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摘记-桓公十四年
1 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夏,郑子人来寻盟,且修曹之会。
译:
十四年春季,鲁桓公和郑厉公在曹国会见。曹国人送来食物,这是合于礼的。夏季,郑国的子人前来重温过去盟会的友好,并且也是重温在曹国的会见。
赏析:
桓公十三年时,双方打败了宋齐卫燕四国联军,因而郑厉公派人来邀请鲁桓公会盟。双方会盟地点选择曹国,曹国在鲁郑之间,两国会盟,选择其它国家,既可以确保安全,也可以多个公证人,是春秋时常见做法。
夏天的时候,郑厉公派弟弟姬语字子人来郑国完成结盟。《春秋》记为“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夏五”,“五”字或许为后人误抄,或许为“夏月”。
这件事《春秋》中还插入了两个字“无冰”,即这年正月没有冰,或者公室没有藏冰,天气异常。《汉书·五行志》载“刘向以为周春,今冬也。先是,连兵邻国,三战而再败也,内失百姓,外失诸侯,不敢行诛罚,郑伯突篡兄而立,公与相亲,长养同类,不明善恶之罚也。董仲舒以为象夫人不正,阴失节也。”即鲁桓公和郑厉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以至于上天降下异象示警。
2 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书,不害也。
译:
秋季,八月十五日,储藏祭祀谷物的仓库发生火灾。十八日,举行尝祭。《春秋》所以记载这件事,是表示火灾尚不足为害。
赏析:
御廪是储藏盛在祭器里的粮食的地方,十五日失火,十八日要举行尝祭。《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按,《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是一季一度的祭祀祖先。《左传》认为“书,不害也”,即火灾损失不大,没有影响到祭祀。《公羊传》:“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尝也。曰:犹尝乎?御廪灾,不如勿尝而已矣。”《谷梁传》“尝,可也,志不敬也。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祢,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何用见其未易灾之余而尝也?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则都认为是鲁桓公使用焚余的粮食,对祖先不敬而失礼。
3 冬,宋人以诸侯伐郑,报宋之战也。焚渠门,入,及大逵。伐东郊,取牛首。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
译:
冬季,宋国人联合诸侯进攻郑国,这是为了报复在宋国的那次战争。诸侯联军焚烧了郑国都城的渠门,进了城到了大街上,攻打东郊,占取牛首,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做宋国卢门的椽子。
赏析:
本事《春秋》记为“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这次伐郑,是对去年鲁郑纪击败宋齐卫燕的报复。而这次宋国战胜,并且对郑国进行了侮辱性的惩罚,把郑国太庙的椽子拿回去修城门了。太庙,在西周以及春秋前期,是朝堂,后来被认为是宗庙。
这次战争,齐国正值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即齐襄公即位,按理不应当出兵。当然考虑到他还有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以及一个齐僖公最宠爱的公子无知,齐襄公通过战争方式掌握君权,稳固公位,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