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一佛陀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读《心经》(1.4)

2017-07-05  本文已影响19人  一呼一吸一清净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跟大家讲说了佛教的根本人生观-----四谛,也谈到了佛说的人生“八苦”,还提到了八苦中五盛蕴的“五蕴”。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在佛教世界观中对世界的分析------五蕴

  先简单地说说佛教世界观,在佛家看来,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的,以后再详细讲。现在主要说五蕴。

  在佛教的世界观里,世界是由五蕴和合而成。

  蕴,即积聚。五蕴,即五种蕴,五类积聚,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可以理解为常说的“物质”,人认识到的”物质“。色,既包括外在的“物质”,也包括人自身。特别要说的是人自身这类“色”。具体指的就是:大家在佛经里经常读到的“眼、耳、鼻、舌、身”

  受、想、行、识四蕴,可以归为我们熟知的人的“精神、心理”,大致可以这样认为:

  受,是说人的感受。“苦”就直接来自于“受”,“受“与”苦”是相连。

  想,是指人的观想(观察想象)。

  行,则是指人的思维考量。

  识,是说人的了别判断。佛经里常出现的“心”“意”“识”都属于“识蕴”

  “受想行识”是不是很有现代的认识心理学的味道呢?是的,是的,但是佛家的这种概念提出得非常非常早。

  这就是佛家对世界的分析------五蕴


  大家需要特别注意,”五蕴“属于人类的佛教世界观的认识。草木虫鱼鸟兽的世界观与人类的佛教世界观是有差异的,人类的亚伯拉罕诸教(即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观与佛教世界观也有不同。

  回过头,再说说八苦中的”五盛蕴“,即五蕴太旺盛,色受想行识太盛。敏感的诗人、入戏的艺人、忧国忧民的作家活得都很苦,入情的恋人们也一样活得很累。”五盛蕴“就是苦啊!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接着说说与五蕴有密切联系的六根、六尘、六识。


合十感恩

我读《心经》

《心经》与我

我读《心经》(1.1)

我读《心经》(1.2)

我读《心经》(1.3)

我读《心经》(1.4)

我读《心经》(1.5)

我读《心经》(1.6)

我读《心经》(1.7)

我读《心经》(1.8)

我读《心经》(2.1)

我读《心经》(2.2)

我读《心经》(2.3)

我读《心经》(2.4)

我读《心经》(2.5)

我读《心经》(2.6)

我读《心经》(2.7)

我读《心经》(2.8)

我读《心经》(2.9)

《心经》“读”后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