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徐志摩与华兹华斯诗歌比较(一)

2019-02-03  本文已影响59人  许辉_清浅时光

徐志摩,我国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优秀的诗人、作家,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均有成就,其中尤以新诗造诣最高。徐志摩精通英文,深谙中西文化、文学,在诗歌创作方面,他通过翻译,接受、模仿、创造,深受泰戈尔、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多位东西方诗人的影响。

华兹华斯(William wardsworth,1770-1850)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类同于我国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王维,华兹华斯在英国诗坛以描写自然的山水诗成就最高,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骚塞等因为曾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被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喜用象征,以浪漫笔调寄情山水,对徐志摩的抒情诗影响较大,有许多类同痕迹。这里主要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的诗歌,尤其山水抒情诗做一浅薄之比较。

一、主题比较(写山、写水、写自然):

华兹华斯是当时英国保守的“湖畔派”诗人,被称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喜爱写山水、花鸟,如《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水仙》、《布谷鸟》等。华兹华斯说:“自然对我来说是一切的一切。”“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都是由于作者具有非常的感受性,而且又深思了很久。”这是他强调诗歌既要超越人的知性、情与理融合;又要情感与理性相互平衡,合情合理。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中国“新月派”诗人对自然、理性、格律的重视,是对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良性接受。徐志摩强调诗歌的情感性,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绝妙的书。

华兹华斯心目中的自然,首先是对风景画家们眼中自然的继承。他那篇传诵后世的英国浪漫主义压卷之作《丁登寺旁》:

我感到

有物令我惊起,它带来了

崇高思想的欢乐,一种超脱之感,

像是有高度融合的东西

来自落日的余辉,

来自大洋和清新的空气,

来自蓝天和人的心灵,

一种动力,一种精神,推动

一切有思想的东西,一切有思想的对象,

又穿过一切东西而运行。

这首诗以普通人生活为题材,表现了热爱自然山水和荒山大泽的情思。这种爱山、爱水、爱自然、爱神思漫游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徐志摩。对于诗人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相互交融的关系。华兹华斯强调自然的感情在诗中的重要性,大自然的种种景致使浪漫诗人在都市的孤独和人世间的痛苦之类的忧郁中渐渐释然、坦然,心灵变得纯洁、恬静、善感又充满爱心。作为崇尚浪漫,喜用象征的“新月”诗人徐志摩也写了许多超越时间、空间,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在这些诗中既有理性的色彩,又有神秘的内质,是人性、理性、神性的统一体,比如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新娘;

波光中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清草更清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谰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也写出了自然是快乐之源,这种快乐来自诗人对大自然新鲜的获得、感觉。

就主题来说,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的诗都歌唱自然的美。徐志摩写山、水、花、鸟,如《东山小曲》、《再别康桥》、《昭雾里的小草花》、《杜鹃》;华兹华斯讴歌田园生活,描述淳朴自然,喜爱山水花鸟,如上文所述《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水仙》、《布谷鸟》等。而且两位诗人兴趣接近,如华兹华斯在《孤独的收割者》等诗中表现出的对老人、小孩的同情与怜悯,徐志摩在《古怪的世界》、《在不知名的道旁》等诗中也有同样的情景。再有徐志摩和华兹华斯的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相同的思乡主题。可见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确有异曲同工之外,都比较注重未被文明污染的自然、简朴的乡村生活,并注入内心的感怀、深刻的思想内容。

---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