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0】二十四孝的人血馒头
五、糟蹋儒家
五个儒家论,从孔孟、董仲舒、程朱、王阳明,现在讲五个,就是那些“儒家的封建糟粕”,这些“糟粕”有什么呢,先讲一个,比如“二十四孝”。
孔子不是讲孝吗?现在一讲孝,人们就想到二十四孝,一要宣传孝,街道办就把二十四孝在街道上喷绘一条街的宣传栏。这二十四孝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比如郭巨埋儿,郭巨家里穷,吃不上饭,为了不把母亲饿着,他和妻子就商量,把儿子活埋了,少一张嘴,省出口粮给母亲吃。郭巨真是大孝子啊!他妻子也是大孝媳妇,两人就一块儿去要把儿子活埋了。于是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在这“孝文化”下,看来除了父母是人,不仅媳妇不是人,儿子也是可以随时牺牲的。这孙子,就成了奶奶的人血馒头。
比如卧冰求鲤,王祥是个大孝子,他母亲去世了,继母对他不好,总向父亲说他的坏话,害得父亲也对他不好了。但王祥还是孝,不仅孝敬父亲,而且孝敬继母。继母想吃鱼,他就去钓鱼,但是河水结冰了砸不开,他就脱光了衣服爬在冰面上,想用体温把冰融化,然后抓鱼给继母吃。他的智商就不讨论了,还是号召向他学习。
比如老莱娱亲,老莱子七十岁还在父母面前穿花衣服,学小儿哭啼,父母看了就很开心!老莱的父母什么趣味也不讨论了,还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里,专门写过一篇《二十四孝图》,说他小时候,一个长辈“儒者”,送了他一本儿童读物《二十四孝图》,把他看傻了,他说:
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鲁迅小时候受的“儒家思想”孝文化的教育,竟然就是二十四孝。
那么,孝文化的奠基者,孔子是怎么讲孝的呢?我们说两条,孝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先声明这“最低”和“最高”,是我根据自己的践行体会,一家之言,不是“标准答案”,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因为知行合一嘛,你做了才有答案。
最低标准: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什么是孝呢?你什么都不用做,不用为父母奉献任何东西,只要不要让父母替你操心、忧心就行了!恭喜你!你已经是大孝子了!在不操心的标准上,还给你一个豁免条款,因为你是人,不是神,是人就要生病,你生病的时候,父母总是要忧心的。这属于不可抗力,因为自己生病让父母忧心,不算不孝。除此之外,上学不用让父母担心你不努力学习,不用操心你考不上大学,毕业不用父母操心你找不到工作,工作后不用父母操心你找不到媳妇,不用操心你买不起房子。总之啥都不用父母操心,就是大孝子!
因为什么都不用你做,所以我说这是“最低标准”。但是,这个最低标准,有谁敢举手说他做到了呢?没做到吧?没做到,才要去做嘛!这就是孝。
最高标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色难,色难,最难是脸色,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抢着干,不让老人操劳。有酒食,先为长者陈设奉上,让长者先吃。难道这就算孝了吗?这不算。事亲的时候,最难的是始终保持愉悦和婉的容色。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和“礼敬疲劳”,没有“累觉不爱”,那才是最难的!
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正可做这一条的注脚。
我也觉得这一条最难,我妈有时候给我唠叨,我也跟她喊:“晓得了!晓得了!紧倒说个哪样嘛!”
王阳明不是说了吗,什么是孝,你不晓得,你去做了才晓得。你做到哪,就晓得到哪。那《论语》里一条条都写得很清楚,你去照着做嘛!干嘛会搞出个二十四孝来呢?那二十四孝里的故事,哪一个你能照着做?
这就是关键,搞出二十四孝的,就是最不孝的人,因为他根本没有孝过,不去做,就没体会,没责任,随口胡说,反正是号召别人。
对于这种毛病,儒家也讲得很清楚,叫“索隐行怪”,又叫“舍其易者而不为,究其难者以为学。”简单的事不去做,就要搞出点高远的。还有一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会把自己儿子活埋,就不能宣传号召别人去活埋儿子;你自己不会卧冰求鲤,就不要宣传卧冰求鲤。二十四孝的每一条,就违背儒家的基本价值观。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间房子,门前正对着一条大道,大道上空无一人,孔子站在门口,很奇怪的自言自语:“谁能不经过屋门就出去呢?为什么这平坦通达的大道没人走呢?这屋里的人从哪儿出去的?都走到哪条道上去了呢?”
这就是实际情况,人们世世代代都这样,不走大门大道,非要翻窗、翻墙找小道,孔子以为怪事,到今天也见怪不怪了。孔子做梦也想不到,他所倡导的孝道,最后会被糟蹋出一个二十四孝的人血馒头来。
二十四孝不是儒家思想,所以也不是儒家的“糟粕”,是糟蹋,是糟蹋儒家。
第二个例子,讲讲这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没天理啊!叫一个人死,总得是他犯了死罪,怎么能无需任何理由,就叫人死呢?这是不是儒家思想?这话到底哪里来的?翻遍儒家经典,你找不到这句话。而孔孟的君臣观,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君若不尊重臣,则臣大可不必效忠于君。孔子又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君主虽然尊贵,却必须接受“道”的约束。如果君主的行事违背了“道”,臣也可以解除君臣关系,辞职了。
孟子的思想比孔子还要激进一些,他说,异姓之卿,“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意思是说,如果君不君,则臣可提出批评;如果君不听,则异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关系,贵戚之卿更是可废掉君主,另立新君。孟子又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独夫民贼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如果昏君无道,同姓贵戚可以“行伊霍之事”,废掉暴君,另立新君。如果王族自己解决不了,天下揭竿而起,可以革命。
显然孔孟没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思想。那么,这话出处在哪里呢?有学者研究,都在明清小说戏剧里。那么,也是糟蹋儒家了。
五个儒家论如上。
我学习什么样的儒家呢,应该说,就是学习孔孟、程朱、王阳明,这三个。学什么呢?主要是学“学习学”,学自修,学领导力,学经营的王道。
人应该怎样学习和进步,就是学习学。儒家的学习学,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知行合一,下日日不断之功,滴水穿石。写作这一系列丛书的过程,就是日日不断、滴水穿石的过程,前后日日不断差不多四年,希望能继续日日不断四十年。
学自修,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日三省吾身,日日改过,不二过。几句话就说完了。但是,知行合一,每做一天体会都不一样,惟精惟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学领导力,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率先垂范;就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就他人;就是至诚无息,唯天下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人之性,能尽天下万物之性,则可参赞天地之化育,厚德载物,化育天下。
学经营的王道,就是一切向内求,凡事彻底,滴水穿石,扩充放大,由内而外,由近及远,近悦远来。不为利欲所牵,不为外物所移,一心不二,致良知良能,而吞吐天下,穷极四海,包藏宇宙,无所不能。
不关心董仲舒的儒家,也不关心太极无极宇宙起源,因为学习在于切己体察,事上琢磨,在于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跟日用常行,跟自己的角色工作生活没关系的不关心。
不理会糟蹋儒家,那是典型的“包藏祸心,以惑下愚”。
也不去搞什么新儒家,比如揪住一句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而去演绎“儒家的民主思想”,添枝加叶,扬短避长。
学习不是为了“搞学问”,更不是为了开创一个新儒家,新学问,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修正自己的行为,学习即行动,这就是我的学习学。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0】二十四孝的人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