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记忆之五——诺肉孜节看叼羊赛马

2020-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俞文杰

每年的3月21日,是新疆少数民族一年一度的诺肉孜节(开春节),也是柯尔克孜族聚居的乌恰县举办大型传统民族比赛——叼羊、赛马的时节。一连几天,在以柯族史诗英雄玛纳斯坐骑命名的阿库拉传统体育竞技场内,叼羊,10公里、5公里、3公里赛马等赛事逐一上演。

3月24日中午,迎着已持续多日的沙尘天气,我们驱车来到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乌恰县。停车场已拥挤不堪,付了30元门票后,我们进入了体育场。观众席上几乎座无虚席,还不时爆发阵阵呐喊,平时可是难得一见如此多的“白毡帽”。

场内,叼羊比赛已经开始,主持人在用柯语实时解说,我们只听得懂 “阿合奇、阿合奇”,原来,是来自克州阿合奇县的两支队伍在角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叼羊,规则并不复杂,有些类似足球和篮球的混合,每队也分前锋、后卫,把羊扔进对方“篮筐”即得分。别看山羊的头和蹄已割掉,内脏也已去除。但为增加韧劲往往事先浸泡过,因此重量仍有13公斤左右,这对骑手的臂力是一种考验。

我们看的聚精会神,只见双方骑手们蜂拥而上,你争我抢,施展着各自的十八般武艺,一时尘烟四起。虽然场上只有10名骑手,但当他们从你身旁飞奔而过时,伴随着铿锵有力地马蹄声,心底不禁泛起一丝恐惧。不难想见,当古代成千上万的重装骑兵集体冲锋时是何等的震撼!

在叼羊中场修整间隙,10公里赛马即将举行。在洒水车绕场洒水的同时,骑手们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大部分骑手很年轻,有的才十三四岁,当然这也有助于减轻马的负重。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不知是对自己的马太过熟悉,还是过于自信,有的骑手只配了马缰马镫而没有马鞍,更厉害的就骑在光秃秃的马背上,这也导致比赛开始后的意外。

一同观看的哈力介绍说,这些马在赛前会让它长时间走路。由于这违背马奔跑的天性,因此一旦比赛开始,马会本能地脱缰而出,可以更快获得加速度。在裁判要求集合时,确实能发现有些马已蠢蠢欲动,骑手都有些控制不住。

匆忙间,比赛的号令响起。这时,一名没有马镫和马鞍的骑手在拥挤中跌落,头被马蹄踩了一下,顿时头破血流,倒地不起。医护人员紧急施救后抬上了救护车,骑马的工作人员迅速要求围观人员远离赛道。

看了比赛,才真正体会什么叫“路遥知马力”。几圈过后,一匹匹马因体力不支相继退赛。然而,有一匹白马一直遥遥领先,每跑一圈观众席都会发出一阵欢呼。最终,整个比赛仅用时11分钟,约等于时速55公里。听说这匹马在前一天的5公里比赛中也得了第一,有人当场出价13万收购未果,估计这下身价更是不菲。

激烈、刺激、精彩的场面把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两个多小时一晃而过,充分领略了柯尔克孜民俗竞技的魅力。只是在离开时,发现观众席上年轻的面孔不多,哈力也表示很少看到“00后”来这里观赛。希望这样有价值的民族精粹能发扬光大,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