时间享受生活,所以透过观赏这些青年男男女女的各种表演之后,寻求自己的猎物,内部消化。
对外可以提高装逼格调,分为两层,精神层面上基于超大城市的完备的信息生态环境,使得大脑CPU本身用算速度高,构成和其他中小城市的人们有天然的信息鸿沟,此为装逼之一。装逼之二就是发达的服务业,表面上看起来每个人是基于自由意志选择来大城市发展的,但从经济学原理上看,也可以理解为大城市向全国乃至全球主动通过选秀招募的青年男女,因为现代经济基本上以超大城市为中心的,除非真的每个人无欲无求像蟑螂一样活着,但对人类而言不可能的选择,基因决定了身理心灵上一直在向大城市迁移,只是时间早晚和内心强大的问题。
这是大城市需要青年男女的一些宏观原因,几乎是以系统的方式不断掠夺的。
那么在这样的基础设施配置下,单身人的囧境会有哪些可能?
一:单身男女早早结婚了,怎么装逼?怎么吸引别人注意力?
举个例子:韩国娱乐圈的练习生制度非常发达,但其中对练习生有一项规定的是,练习生在受训练的时候不容许谈恋爱,并且处罚非常严苛,很多练习生甚至为此很多年不谈恋爱。
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如果吧这些青年男女当做低配版的练习生制度的话,为了使其保持绝对的吸引力,刻意使其单身,从经济效益角度是可以创造最大化效益的,即使在成熟的娱乐圈男女明星中大多当红明星也都是单身,几乎都是标配的潜规则可以看出,一线城市本身也一样,只不过具有“量产”特点,反而使人容易忽视。
二:欲望与捷径问题
每个人来城市的初衷里面,本身就存在者严重的理想和现实脱节的现象,理论上这样的脱节对社会是有帮助的,因为的确欲望越大、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取法乎上、的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孔老夫子也早说明白的。
年轻的男男女女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城市里,青蛙想吃天儿肉,灰姑娘想嫁给王子,这个是稀松平常的事情,问题是一个外乡人去了全新的环境中,更多的情况是搞不清楚游戏规则和分不清是非黑白、特别是真话假话,这个会让每个人困惑很久,我们俗称为水土不服症,(当然本质上是没有对错的)。
正如前景理论所研究出了结论,我们每个人都迷恋小概率事件;怎么理解呢?
就拿偶像剧和白雪公主、白马王子的故事来说,甚至很多童话故事都可以看出端倪,是因为先有偶像剧和童话故事呢,还是先有我们本质上每个人迷恋小概率事件,才有了偶像剧和文化产品的古怪离奇,甚至层出不穷;
有人也说,城市里的生活太丰富了导致人们普遍结婚周期晚,那么就婚姻的选择而言,我们到底爱上了选择本身呢?还是爱上了某一个结果?这是值得单身者反思的。
插播视角: 有人说城市的生活丰富,那么这种丰富的生活背后,是男性追求女性的绞尽脑汁创造的浪漫美感导致的丰富呢?还是女性为了更好的喜悦男性的注意花枝招展、楚楚动人的群体化效应所造成的……哈哈有点歪,但感觉视角很有意思,就插播了。
有欲望和野心没错,希望自己的人生走上捷径的心理也没错。但为什么大家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呢?比如说、有钱、有车、有房子、工作好、家庭不错。 而不是在起初谈恋爱的时候就注重欲望指数、追求指数、野心指数以及发展方向、并且大家主要找对象大多还是同龄人阶段的,按道理说从人生的时间成本上看,只要两个人努力都有可能实现这些理想,而现实是有关精神的诉求层面,我们没有一些要求和标准,甚至几十万年了都避而不谈,就依靠一个眼神和一句话试图产生超级化学反应……
感慨:
杂文写到这,想想我们这些北漂单身人,也真够纠结的。
或许我们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然而羽毛说,“我就那些年最完美而已”;还有一堆精神羽毛争先恐后的说,我们可以永生,只要思考写作就可以数字化自己,被存储下来,但等到别人翻看和所谓普世意义上的成功,大多是在死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