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向阳花

既念过往,又畏将来

2018-08-29  本文已影响127人  春听夏荷
既念过往,又畏将来

儿子三岁,我二十八。

晚饭过后,牵儿子前往小区西边。初春的田野,麦苗返青,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铺着。一片小树林,傍晚的暖风徐徐吹过,吐着嫩芽的枝条轻盈起舞。林子里几个小土堆引起儿子的注意。

“妈妈,那是什么?” 我略做停顿:“那是坟”  “里面有什么?”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里面有死去的人。”  “还能出来吗?”“不能,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  “你也会去里面吗?”  “会,每个人都会。”

“我不要你死,你死了我就见不到你了。” “妈妈会死的,但是要陪你很长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你不需要妈妈” 儿子的小手紧紧握住我的手,眼里含着泪花。

孩子眼里,我是他的天。

儿子七岁,我三十二。

我的父母闲不住,退休之后在离家不远的山包附近,叩石垦壤,开出几块大小不一的菜畦。春天一到,每逢周末,带儿子到田里和父母种菜。

几丛油菜花,引来蝴蝶、蜜蜂翩翩飞舞。蜜蜂围绕花蕊上下翻飞,蝴蝶在花丛中追逐嬉戏。看见蝴蝶,从这儿追到那儿,从那儿又返回。

儿子气喘吁吁,仍紧追不舍。蝴蝶轻盈穿梭于油菜花间,儿子一下子张开双臂,大声喊:“妈妈,快来追我,我是花蝴蝶。”忽然之间我怔住了,多美的比喻——我是蝴蝶。

美好来源于生活。

既念过往,又畏将来

儿子十二,我三十七

老公出发,晚饭后,我骑摩托车送他去赶火车。匆忙返回,推门看到的一幕,让我心里一暖,美美、甜甜。

家里洗碗台较高,只见儿子踩在小板凳上,细心地刷筷洗碗,看到我进来,调皮地冲我一笑。我问:“怎么想起洗碗了?” “你回来就很晚了,再洗碗很累。”

这个夜晚,我睡得又香又甜。

儿子十五,我四十

“妈妈,班主任叫我回来整改。”  “改啥?” “头发不符合学校规定,叫我剪短,不剪短就不能回去上课。”  “早就和你说,头发太长,你比女生短发的都长,都能扎小辫了。快去剪短,拿上钱。” 

半小时过后,儿子回来。“剪了吗?怎么没看出短来?”  “剪了,已经很短了。”  “还很长,老师还会叫你整改的。”  “不管了,我去学校了!”  青春懵懂,发型要酷。

“你翻我手机了,偷看别人隐私不道德”儿子初三了,下晚自习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卧室看手机(在校不准带手机)。

我没否认,也没回答。笑着说“小孩有什么隐私。” “你承认了。” “我是你妈,看你手机怎样?还犯法了?!”  我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便不再说话。

偷翻儿子手机是有原因的。升入初三以来,儿子特别注意形象,每天中午回家都要洗头,还站在镜子面前照来照去的,我想是不是暗恋谁了,因此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从儿子枕头底下翻出手机,看看情况再放回原处。

自以为做的很隐秘,儿子从哪儿看出来我偷看他手机的,到现在我不得而知。儿子发觉后,手机设上密码,再也不知他小秘密。

既念过往,又畏将来

儿子十七,我四十二

期末考试结束,儿子班主任通知开家长会。家长坐在自己孩子位置上,无意中看到儿子的作文本,一段话让我流泪又开心。

儿子在文中写道:每天晚上回到家已是晚上十点半,抬头望望楼上,除去我家窗户里透出亮光,其余漆黑一片。我知道,灯下有妈妈,妈妈在等我,餐桌上有糯米花生粥、肉松饼……想到这些,心里暖暖的。

看到这些,所有的苦与累,都化为值得!

儿子十八,我四十三

儿子高三了,每次听到的都是拉练考试,眼睁睁看着他越来越瘦,越来越紧张。一天中午,突然对我说:“妈妈,你给我班主任打电话请假吧,就说我生病了。” 我脱口而出:“我不打,我不撒谎,你又没病。” 

儿子生气的推门出去,临走甩下一句话:“没见过这么狠的妈,人家刘鑫刚叫他妈妈打电话,她妈就替他请假。” 

谢天谢地,不管怎么说,总归去学校了。

高考来到了,爸爸想车接车送,儿子坚决不。自己骑自行车去考试,我写了小纸条一遍遍嘱咐,减压。“如果路上车子扎带了,莫慌,找警察。考场上万一忘记带笔之类的,找监考老师。别太当回事,就是一次拉练考试,考多少分都有学上。”

早晨听到喜鹊在叫,暗自庆幸好兆头;儿子说他的考场正好是他教室,座号正好是他座位,我暗自庆幸好兆头……

高考结束就是漫长的等待。成绩查询,儿子拨上考号,不敢接听,自己跑到卧室还堵起耳朵,我守在电话机旁,提心吊胆。

“618分”听到这个分数,我不放心再查询一遍,无误,方才告诉儿子,娘俩抱着笑。成绩高出一本线20分,发挥正常。

既念过往,又畏将来

儿子二十六,我五十一

转眼间四年过去,儿子大学毕业,就业。后来又经历辞职,再就业;再辞职,再就业。先是家乡小城,再到上海,又到深圳。

儿子走到哪里,我的心就跟到哪里。那里的天气预报,我每天必看,那里的风土人情,那里的新闻,无时无刻都牵动我的每一根神经。

希望儿子能找到一生的灵魂伴侣,相互陪伴,携手走过风雨人生。又希望儿子回到家乡,另谋职业,陪伴左右,安享天伦之乐。

孩子是我的,小时候,专属我的;长大了,就不只是我的,还是他人的,社会的。

相距遥远,一年之中,说过的话,见过的面,屈指可数。

儿子独自在外,担心着他的担心,忧虑着他的忧虑,喜悦着他的喜悦,幸福着他的幸福。

我们,人在家乡,心在儿子所在的异乡。

时常回忆着与儿子一起的过往,又担心前途未卜的将来。

一直想: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一直是:既念过往,又畏将来。

既念过往,又畏将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