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鸡汤来临
八小时为了生存,八小时为了发展
当惯性起作用的时候,理性通常会萎缩
韩老白在文章里写:山本耀司曾经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跟很强大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所以,面对厉害的人,你紧张什么,自卑什么,勇敢去碰撞,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消除自卑,这是搭建人脉的第一步。
同样是下功夫,但前者聚焦于形式主义,后者却牢牢掐准了自身价值的打造与能力的打磨,自然会有差距。
其实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一遇到具体状况时仍然会选择假性付出与假性努力,知其不可为之,愣是不管本质与规律。毛病出在哪呢?
很简单:对习惯的沉溺,是个大问题。凡是按照自己既有的逻辑与惯性去做,会给人一种安全感与安定感,时间长了还会有种莫名的舒适,甚至累都不觉累。这时你指给他一条改变的路,他甚至会点头认可,但腿还是不会跨过去,因为大多数的恐惧和抵触,都源于三个字:不熟悉。
然而所有的柳暗花明,都藏在这三个字背后的几米。咬咬牙克服了自己,便能尝到更大的甜头,永远下不了决心改变,便永远会被简单重复的操作所吞噬,进而被你所熟悉的套路步步紧逼。
有人问我:那些优秀的人,是具备了某种眼光,遇到任何事都能一下子摸到本质,并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式吗?
我刚要说是又略有迟疑:眼光诚然是一方面吧,但也有不少人开始时也没有摸对法门,走了一段冤枉路,只是区别在于:他们有觉察,总会感到哪里不对。甚至会偶尔提醒下自己:这样下去不行。
你说这只是眼光问题吗?
依我看,这里面还有一种敢于真实面对自我的自信和勇气。
可能也正因于此,我们喜欢往进取的前面,再添上两个字:锐意。
一个人看不惯的东西、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有些人,在对别人指手画脚的时候,总是一副万事万物了然于心的样子。
然而,往往却总是没了解过具体情况,就捕风捉影、擅下定论。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不会去评价别人没见过世面。
因为当一个人看过的人间冷暖越多,他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就会越小。
这个社会,给每个人设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
女生必须怎样,男生必须怎样。
然而,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真正有修养的人,会体会别人的苦衷、尊重别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