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悠悠岁月,历史长河---《资治通鉴》(一)序篇
偶尔一次在听书的时候,听到了《资治通鉴》。也许是当时的环境,也许是年龄的不断增大,也许是某个不经意间的巧合,听后受益匪浅,感触也颇多。
历史其实就是经验,每分每秒,每一时刻,每段历史都是有人和万物组成的,人们在悠悠长河中演绎着真实的故事,当记录下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变成了历史。
《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学,作者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作者司马光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司马光砸缸》,那个从小就非常聪明的小朋友,经过历史的变迁,他的故事也同样的被编到了我们的语文课本里。

这部书为什么说是一部巨著?不是因为他仅仅是司马光编纂的。
而是因为这部伟大的著作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在这部书里,总结了许多的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该书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则目张,时索则事叙。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写起,直到959年,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横跨了16个朝代。“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兴衰,系生民修威,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和文化、历史人物的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警示后人。(在民族关系里很久以前就有和亲,最近在玩游戏《王者荣耀》经常使用的人物为王昭君,大乔。至此非常想了解到更多有关她们两个美女的故事。)
例如:文化:诸子百家,法家,儒术,纵横家等。汉武帝《独尊儒术》
科技:天文立法,地理,土木建筑等。秦始皇修筑的长城(里面有个经典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经济:田赋制,赋税等。有著名的《商鞅变法》
军事:战争的起争,局势的分析,历史战役总结的经验。三国里大家都知道的《赤壁之战》(这里总要我想到白起,因为在玩《王者荣耀》里本人比较喜欢白起这个人物。)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过去,感受或者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当这部著作横空出世的时候,当朝的皇帝宋神宗(赵顼,1048-1085)将这部书起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鉴:为镜子的意思,有咨询借鉴的意思,即以历史的得失,做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故为《资治通鉴》。治国,治人的道理,资政为主的管理教科书。
蒙古的忽必烈,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几乎是天天拜读此书。清朝的康熙皇帝更是视为此书为宝典。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辑《资治通鉴》共19年。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于此书”。
《资治通鉴》成书以来,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争读不止。有高度的文学价值。曾国藩评价此书:“窃已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至当,开拓心胸。”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时候是有欲著通史者,是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毛泽东曾17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
说到难得的好书,我们不要把《资治通鉴》做为历史故事去读,而是要站在作者的角度,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去体悟或者是说感悟。把理论正确的运用到工作或者生活中去。里面蕴含了各种的思想道理,人生观,价值观,立场,格局。用我们现在人说的话,人的心量有多大,做人的格局就有多高,成就的事情就有多大。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国是一个大的家族,56个民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每个小家就我们组成的各个家庭,兄弟姐妹,亲戚妯娌,朋友邻里等。每个关系如何管理,如何融洽相处,公司中如何管理,发展,其实就小家见大家,虽有不同,但又相似。在这个和平稳定,自由创业的时代,《资治通鉴》一样可以给大家以启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历史的长河像杯苦酒,就是史书一册,每一滴热血,就像是丰碑一座。千古烟波浩荡,经万民百世传唱。
《资治通鉴》官修史书,以资政为主,行政管理的教科书。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去感受帝王将相们血与史,感受其中,点亮格局,人生体悟不断增长。
未完待续......
paper_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