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学者,贵在知行合一,终能融会贯通
致学者,贵在知行合一,终能融会贯通
致学者,贵在知行合一,终能融会贯通。
人生的学问可以说是永无止境。为学者,从无知到顿开茅塞,再到一通百通,终能融会贯通。而最终融会贯通,还需要永不松懈的坚持以一如既往的精神不断地继续丰富自己的知识,以求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正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的初衷所在。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致学者,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之时,“勤为径”将成为一种自觉,而“苦作舟”将能体会到苦中有甜,甜入五脏。那将是一种为学者最自豪和人生最享受的至高境界。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绝非易事。就算是“勤为径”的耕耘在书山中,就算是“苦作舟”的忙碌于学海中,如果没有睿智的思想,健全的性格,崇高的信念,坚定的意志,高尚的道德。。。等等优秀的素质集于一身,也只能落得个一生辛苦劳累的奔波于学问的底层,难以攀登学问与境界的高峰。人们也许认为“睿智”多半是由天分决定的,其实不然。所谓“睿智”,睿则思无所不通。表面上看睿智是由头脑决定的,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睿智的是他的性格、信念、意志和道德。这些看似与头脑和心智无关的东西,却是一个人能否攀登学问高峰的最根本保障。记得自己还是一个读小学的孩童时,老师就多次在课堂上为我们讲那些在学问上、科学上有所建树的世界名人平凡而伟大的成就。我记忆最深的要数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他的那句名言影响了我的一生:“天才是一分的天份加九十九分的勤奋。”为什么这句话最应该告诉每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因为一分的天份几乎是所有人都拥有的,然而人生成就的不同都取决于你是否付出了“九十九分的勤奋”。我相信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付出这“九十九分的勤奋”,那么每一个人都将是成功的,每一个人都将是睿智的。所谓“睿智”不是指一个人的智商有多么的超群,不是指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有多么的出类拔萃,而是他在做学问的时候始终不移的抱有崇高的信念,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有坚定的意志,当遇到学问与思想道德有冲突的时候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在为人的性格方面健全并且没有偏颇之短板,唯有这样的人才能说是真正“睿智”的。这样的人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终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