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莫欺少年穷
大多数的年轻人
不
应该说是大多数的人都会有他的一个低谷
只是对于他的一生来说
此时的低谷与彼时的低谷或大或小而已
这让我想起影视剧《三国演义》里刘关张三兄弟去袁绍那时,被守门人拦下,曹操对那个守门人说的一些话。
大意:此时无名的人,怎知往后不会扬名天下。
1922年
就有这么一个年轻人一无所有的来到北京,只为求学
他就是沈从文
北京不止现在,那时候也是不好混
大姐沈岳鑫和丈夫在北京已有几年,大姐夫田真逸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而二人已有了一周岁的孩子。
北京是呆不下去了,他们准备回湘西。
沈从文的到来让他们夫妇惊讶。
一个准备走,一个想呆下去。
年轻可能会一无所有,但一腔热血是无所畏惧的。
几天后大姐和姐夫走了,他们给沈从文留下三十块钱,一些生活用品。
沈从文在北京的生活所幸还有一个表弟(黄村生)的照顾,帮他找到便宜的住所伙食。
在他住的地方走几十分钟就到了一个“宝地”
那是明清两朝近六百年的人文博物馆。
沈从文《无从毕业的学校》写:
就内容而言,实在比三十年后午门历史博物馆中收藏品,还充实丰富得多。
我就用眼所能及,手所能及的一切,作为自我教育材料,用个为而不有的态度,在这些地方流连忘返的过了半年。
这个与他后来的遭遇,“不谋而合”。
他还经常去京师图书馆看书,各种杂书,不问新旧,看得懂就看。
在揭不开锅时他就去农大表弟那里,刚开始是黄村生的客人,因为都是同乡,后来是全屋的客人。带把牙刷就可以了,总会有床铺住,在那儿住上个十天半月。
那时候北京大学敞开大门,有着一个活拨的文化氛围。沈从文那时候去了北大旁听。他也想作一名正式学生,可是报考皆失败了。后来中法大学录取了,可是住宿伙食费二十八元他实在解决不了了,故而放弃。
兜兜转转了一圈,发现已不能继续做求学读书的梦了。
生存,出路
他开始学习起了写作。
虽说是刚开始学,可是写笔速度那是快,他就四处投稿,可是都失败了。
苦闷,无助的他写信给了在北京大学当讲师的郁达夫。
收到了沈从文的信,郁达夫十一月份中旬的一天来看望这个给他写信的年轻人。
他摘下围巾留给没有衣服过冬的沈从文。
请他吃饭。
拿出五块钱,剩下的三块两毛几分也留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