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民国第一畅销书作家的传奇人生
文/诸神的恩宠
说起中国言情小说,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台湾作家琼瑶。她的大名在华人世界无人不知,她的许多作品都伴随我们走过青春岁月,《六个梦》、《梅花烙》、《还珠格格》是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但如果给中国言情小说作家排名,琼瑶至多只能排第二。那第一名又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恨水百味》的主人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
《恨水百味》的作者芮立祥,是张恨水研究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张恨水论文集》等。值得一提的是,芮立祥是张恨水的老乡,两人都是安徽潜山人。
那么,张恨水到底是怎样从普通人一步步成为民国第一畅销书作家的呢?
一、文学大家的人生轨迹
青年张恨水在中国,小说自古以来就不受重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才子佳人情爱为主题的言情风格小说迅速风靡全中国。“张恨水”这个名字,是中国各大报纸副刊上的常客。哪家报纸连载他的小说,那就意味着那家报纸将要赚得盆满钵满了。他的多部小说在当时都成为了现象级大IP,无论是体面的公司职员还是街头的人力车夫都能说出一两部张恨水的作品。连老舍先生都曾说:“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那么,张恨水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又名张芳松,“恨水”这个笔名源于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中的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之所以选这两个字做笔名,是想时刻提醒自己:韶华易逝,珍惜光阴。
1895年5月18日,张恨水生于安徽潜山一个武术世家。祖父张兆甲曾在曾国藩麾下服役,后来升为广信府协镇都督。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旅长。过去香港功夫片里,常有“筷子夹苍蝇”的特写镜头,他祖父就会这种绝技。他父亲张联钰也是习武之人。受家庭环境熏陶,张恨水从小对武侠世界充满向往,《三国演义》、《残唐演义》等书不知被他翻过多少遍。13岁时他写出了第一篇武侠小说。
张恨水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近代风起云涌的时代。在洋务运动影响下,15岁的张恨水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利落地剪掉了辫子。从那以后,他开始大量阅读外国小说。
1912年,江西省想派一批学生去海外留学。听到这个消息,张恨水兴奋极了,他马上开始筹备留学事宜,不幸的是,那年秋天张联钰患重病死了,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张恨水的留学梦也变成了肥皂泡。
张恨水的书法1919年,经人举荐,24岁的张恨水当上了《皖江日报》总编辑,正式开启了他的文学生涯。1924年,张恨水和朋友创办了《世界日报》,随后他的处女作《春明外史》开始在《世界日报》上连载,并大获成功。1927年2月,张恨水的另一部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也开始在《世界日报》上连载,同样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年10月,张恨水晋升为《世界日报》总编辑。一年后,张学良准备创办《新民晚报》,他郑重邀请张恨水在该报上连载小说,张恨水欣然同意,于是就有了《春明新史》。从此之后,张恨水的写作呈现井喷之势,他一路写啊写,用文字垒起了一座金字塔。文字不仅给了他巨大的成就感,也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张恨水是家中长子,底下有五个弟妹。他用一支笔养活了一大家人,还帮助弟妹们成家立业。1931年夏,张恨水四弟张牧野和朋友创办了北平华北美术专科学校。张牧野找张恨水帮忙,想让他出任校董一职。张恨水童年最大的梦想是当画家,一听到这个事,他觉得这正是自己圆梦的好机会。于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学校拉赞助、请名师、招学生,忙得不亦乐乎。1931年9月1日,北华美专正式开学。“9.18”事变之前,学校经费入不敷出,张恨水就拿出自己的一大笔稿费支援学校运营,化解了学校的财务危机。后来,他被推举为校董事长兼校长。
这所学校教师阵容强大,许多老师都是大咖级别,比如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张恨水每周给学生们上古典诗词课和小说创作课,每次他上课教室内外都人满为患。张学良、梅兰芳、老舍等名人都与张恨水有过交往。1937年北平沦陷前夜,学校被迫关闭了。
1946年,张恨水用稿费在北平买下一座大宅子。随后他将剩余的10两黄金汇入老朋友王锡恒的大中银行里。万万没想到,三年后王锡恒竟带着那10两黄金逃去了台湾,张恨水像吃了一闷棍,他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信赖的好友竟然坑了他。
屋漏偏逢连夜雨,1949年3月《新民报》炒了张恨水的鱿鱼。这份报是张恨水一手创办的,凝聚了他的大量心血,如今却落得被扫地出门的下场,搁在谁身上都受不了,果然,没多久张恨水就中风了。第二年,张家卖掉了大宅子,搬到了大杂院居住。
毛泽东接见张恨水等文化界代表1966年,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一大批文化大家被相继打倒。在有关部门保护下,张恨水没有受到太大冲击。1967年,72岁的张恨水突发脑溢血,在忧愤交加中与世长辞。
张恨水的文学造诣很高,他提高了通俗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多人把张恨水归为鸳鸯蝴蝶派。然而张恨水自己并不这么看,他只承认早期作品受过鸳鸯蝴蝶派的影响。
鸳鸯蝴蝶派小说事实上,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张恨水的小说就会发现,他的小说和鸳鸯蝴蝶派确实有本质不同。无论是表现上层社会的《金粉世家》还是底层生活的《啼笑姻缘》,他的小说里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而批判现实,才是张恨水小说的精髓所在。
简单梳理一下张恨水的文学创作之路,许多人都会为他的才华惊叹不已。
《春明外史》1924年,处女作《春明外史》为张恨水带来了巨大荣耀,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
《啼笑因缘》1930年《啼笑姻缘》发表后,引发了轰动效应。《啼笑因缘》讲的是青年学生樊家树与三名女孩的多角恋故事,从这部小说里,我们能看到当时军阀统治的黑暗和底层人民的善良。迄今为止,这部小说已经被14次搬上了银幕。
电视剧《金粉世家》写于1932年的小说《金粉世家》,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小说以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爱史为主线,以豪门兴衰为辅线,编织出一幅民国生活长卷。这部小说让张恨水的写作生涯如日中天。
《夜深沉》1936年,《夜深沉》发表,这是张恨水的又一部扛鼎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三十年代老北京底层民众的生活和情感,男女主人公有缘无分的情感结局,吊足了读者们的胃口。“夜深沉”一语双关,既暗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也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状。
你若以为张恨水只会写风花雪月,那就大多特错了。事实上,张恨水的写作题材很广泛,他写过抗战小说《巷战之夜》,写过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小说《大江东去》,还写过历史小说《水浒新传》等。史学大家陈寅恪就曾对《水浒新传》大加赞赏,说它有着深刻的平民意识,越读越有味道。
张恨水写作有“三绝”。一绝是,他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同时撰写七部长篇小说;二绝是,他写作从不打草稿,一挥而就很少涂改;三绝是他精通诗歌词赋,小说里经常穿插他的大量诗词,这极大提升了小说的艺术性。
由于历史原因,解放后张恨水的作品被尘封多年,直到八十年代才逐渐重回大众视野。剧作家吴祖光说:“张恨水的奇才奇能,可能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说:“研究20世纪小说,再不可忽视张恨水了……张恨水终结了一个时代。”
张恨水张恨水极富生活情趣。他爱养花,对各种花卉都有研究;他喜画画,在赈灾书画义卖活动上,他的菊花图被拍卖了20万,巨款全部捐出,一时成为京城美谈;他好收藏,常逛古玩店和旧书摊。一次,他在旧书摊上看到一部《四库备要》,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掏20两黄金买下了这套书,连卖主都觉得不可思议;他痴迷京剧,时常在家自弹自唱折子戏。他曾说,自己这辈子一大遗憾是没看过谭鑫培的戏,而最得意的事,就是看过梅兰芳和杨小楼联袂主演的大戏。当初为看梅老板这出戏,张恨水掏出身上仅存的一块钱买了戏票,狠狠过了把戏瘾。
二、 风流才子的爱情传奇
爱情传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男子三妻四妾是正常现象。才情出众的张恨水先后娶过三位夫人。
张恨水18岁时,母亲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张恨水对包办婚姻很反感,但母亲说新娘子既漂亮又贤惠,他就动心了。谁知结婚当天女方家使了调包计,让姿色平平的大女儿代替了相亲时美丽秀气小女儿。入洞房后,张恨水发现了真相,倍感屈辱,当夜就逃婚了。张恨水母亲发动全族人去找他,五天后,在后山附近找到了他,把他硬拉回了家。眼见生米已成熟饭,在母亲的劝说下,张恨水勉强接受了农家姑娘徐文淑。
二十年代初,为谋求发展,张恨水只身来到北平,做了北漂一族。为赚钱,他一口气接下京沪两地五六份报纸的撰稿工作,最忙时一天要工作15个小时,繁重的工作快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此时他30岁出头,高强度的北漂生活让他很渴望家庭的温暖。他曾写过一首诗来抒发那时的寂寥心情:“宣南车马逐京尘,除夕无家著此身,行近通衢时小立,独衔烟草看行人。”
当时,北平有一种机构叫习艺所,是专门收留流浪妇女的慈善机构,还兼有婚姻介绍所的功能。1924年的一天,精神苦闷的张恨水来到习艺所,挑中了一个姓胡的姑娘,这位叫胡招娣的女子就成了他的第二任夫人。后来张恨水给她改名叫胡秋霞。胡秋霞善良率直,对张恨水情深意重。
1931年,在一次赈灾义演活动中,张恨水邂逅了17岁的女青年周淑云。当时,张恨水早已红透全国,并成为了文青偶像。周淑云一见张恨水,就表达了仰慕之情,她还主动向张恨水求爱。张恨水不想骗婚,就将家里的实情告诉了周淑云,周淑云表示不在乎。就这样,张恨水背着家人偷偷娶了周淑云。
张恨水和周南周淑云年轻貌美,有文化懂京剧善交际,还烧得一手好菜,可谓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张恨水很喜欢她,他取《诗经·国风》里周南之雅致的意思,给她改名周南。
胡秋霞知道了这件事后大闹了一场,坚决要求离婚。张恨水安抚了她一番之后,接着又和周南过小日子去了。从此之后,胡秋霞自暴自弃,开始常年酗酒,整个人算是毁了。不得不说,在对胡秋霞的态度上,张恨水可说是渣男一枚了。
在这三位夫人里,张恨水最爱的是周南。1949年6月,张恨水中风之后,为给他治病,周南卖掉了大宅子,搬进了大杂院。虽然居住环境变差了,但周南仍像以前一样全心全意照顾张恨水的饮食起居。等张恨水病情好转时,周南却被查出了癌症。1959年10月,年仅44岁的周南去世,张恨水把她安葬在八宝山,亲立墓碑,以示哀悼。周南去世后,张恨水写了很多怀念她的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对镜秋霜太瘦生,纳凉细想别离情;四更眉月窥窗久,不觉思人坐到明。”
张恨水和三任太太共育有七子六女。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他都很关爱孩子们,但他从不干涉他们的爱好、婚恋和工作。他总是平等地和儿女交流,有时还会他们一起吟诗作对,探讨诗歌。后来,这些孩子们也都各有所成。
三、旧式文人的铮铮风骨
梅花风骨张恨水是无党派人士,一生坚守文人风骨,对权贵从不谄媚,腰杆子挺得很直。
民国时期,张学良曾三次邀请张恨水做官,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当时,张学良派人拿聘书和人参到张家,张恨水只收下了人参,却回绝了聘书。他还嘱咐妻子给送信士兵20块大洋做小费。他的人品由此可见一斑。
蒋介石当上总统后,也曾向张恨水抛出橄榄枝,力邀他担任劳动部部长。没想到蒋委员长也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张恨水也是很不给面子地一口回绝了。
1942年,陈独秀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没有人敢公然悼念陈独秀。张恨水偏不信这个邪,他在报纸上发表了悼念陈独秀的文章,又写了诗歌《吊陈独秀》,深切地缅怀了这位同乡。
日本侵华期间,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世也成了张恨水的粉丝,这个人阴险毒辣之极。有一天,他派人打着中日亲善的幌子,拿着张恨水的书上张家求签名。张恨水接过书没签名,反而把新书《啼笑姻缘续集》拿出来,签上名递给了来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在《啼笑姻缘续集》里,张恨水写了东北义勇军抗日的故事。他想用这种方式来狠狠地羞辱土肥原贤二。
解放初期,举国上下开展了数次运动,许多文化名人都被打倒,也有不少人为求自保而见风使舵,丧失了做人的底线。面对着大字报和高音喇叭,张恨水给自己立了三条规矩:不告密、不揭发、不落井下石。
晚年张恨水五十年代中期,文艺界掀起了对俞平伯和胡风的批判运动,张恨水从没参与过一次。眼见政治气氛越来越紧张,家人也快扛不住了,妻子劝他也跟风写点材料,好给上面一个交代。可张恨水说,他实在想不通那些被打倒的作家们做错了什么。末了,他楞是一个字没写。张恨水就是要用沉默的方式来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
张恨水雕像张恨水一生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他看过溥仪退位,见过军阀混战,也经历过山呼海啸般的疯狂场面。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年代里,张恨水用文字记录下大时代里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为我们今天探寻民国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最鲜活的资料。仅就这一点,他就值得今人缅怀。
写于201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