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瓜田优文备选飘香瓜田心理

英雄情结,是从何时播种的?

2023-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冬之漫舞


文/终南山人

本文为原创作品


小孩子天性崇尚英雄。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分来一个姓王的小伙子老师。王老师约莫20来岁,单身一人,长得黝黑精干,充满活力,像个英雄。王老师教我们语文,他多才多艺,带着我们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搞演出,给大队的村民们演,还走村串户到邻近的生产大队去演。带领我们种蓖麻、捡废铁、打篮球、玩垒球,每天忙的不亦乐乎。王老师好像有无穷的号召力,同学们都很佩服和崇拜他。

他脑子里装了很多好听的故事,每当傍晚,孩子们都席地簇拥在他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兼宿舍里,听他讲那从未听过的故事,他讲的大多是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或者是抓特务的故事,鸡毛信、小兵张嘎、赵一曼、杨靖宇、铁道游击队......老师讲的绘声绘色,我们听得如痴如醉。讲到战斗紧张危急情节时,我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紧紧地蜷缩在老师的四周。常常是老师已讲的口干舌燥,孩子们听得还意犹未尽,讲完一个要求再讲一个,天色很晚了,不愿归家,赶都赶不走,真让老师烦死了。

那时候我们除了学校发的语文和算术两本课本,没有任何其它的课外读物,老百姓家里面能够找到的书最多的就是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一年中很少能看几场电影,那要等到公社的放映组巡回放映到村里来时才能看到,物质和文化生活极端匮乏。王老师的故事就像一滴滴甘露,滋润着我和同学们幼小的心田,打开了我们心中的一扇扇窗户,让我们早早地埋下了崇尚英雄、热爱祖国的情结,也让我们知道了过去、知道了外面的很多很多......

孩子们非常喜欢王老师,课余时间都喜欢围着他转跟着他玩,他俨然是个“孩子王”。可是过了不久,他也要调走了,我的心中怅然若失。印象特别深的是,他走后又回来学校一次,听说他要回来,大家都很高兴。我张罗着几个学生到学校老师的厨房里给他做饭,男孩子点火烧柴拉风箱,女孩子揉面擀面条。可惜孩子们年纪太小,哪里会做什么饭嘛,搞得厨房一片狼藉,乌烟瘴气。王老师饭没吃上,肚子倒气的滚圆,一番痛斥后,离我们扬长而去,从此一别至今,好生遗憾。

因为这顿留有遗憾的午餐,我对学校的那个教师厨房记忆尤深,它可能是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老庙堂,青瓦石柱高挑檐,高大老旧古朴,看起来很有年代感,不知道这座老庙堂如今是否依然。

英俊的王老师您还好吗?如今已近甲子之年的您的学生,脑海深处仍然萦绕着围坐在您身边听故事的场景,仍然怀念着您带给我们那些快乐有趣的童年时光。如果您能看到这些文字,我还能找得到您,我一定陪您故地重游,在那座老庙堂里重新为您做一顿丰盛可口的午餐。

听老师讲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