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本质
2024-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露露爱文艺
周老师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表达一个观点,就是人,得有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时刻。如果人生就是听人说和说给人听,难免会缺乏灵魂与神圣性。
我是深以为然的。
作为一名文艺爱好者,我同时也是哲学爱好者,所以,对周老师的很多话都感觉写到了我的心坎里。看来,相似的灵魂,总会相遇。
以前,看到网络上有好多好事者,认为周国平老师的文章就是行走的心灵鸡汤。可是,人生本来从出生开始,就都会走向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死亡的结局,而我们除了忍受一些人生之不能忍受之事,才能真正体现生而为人的尊严。
其实,我们的写作,本身就是在对死亡的一种抵抗。宗教和哲学同样是我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希望而已。
所以,写作和创作的本质目的,都是一种对生活的琐碎和无意义感而人为地为其赋予一种神圣的内在精神价值罢了。
周老师因此也把除沉默之外的写作和言谈乃至思考,都当成一种逃避。但为什么还要写呢?为什么不勇敢地面对赤裸裸的残酷的现实呢?因为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我们轻易被一时的苦难和挫折打垮,甚至毁灭。
精神生活越是丰富,也越能够突出一个人的内在灵魂的高贵。这在我看来,写作,与其说是一种逃避,不如说是一种升华。它让那些我们自认为不能承受的苦难,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成一种宝贵的人生体味,反而内化成强大的定力,来抗衡悲剧的一生。
直到接近死亡的时候,我们能以一种平静淡然的姿态面对,这何尝不是人的精神之神圣光辉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