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对孩子的情感忽视——难解的结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更好的郝俊霞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乖孩子危机:懂事孩子的崩溃都是静悄悄的,很有感触,我们总是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在我们为人父母,自然也就沿袭了这一理念,觉得别人夸自己孩子懂事就是自己的骄傲,感觉挺有成就感,殊不知我们眼中的懂事,却成了孩子崩溃的开始。

“妈,我今天在学校被老师骂,一天都很委屈……”

“妈,我这次考试前进了10名……你看看你,又不是考了第一名,有什么可炫耀的,好好看看,错哪了?去搞懂……”

这些场景是不是特熟悉,每当孩子向我们分享喜怒哀乐,我们要么敷衍,要么简单粗暴打断,很少去感受孩子们的情绪。

也许在我们的认知里,以严格、冷漠的方式对待孩子,就能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却不曾想,正是我们一再的有意忽视,会成为我们多年后无法应对的症结,甚至是死结。

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视,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对孩子的情感忽视,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虐待,和家庭暴力相比,它虽隐秘,但对孩子的伤害更深。

孩子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

    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点,经常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打击、嘲讽甚至谩骂。却不曾想,语言暴力,虽然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但绝大多数时候,父母满嘴是爱,却表现得满目狰狞。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要知道,孩子处于不知事的年纪,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的话就是孩子认为的真理。家长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经常语言暴力,孩子就会形成自卑怯懦性人格,或极端暴力的攻击性人格。

    因为心理学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孩子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即便成年后这种批判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时常苛责自己。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被长期忽视,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大脑就不能形成正常反馈。长期以往,情绪彼此纠缠、失调,就会用自责代替愤怒,用冷漠代替恐惧,用麻木代替悲伤,最终演变成抑郁人格。

10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机器孩子论”,他认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也就是说,作为母亲只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可以了。华生宣称:只要通过一套规范的行为矫正养育体系,不需要任何感情交流,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任何他想要的样子。为此他还做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儿童行为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情绪,包括恐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人类就像机器,环境怎么塑造、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他认为:对待孩子就要像对待成人一样,不要亲吻和拥抱,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他还把这种教育施加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结果三个孩子都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其中一个在30岁时自杀身亡,多么惨痛!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妈宝男的形成,主要源于在婴幼儿时严重缺少母爱。”他们只能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得到关注,成为一个绝对的“乖孩子”。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么做时,才可能得到父母的赞扬,让自己有存在感。

还有一种就是在小时长期压抑对母亲的不满,长大后转移到配偶身上,这都是我们所谓的“乖”的代价,他们永远无法拥有面对正常生活的力量,永远是自卑且自责的“孩子”。

这是没有爱造成的,还有一种就是溺爱,它其实也是一种情感忽视。表面看溺爱是我们父母牺牲自己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实际上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绑架,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真实的感受。比较典型的就是妈妈冷,妈妈饿,这都只是在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但却打着爱的旗号。

所以对于孩子我们要给到高质量的陪伴;无条件的爱;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全神贯注倾听孩子;共情地理解孩子的情绪;不评判、指责;给到孩子引导;情感支持;做到和善而坚定。

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觉醒,去学习,去改变,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