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简书电影写作赚钱

《我不是药神》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但是这个角色非他莫属

2018-07-12  本文已影响53人  公子临崖

《我不是药神》上映八天以来,票房直逼19亿,一骑绝尘,甩的同期上映的电影车尾灯都看不到;而且票房口碑双丰收,在有将近45万人点评的情况下获得8.9分的高分,无论是点评人数还是分数都创下多年来院线电影的极致;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引起的人们对电影之外现实世界的讨论和思考。

无论如何,不管是票房、口碑还是话题性,这部电影在华语电影史上最终一定是会占有一席之地的。

电影故事并不复杂,徐峥饰演的程勇中年失意,靠着一个小保健品店窘迫度日,为了筹钱给老父治病,走私印度的白血病特效药来卖,由此和四个白血病患者及家属结下感情:吕受益、钢管舞女郎思慧、刘牧师和农村孩子黄毛。

后来担心售卖假药违法,程勇把整个药物的走私出售渠道卖给了假药贩子张长林,并因此间接导致了吕受益病情恶化最终不治身亡。

已经在正当行业取得成功的程勇,被吕受益的死所深深震动,重新走私药物卖给病人,整个过程不赚一分钱甚至到后来还要倒贴巨额差价。

尽管如此,程勇的行为还是触犯了法律,电影结束的时候程勇被捕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这部电影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因为电影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就好像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即便今天的我们是健康的,但是我们都有过生病的经历,我们身边可能有正在生病的亲朋好友,我们也不能保证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依然健康,所以电影才能带给我们震动、思考和讨论。

而为了让电影更真实,所有的主创人员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工作量。为了更好呈现角色身上各色不同的性格,主演们都曾专门去体验生活。

王传君曾在血液科的病房里和病人们一起同住,并减重20多斤以表现角色的病弱,为了一场在病榻上的戏能在镜头前呈现出那种整个人塌下去的感觉,他熬了两天没有睡觉。

周一围也去体验警察的工作状态;完全不会英语的杨新鸣,逐字背诵完成全部英文台词,还去教堂做了很多次的采访、探访病人;谭卓为了一段只有20秒不到的钢管舞戏,苦练了一个半月,腿上都是瘀青,还导致了膝盖软组织损伤。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每一个角色都丰满生动,无可挑剔。

而木山今天要说的却是一个可能被忽视的角色,黄毛。

黄毛的角色定位是一个20岁的,因为生病被家人遗弃,独自在上海等死的农村孩子。他在整部电影中的台词不到二十句,加起来可能没有一百个字,唯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他桀骜不屈的眼神和一头散乱爆炸的黄头发,可能很多人在电影结束都不一定记得他在电影中的名字,彭浩。

但木山认为,黄毛却有可能是整部电影里被设计的最用心的一个角色,因为几乎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有深意,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伏笔。

黄毛的第一次出场是抢了程勇和吕受益的三瓶药,那是因为他在心里认定了程勇是为了钱才卖药的,是奸商,所以他在内心里对自己行为的定义是劫富济贫打抱不平,事实上他抢到的三瓶药也的确是分给了买不起药的病友了。

同样的道理,三人斗地主的时候,他把程勇炸了送地主吕受益走牌,也不是他傻到分不清地主,而是他在心里不喜欢程勇,不愿意看到程勇赢牌。

他耿直莽撞,不顾现实世界的规矩,却只忠于自己内心的道义准则。

电影中吕受益逢人就让橘子,但唯一一个吃橘子的场景却是黄毛在吕受益死后躲在他家楼梯上一瓣一瓣的吃。

程勇和黄毛开车去码头取药的时候,黄毛想开车,程勇不同意,黄毛还闹了一下情绪“开一下又不会死”,结果晚上开了一下,真的死了。

黄毛在码头看到警察的时候,飞奔回来,程勇问他怎么了,他哆嗦了一下嘴唇,说“痛快了”。在我们观众和程勇的视角来看,他是上厕所完了痛快了。但其实更深一层的意义,对他自己来说,他在那一刻已经下定决心为程勇扛包顶罪,这个决定让他觉得痛快了。

整个电影中只有两个病人没有带过口罩,刘牧师和黄毛。木山认为刘牧师可能是因为信仰的力量加持,并且带上口罩不方便和信众交流,不好传播福音。而黄毛不带口罩则是因为他早已把生死看淡,甚至可能在内心里他当自己已经早死了,所以他不光不带口罩,还在屠宰场这种极度不利于白血病人的环境下工作。

黄毛也是整个电影里最仗义的人,他抢药是为了分给病友,刘牧师被假药贩子抓住的时候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冲了上去,程勇在夜店和经理对呛的时候镜头切到黄毛,他手里已经攥紧了一个酒瓶了,甚至最后他也因为自己的仗义送了性命,再联系到前面他在屠宰场工作,不难想到导演应该是在致敬明代诗人曹学佺的千古名对“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而黄毛这个角色最终呈现的这么成功,主创团队设计用心当然是一方面,而章宇的完美演绎更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说,谁也看不出来,章宇今年已经36岁,还能把一个20岁的毛头小子演活了。文牧野导演说,他一直认为的彭浩就是个“浑身上下经历很多,但因为年龄小,眼神很干净纯粹的人”。看到章宇第一眼的时候就决定是他了,因为这样的角色气质和章宇本人有着宿命般的重合。

电影中的黄毛惜字如金,电影外的章宇同样有着敞开的沉默,对他来说,什么都能聊,但他从不说废话和场面话。从贵州大学毕业之后,他在体制内的剧团工作了几年,因为对电影的执念,辞职做了北漂。刚入行的时候,没的戏演,就做幕后,做执行导演,站在摄像头后面看别人怎么把故事呈现出来,这给了他很多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电影中有一个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程勇和黄毛两人在海边解开心结后,黄毛躲在程勇后面扮狗吓了程勇一跳。事实上这个场景并不在剧本之中,是那一段拍摄完之后,章宇想在现场吓唬一下徐峥,所以特意交代导演不要停拍,没想到并不知情的徐峥临场接的很好,这经典的一个场景就这样被即兴创作下来了。

章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不算是一个勤奋的人,必须得大部分时间闲着”“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社会闲散人员,一年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时间是个演员”。流浪在影视圈的这么多年,章宇拍的片子基本都是很小众的,比如此前因为导演自杀才被广泛关注的《大象席地而坐》。这次出演《我不是药神》一不小心走进了主流圈子里,对他来说也只是一个机缘巧合,没有特意想往这边走,遇到了,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但是木山坚定的相信,即使对争取存在感从不在意,对所谓的曝光度毫无概念,但这样的好演员的光芒注定不会转瞬即逝。正如王传君在采访中所说的,“明星是往前走的,要增加曝光,而演员是往后退的,要减少曝光”。现在的观众至少已经能分得清明星和演员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