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与热闹
和朋友相约在外面跑了一天,古语讲,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个互联网的年代,人们在网络的缝隙中穿梭,沟通更加方便,但真真假假也掺杂其中。你有技术,我有资源,要用终究得知道技术的好坏,酒香也怕巷子深。走出巷子,把自己推销出去。
熟悉的人,一个表情三五个字就懂你的意思;陌生的人,电话沟通,说的再好,终究是不如见一面,聊的痛快,说的透彻。
早就和一个网友相约见面,这样那样的原因拖了再拖,终于盼到朋友有空,一辆电动车载着两个人,十里地的路程,20分钟轻悠悠就可以到。
幽静的茶室内,三杯清茶摆在三个人面前,有清幽的热气从杯中升腾而起,三个人就以后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洽谈。
一个小时不长不短的谈判,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导航去,不必导航就回到小区。熟悉的路线,回来总感觉比去时要快许多。
“昨天刘妹旅游已经回来,我约她,咱们去坐一坐。”朋友安排着。
“好了,坐稳了,走起。”电动车再次启动奔赴老朋友刘妹的店面。
已经合作半年,虽然很少见面,但微信里大家已经是熟络的,不能再熟的老朋友。
“玩的怎么样啊?”亲切自然的招呼,在见面时问出口。
“原计划去北京,车票都已经订好,门票到位,可是突然降临的暴雨,火车停运,不得已改变行程,在承德避暑山庄和周边玩了几天。”刘妹一边招呼一边说,大家进店坐下。
“早就想和你们聊一聊,坐一坐,一直也没有找出时间。”
“我们也是,前段时间大家都太忙。”
“日子都要忙,忙起来才有意义。”
三个人你一句我一眼的,说着笑着,忙碌的日子,脚不沾地儿的生活,回忆起来幻化成满脸的笑容。
下一阶段如何安排,三个人一边说一边想,言语交流是思维的碰撞,为着同一个目标,三个人不约而同想到一起。
短时间的安排,长时间的合作,采用哪种形式,如何寻找资源,在两个小时内都作出妥妥的安排。
“晚上咱们姐仨去新开的西布莱克吃碗面,据说那里的小菜很适合女人的口味。”6点多,刘妹提议。
“不了,今天出来的时候,家里宝贝说晚上要吃饺子。答应的事儿,咱就得做到。”朋友淡然的说,眼神里流露出的是满满的母爱。
“当妈的都这样,我们也是两个宝贝说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波今天去上阅读课,还是在旅游期间和人家商量好的。咱出来玩儿,回去就该学习了,阅读课要开始了。人家口口声声的强调自己是班长,不用学都会。”
“玩儿是小孩子的天性,玩儿不够。”接着刘妹的话题聊着。
“好在回来,还是乖乖的去学了。”
“女孩子在这个年龄会更听话一些。”
“你们的宝贝都长大了,都很优秀我这老二还得好好培养。”
说着三个人分手约好,过段时间再见。
立秋过后,一辆电动车两个人在外面疯跑了一天。动起来,风就来了。走出去,机会就来了。
进门,爱人把饭做好,幸福的拿起筷子就吃。冲个热水澡,换上舒服干爽的居家服,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天的热闹都在此时的寂静中消化。
奔波的岁月才有意义,热闹与寂静的碰撞,更显家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