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ing and Flow
Flowing(流动)是凯文凯利的《必然》一书的十二条概念中的一条。
物的流动
从airbnb到滴滴,到如今一切共享经济下的产物(虽然有些东西是以共享之名),都在揭示着,在未来,一个物体的状态的属性必然趋于流动。房子、车子、自行车、充电宝...这些本来拥有强烈个人属性的物件在慢慢地变成某一种类似于公共物品的东西。
人的流动
同样,人做为工业社会下强烈的生产要素之一,也不再满足于一个固定的岗位。研究表明从1990~2014年,美国自由职业的人口增长了近一倍,而单一固定岗位的人口少了一倍。在中国,同样的有这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多属性流动的人。从字幕组、学习圈、自媒体、文案写手,很多人都身兼数职。我相信随着保险业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更多的人会变成这样的人。
信息的流动
移动互联网让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变得如此简单与迅速,以至于我们完全看不到真相。(仿佛大家也并不在乎)听一个前辈说过:“一个人的搜索能力可以让他走更远。”因此当很多人连百度都能查出来的问题都在询问别人的时候,真的是需要好好反思的。搜索能力是对抗信息流动性最好的武器,它包含着:搜索媒介、搜索关键词、搜索判断等,这是综合性的能力。
信息的流动性其实是让我害怕的。昨天同事让我做图,文案是“XXXXXXX,我们来了”,我说这“我们来了”太low了吧,他说这是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是热点。信息的流动变成了密布的河网,每个人也都在这个河流中漂流着,有些人可能在不知不觉的从不同河流中分叉开去,就像很多的综艺节目我连听都没听过,我就是那被信息流冲向另外一边的人。
外界的Flowing,内心的Flow
Flow这里解释成心流的意思,是做一件事情中销魂入迷的忘我状态。很多书中,文章中都说道过心流的重要性,它能减少外界干扰,大幅的提升做事的效率,产生更多创意... 《盗火》一书中甚至已经揭露像Google,苹果等公司已经能通过吃某种药物来达到那种状态,他们就像普罗米修斯偷盗天火一样,在做“偷鸡”的事,可见心流的难能可贵。
当然培养心流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举几个心流的小例子:1、游戏玩家游戏时的状态。2、画家专心画画时的状态。3、设计师创意执行时的状态。4、漫迷看漫画时的状态。5、猫奴逗猫时的状态...这些事情都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自我意愿强烈。
外界的Flowing,内心的Flow,真的有那么一种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