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1# 终章
今天是21天写作打卡的最后一天,坚持21天输出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我知是因为偶尔偷懒、拈来旧文胡乱修改凑数了的。坚持21天写作输出确有想象中的畅快感,铺张瑜伽垫坐在茶几边时尤甚,毕竟,茶几边是家中我最爱的所在。
今天想改改文风,想起什么就诉说来,暂不去斟酌行文逻辑。
昨天我于回家的地铁上看了一节哈佛幸福课,那节课讲的是正视坏情绪。整节课中,教授用论述、举例等等方法不厌其烦地力图改变我们的固有认知:坏情绪应该被“理智”压制。教授认为没有人能一直处在良好的情绪之中,焦虑、嫉妒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反应,我们会有这种反应,正因为我们是正常的人类。而对待这些再正常不过的情绪,我们的反应却往往是否定和逃避,这造成了抑郁。
课程最后,教授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冥想,在平静中去感受和面对自身隐藏的情绪,并尝试接受。当时的我正在地铁上,虽然没有闭上双眼,虽然没有身处合适的环境,但随着深呼吸我静下心,并真的感受到了心里藏着的情绪——那是股浓得化不开的悲伤,来自于几个月前恋情的终结。正如教授所说,面对突然的失恋,我没给自己时间感受悲伤,而是自以为聪明地压抑住本能的情绪,认为这才是一个高度自制的人应有的做法。而实际上情绪只是暂时不可见了,它仍每日每夜伴随着我,使得我做每件事总缺乏热情,常常倍感孤独。高度自制是对的,但这针对的是我们的行为,即不因为坏情绪而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但这有一个前提,是我们在心里直面了坏情绪并且温柔地拥抱它,聪明地化解它——而不是粗鲁地将其锁起来再盖上布。
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冥想体验,找到了被我狠心丢弃的坏情绪,我接纳了它,告诉自己这不过是人之常情,无需逃避更无需判断。我的心瞬间轻快。
不遗余力提升自己,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路。
今天值得一提的事件是,我终于买到了一双合适的鞋子。我买鞋的辛苦尝试已断断续续绵延数月。一开始,我有心买一双平底或低跟的浅口单鞋,一般情况下逛完一两个商场我总能挑到满意的鞋子的,可第一次尝试买鞋,我失望而归:我的脚是瘦长型,可偏偏最近的流行款式都像在迎合肉肉脚,我反复试穿竟没有一双鞋子合脚。后来我索性提高了心理价位,终于购入了一双合眼也合脚的鞋子,我欢天喜地到特意为其写了篇文章,我把鞋子比作对象,因为他俩相似度极高——能不能找到看缘分,以及冷暖自知——我在文章里说我终于遇到了合适的“对象”。好景不长,买回来后我不过试穿了一会儿便发现异常:鞋子肥瘦合适,但鞋头处夹脚,我忙不迭地把这个“假对象”退给了售货员。我当时难过极了——我看错了“对象”,那不是我的“对象”。这之后我近乎放弃了寻找鞋子的念头。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不久前,我不死心,又同妈妈专程驱车去附近的商场一通逛,再次失望而归。几天前,我同密友玩耍,临时起意欲逛鞋,我俩逛到商场快打烊,再一次失望而归。我沮丧至极。我认为以我目前的经济水平,是再买不到合脚的鞋子了。我可能要等到有钱买更贵的鞋子才能遇到合脚款了,正如我只有变得更优秀才能遇到命中注定那个他。
而今天,我来到东马路乐天,只逛了一家店竟就遇到双又貌美又合脚、又打折的鞋子。我心里竟没有欣喜若狂,我只是安静买下它、带回家,像是顺路买走一瓶水解解渴那样波澜不惊——这可是我苦苦寻觅了几个月的合脚的鞋子啊。
这可以说是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终结和开始,于买鞋于写作都是。我想我会继续写作这个好习惯,记录下生活里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