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广州昆明

讲真,国家真的有过对不起X省X市吗?

2017-08-31  本文已影响45人  山川网

山川网:网络上有一类通过地域黑吸引眼球和流量的惯用标题,就叫做“共和国对不起XX省/XX市”,或者是“XX省/XX市曾经如何,现在沦落到如何”。其观点和论据,倒是也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以偏概全,混淆视听,把国家给予周边省市的一些政策红利作用夸大,再对自身所在省市所获的相关政策避重就轻,或者干脆避而不谈,从而给读者留下非常鲜明的落差感,最终引发人们的热议或者对骂。

但是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从主动动机上,作为国家层面而言,从来就没有任何理由和道理对中国的任何省市的发展政策进行厚此薄彼。说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故意抬高某省市,贬低某省市,完全是无稽之谈。而从客观事实上,是否存在某些经济较落后省市网友们臆想的“国家对不起我们”呢?这正是接下来小川想要和大家分享和探讨的事情。

国家能够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下发哪些利好政策,这些政策又都落在了哪些区域头上?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习近平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

【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

长江经济带是指沿江附近的经济圈。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

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级新区成为新一轮开发开放和改革的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2006年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年6月14日江西赣江新区成立,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成立。截至2017年4月,中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共19个。


【经济特区】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继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亦即中国的“新特区”。

国务院已经先后批准了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这些试验区从主题上分可以分为:开发开放的,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的、厦门市的、义乌市的,还有统筹城乡的,包括重庆、成都,还有‘两型’社会建设的,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还有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的,包括沈阳经济区,还有农业现代化的,包括黑龙江省的两大平原,还有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包括山西省。

此外,国务院还设立多种区别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试验区,如金融试验区: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福建省泉州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青岛市,以及广东汕头华侨试验区和江苏南通、 广西东兴、内蒙古满洲里、云南瑞丽市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标志着中国进入新一轮改革时期。

【自贸区】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简称FTZ)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12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广东、天津、福建三个自贸区,并扩展上海自贸区的实施范围。

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自贸区,并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

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区。

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7个自贸区。

至此,中国形成“1+3+7”共计11个自贸区的格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大陆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设立的现代化工业、产业园区,主要解决中国大陆长期存在的审批手续繁杂、机构叠床架屋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问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现存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居于最高地位。

1984年到1986年,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首先设立了14个国家级经开区;截止2015年9月,中国共设立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地每个省区均有分布,其中江苏省最多,有26家,其次是浙江省21家,山东省15家。

【国家级高新区】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

2016年,我国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1988年批复1家,1991年批复26家,1992年批复26家,1997年批复1家,2007年批复1家,2009年批复2家,2010年批复26家,2011年批复5家,2012年批复17家,2014年批复9家,2015年批复16家。至此国家高新区由原来的129家增加至145家。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

2009年3月,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9年12月,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1年3月,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年6月,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四个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4年10月,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第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1月,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

2015年2月26日,致力于打造京津冀科技干线新节点的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揭牌;

2015年6月19日,国务院同意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杭州和萧山临江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5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复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恺、东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门、肇庆等8个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一日批复三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别为: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山东半岛国家高新区和沈大国家高新区;

2016年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福厦泉和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分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6年07月19日,国务院同意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了解的朋友,往往会对国家经济政策带有一种盲人摸象的错觉,过于沉迷和误解政策利好的作用。认为某省某市之所以能够经济腾飞,就是靠着国家政策支持;而某省某市之所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国家没给好政策。

但事情的真相是,政策只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腾飞的助力,而绝非动力。国家对于任何区域推出的相关政策,一般能做到的无非综合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优势,经过数据分析和研究后,对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政策鼓励和放开束缚,进行区域内的经济政策试水。成功则进一步推广,失败则进行反思改善。

区域经济究竟后续发展如何,其实本质因素还是在区域本身。太多人看到了过去几十年间,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经济腾飞的成功案例,从而对政策红利极度痴迷,认为深圳和浦东经济之所以腾飞,靠的就是政策。而事实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误读,深圳的崛起靠的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而浦东的腾飞则是地理优势极为明显下上海本身经济实力的雄厚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带动。

一如长三角城市群综合实力全国第一,并不是因为有了“长三角”这个名字后,这个区域的经济才开始了发展和腾飞,而是从千百年前,这个区域就繁华富裕,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而所有的政策利好,不能是因为我穷我有理,国家就应该支援我;而是靠自身拼搏改变了经济面貌,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区域经济腾飞的方向后,国家再出台政策画龙点睛,加速经济发展。政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挽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来的。

注:本文图片引用自“吴晓波频道”,文字内容摘取自相关百度词条,有删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