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大的药品安全事件
你在药店见过反应停或者沙度利胺这种药物吗?它是一种镇静剂常用来治疗结节红斑、神经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疾病。
但当你翻到它说明书关于用药禁忌一栏时,你一定会发现这样一句警示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的字样。
可是在反应停刚刚上市时,它的药瓶上是没有这行提示语的,那为什么后来商家会特意加上这么一句话呢?那就不得不提起关于这种药的一段血泪史了。
时间来到1954年,西德的格兰泰药厂的穆克特博士助手药剂师昆兹在合成抗生素时,偶然得到一种副产品沙利度胺也就是后来的反应停。
他们通过研究后发现,这种药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还可以抑制妊娠期妇女的呕吐反应。他们进行的老鼠、兔子、狗生物实验表明,这种药物几乎没有副作用。
这可把格兰泰公司的高管们乐坏,自古以来妊娠反应就是怀孕妇女的噩梦,现在出现了一款能够治疗妊娠反应而且还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药物,它如果上市一定能成为公司的摇钱树。
于是,1957年10月1日沙度利胺以“反应停”为药品名开始了上市销售,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轰炸之下,反应停几乎被吹成了神药,他们在当时的广告语中宣称,反应停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是孕妇的理想之选。
一时间,这款产品成了孕妇们爱不释手的药品,它不仅在联邦德国极受欢迎还走出国门,在欧洲、非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大卖特卖。到了1959年,仅西德就有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每月销量达到了1吨水平
在反应停热销之后,不久,一些国家的医生开始注意到某些地区的畸形婴儿出生率出现了异常上升的现象。
这些可怜的孩子,有的腭裂,有的是聋人或盲人,还有的内脏畸形
其中一种症状比较严重婴儿长骨短小或者缺失,手脚像海豹的鳍一样长在躯干上,因此被称为“海豹儿”。而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母亲曾经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反应停”。
于是医学家开始对这一药物进行研究,终于1961年,澳大利亚悉尼市皇冠大街妇产医院医生麦克布里德在向《柳叶刀》提交的报告中提到了他们医院4例海豹胎婴儿母亲均有“反应停”的用药史,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反应停”提出了质疑。
一直咬死不承认副作用的格兰泰公司这才见势不妙,在当年11月底,召回了市场上的所有产品,不再销售。
但是这已为时已晚,根据西德卫生部的统计,反应停造成了10000名畸胎儿,其中5000名仍然存活,1600人需要安装人工肢体。
1961年英国发现,反应停事件中有600名婴儿出生,400名存活。
后来人们才发现反应停之所以存在这么大的副作用,其原因是,反应停结构分子存在“手性。”什么是“手性”呢?在反应停之中实际存在着两种空间结构呈镜面对称的化合物它们各占一半,长相极为相似就像是人的两只手一样。
而这两种化合物虽然是双胞胎,但是它们作用在人体上却是大不相同,右手构型的化合物能起到镇静与抗妊娠反应的作用让你睡个好觉。而左手构型的化合物却拥有极强大的致畸性,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畸形婴儿就是它在作怪。
后来科学家们发明了手性催化剂,它能极大地降低化学过程中有害手性物质的生成,因此现在沙度利胺依旧能够在药店买到,不过不再用于孕妇的治疗。
此事件中的主角格兰泰公司出于商业考虑只是在1970年4月10日与受害者们达成和解答应赔偿1.1亿马克作为补偿,草草地为此事画上句号,丝毫不顾及以后会有多少人生活在痛苦中。
反应停事件以后,各国也认识到了药片安全的重要性,日本政府于1963年制订了新药致畸实验的法律条款,1965年5月完成修改,被世卫组织采用为制定有关规划的基础。
1966年召开的国际会议制订了新药试验规程,美国由于禁止“反应停”上市没有受到大的伤害但是,依旧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版抗癌药物筛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