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安装淘宝,我就不是女生了?
文/逗逗,图/花瓣网
1.
双11,我被朋友的一句话,气到了,就因为一个购物APP。
双11被商家打造为购物节,也是一个全民剁手狂欢的日子,而淘宝更是受到很多女生的青睐,特别是我一个朋友,囤了不少宝贝。
她在淘宝上下单了不少东西,包括日用品,以及面膜,当她看到一款可能适合我的面膜时,甩给我一个链接。
链接的内容是这样的:【我剁手也要买的宝贝双11***面膜补水保湿……手淘】,然后,我一脸懵逼,这个链接,好像不能直接打开,我就如实说了:“这种链接,其实我不知道怎么打开。”
她发语音远程指导:“你把我发的这段东西,全部复制,打开你的手机淘宝,它就会自动弹出来。”
我说:“我的手机没安装淘宝……”
然后,我开始被嫌弃了:“你特么是神不是人,我跟你讲,一个男生都有安装淘宝,你一个女生,竟然没安装,你每天都在干什么……”
隔着屏幕,我似乎听到她心碎的声音,就跟苹果手机屏幕突然破碎一样,哈哈……
至于我为什么手机没安装淘宝、天猫、一号店这些购物的APP,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这些购物平台,我无法确保他们的产品都是正品,我不具备甄别判断能力;
第二,我也不太想在这些平台上花费太多时间,选择成本和时间筛选成本大。
为此,当我想购买东西的时候,我是这样处理的:直接打开京东商城——京东自营配送,这两项作为筛选项,在符合要求的商品中选择自己想要的,下单。
当我无法做出产品判断时,我就直接在有产品质量的平台——京东上购买,这样减少了自己的时间选择成本,避免了选择困难症的出现。
为什么选择京东?因为京东的品牌做得足够大,它给我的心理暗示就是:可以降低用户选择成本,特别是在产品质量和发货运输速度上,即使京东无法确保产品100%都是正品,但从口碑上讲,京东还是比淘宝靠谱的。
为什么还要特意勾选“京东配送”?因为有助于减少自己的选择范围,非京东配送的,被排除在外,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这是避免“决策瘫痪”,这个含义是指在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而直接放弃做决策。
每个人买东西,都有自己的考虑点:价钱可以优惠点的,物流配送要快的,要有赠品的,等等。
我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东西质量信得过的,配送速度快的,在我这两个要求中,京东或者天猫(暂时还没有安装天猫的APP),应该是比较符合我的要求的。此外,买书,我也是直接当当自营的。
什么情况下,我会在淘宝上购物下单?朋友安利的,比如某些淘宝原创的店,我更倾向于支持原创设计的产品。
2.
在圈定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这个道理,用于感情中也是一样的,你的对象,其实也是你的用户,你怎么吸引到跟你同磁场同频率的另一半?
首先你就应该站在你目标用户角度考虑:ta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样的?
人有不同的层次,如果你想选择低收入的,那么你找对象的范围可能就特定某个消费水平较低区域了,而如果你想找多金有财有想法的,那你应该换一个地方继续寻找自己的目标用户了。
反过来讲,如果你更希望自己的对象是既有学识又有历练的,那你应该先达到这个层次的要求。
比如你想嫁给富二代/富一代,那你自身的条件应该也不差,比如方媛和郭富城,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匹配的,在资源和影响力方面的对比。
其次,跟自己的人脉圈子有很大关系。
马云和赵薇虽然是不同领域的,但他们依然有可能认识,因为他们彼此是所在领域的领导者,一个是经济圈,一个是娱乐圈,产生交集的机会就大了。
所以,当你想链接更高层次的人脉圈子时,要努力成为圈子里面20%的人。
最后,当你确定了一个目标时,一定要每天都做点什么。
这是一个把多目标变少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想做成很多事情,但你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你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选出一两件那么重要的事情去做,在执行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方案。
比如你想找个有谈吐不凡的对象,你可以从自己的思想层面开始提高自己,比如阅读哪些经典的书,每天的量是多少,检验自己执行效果的场景可以是读书会的活动。
3.最后,做个小小的投票。
对于手机没安装淘宝的女生,你们怎么看?(以逗逗为例)
01.这特么是外星少女吧?
02.这是高效的购物体现。
03.不做判断,心理狂笑。
04.支持逗逗的消费观。
(ps:公众号请直接投票,其他平台请移步评论区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