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取义
零零散散读了半个月,总算是尘埃落定,看完了这本书。刚读的时候是因为有趣,之后是好奇,再然后,是一种反思。甚至于,最后应该是,拖延着看最后一部分。觉得似乎需要一些时间,待到觉得自己足够懂得的时候。才终于翻开最后几页。
个人印象深刻的首先是书中的核心部分――自杀。自杀似乎并不算太陌生的事情,不仅是传闻中的谁谁谁跳楼自杀了,也可能刚好就有你熟悉或者亲密的人。将之延伸到更为宽广的范畴,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有过自杀的想法。曾有一个比较熟悉的朋友,个性还算开朗,某一天突然对我说,自己曾无数次想象过自杀。她说,并不是因为什么大灾大难,不过是人生道路中,当你有那么一些执念,或许是对真相,或许是对未来的想象,却在不断思索中发现自己永远生活在泥沼中的绝望罢了。于是我开始思索,我呢?有想过自杀吗?这答案有点儿教我惊奇,事实上,我觉得我似乎还算得上乐观积极嘛,怎么会想不开?但在我的回忆中,我却是无数次有过想从楼上一跃而下的冲动,甚至是,就在我上一秒还在闲扯之际。为什么呢?我只能说是因为难以承受的痛苦罢了。我这么一个一路走来都还算顺风顺水的家伙,没有大病大灾的家伙,何以产生如此深刻的痛苦?我想,那大概是因为,有些人的对于痛苦的感知力远远超脱你的想象。在那段日子里,我会因为被说了那么一句,一直思索再思索,懊悔愤怒恐惧,如潮水一般涌来,夹杂着无力的虚无的乐观与自我安慰。没办法解脱,也没办法拯救。但是当时并不会马上想到自杀,而是说,在不断地积累之下,我开始怀疑我的坚持。我梦寐以求希望进入最高学府,却发现即便如此又怎样?我还是一直会痛苦下去。会有新的压力,会有新的竞争。如此压抑而饱受折磨的人生呵。既然生活就是无望的令人窒息的痛苦,为何我们还要继续?我是无神论者,我相信死后即代表一切的结束,就这样结束一切,何尝不可?这种想要自杀的愿望或许可以称其为压力,而最好玩的却是,这并不是我最想要自杀的时刻。我最想要自杀的时刻,早到我也许还在小学(之前几乎没有记忆),我甚至忘记了为什么,只记得很漆黑的夜晚一样的颜色,痛苦到不能自已,像是整个人都被攥住了,无法动弹。我却从未真正去自杀过,有时看到锋利的刀片,会有割腕的遐想,还会在手腕上摩挲。但是,又因为很可笑的原因选择放弃――割腕和跳楼都太痛了。我可没办法断定哪一种会更痛,所以就此不了了之。
扯了一大堆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过是丰富对于自杀的感觉的认识。事实上,书中探索的关于自杀的理由,却是相当结构化和生活化的。或是因为亲密关系,又或者是因为权力游戏的斗争。泛泛来说,是围绕着过日子和面子展开的中国人对生命理解的图景。在中国农村中受了委屈赌气自杀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理解却困惑。尽管我无数次想过自杀,可我从未因为委屈而想要自杀。我一般会想着狠狠报复回去,却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性命。又或者说,周围的所谓道德伦理,只会激起我反抗的动力,只会令我厌倦,却不会让我绝望。这或许是因为这本书的自杀案例都是乡村里的故事,人情制成的网太密。而我,似乎更加关注我自身,就好像书中提及的周流一般,只会因为自己潦倒而自我毁灭。而在现在的时期里,我的未遂的自杀更像是个人对于生命的思索,更加个人,也因为物质的富足。
自杀率的异常才被看做值得关注的事情,但是何种自杀率能被看做是正常?死去和自杀是两种概念,对于自杀的普通人,挣扎在其中的普通人,我们究竟能怎么办?活着就比死去更好吗、未必,但是,对现实始终又眷念啊,还有那么多美好而丰富的东西,怎么不能为之努力呢?
这里的自杀,更像是一种宣泄口,一下子打开了,便引起群体的模仿。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要保持沉默?还是说,我们无法对抗其中存在的社会变迁带来的价值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