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习惯用语正在毁掉你的演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95433/71d729fc132cee10.jpg)
很多人在日常讲话中有一些习惯用语,会不由自主地带到诸如演讲这样的正式场合中。而很多这样的习惯用语能立刻毁掉演讲,使演讲传递价值的效果大打折扣,即使是一些职业主持人也不能幸免。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有问题的词语。
没有意义的语气赘词、连接词
一段流利的演讲会带给听众比较舒服的感觉。相反,如果停顿过多,或者嗯呃之类的打断过多,无疑会让听众分散注意力,甚至让人有些不耐烦。偶然出现的一些赘词不会影响到整篇演讲的激情和信息。即使如此,仍然应该尽量减少这种语气词。它们不但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这样的表现还会影响个人信誉,让听众觉得准备不充分,不自信。
不恰当的连接词也会给演讲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太多的“然后”、“不过”、“但是”会让听众很困惑,会弱化演讲表情达意的效果。
缺乏说服力的修饰语
含糊不清的词汇和短语往往减弱了演讲者所表现出来的诚意,不能给听众以坚强果断和直接的印象。这方面的例子有“据我所知”,“也许”,“就大的方面来说”,“有点儿”“差不多”。演讲者之所以使用这些词语,有的是出于习惯,有的是对自己的陈述缺乏自信,不想坚持观点。还有的是试图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些词语流露出演讲者为自己留后路的心态,以及缺乏自信的事实,大大削弱了演讲的说服力。
即使对某些事实没有把握,也可以如实描述,用坚定而有力量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我们做过类似的项目。根据我们的经验,这样做会成功的”。
坦率地说
“坦率地说”这类词语并不能让听众意识到这个句子、想法或故事确实充满了诚意。当你说“实事求是地说”、“真诚地说”或者“实话告诉大家”的时候,听众也许会有疑问,难道之前所谈论的观点都是不诚恳、不真实的吗?
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样
“就如同我刚才所说的那样”仿佛在暗示听众需要某种重复。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听众不需要你提醒在两三分钟前你曾经说过什么话,他们也不关心你是否说过某句话。甚至更糟的是,这会给听众一种负面的暗示,“瞧,你肯定已经忘了我刚才说什么了,所以我不得不再重复一次”。
要想去除演讲中的以上这些毒瘤,需要刻意练习。当你能敏感地察觉到自己演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100次后,你就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