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文字(第2辑)
033 山中寄友人
菊在闲篱下,松居静院中。
禅心何处去,岁月已成空。
034 遥寄相思
柳岸长亭在,帆舟过往来。
江中东逝水,是否到琴台?
035 贺新郎•岁月随风去
岁月随风去。望苍山、烟波浩渺,泪留痕处。挥不去浮云别馆,一叶舟帆静渡。浪乍起、轻风几许。吊影孤身杨柳下,在江边、心向何人诉?独咏叹,暗中语。
三年一梦临江渚。恨别离、情深更苦,怜宵空度。欲上九天摘星月,无奈今昔浓雾。想醉后、灯前狂舞。多少桃花和人面,细思量、总是为尘土。风又过,听声橹。
036 读钱穆的文章所想到的
前日,曾读过钱穆的《历史上之人与事与理》,文章中有一句话很让人深思,这段话是:“历史只是一种人事记载,人事背后必然有一“天理”寓在其中,但不能只有天理无人事。天理只能限制人事,规范人事。只有“人事”可以表显天理,领导天理。”
说到历史,你愿意穿越到中国的哪一个朝代?关于这个问题,曾有一个美国的专家小组向上海的中学生们提问过,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唐朝”,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在国外的华人聚居地为什么都取名为唐人街。有人说:心中缺什么,就会想要什么。这也符合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海外的华人没有给自己居住地取名为汉人街、宋人街,相比二者,也许是感觉唐朝对自己这个族群更伟大一些,因为只有唐朝是万邦来贺,只有唐朝是我族不受外族之虐,活的昂首挺胸。就连那个一路西天取经的和尚,逢人便说:“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他只要报一下大唐的名号,就会有吃有喝有美女,还可以和各国的国王谈笑风生,大摆龙门,并被对方口口称呼为圣僧。这真的应了“国富则民强”呵!
记得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我想,汤因比在讲这句话时一定是单指北宋,对于南宋,那是大汉民族历史最悲痛最哀伤的时刻,准确地说,南宋之后再无中国了。如今所说的中国,已不是原来的大汉民族之中国了,经过元、清两朝异族人有意识地雕刻和重塑,以及一百多年来西方文明之血雨腥风的洗礼,大汉民族的精神内核早已经所剩无及。人们说:“宋朝之后无中国,明代之后无华夏。”前一句是符合历史的,后一句则是不符合历史,因为历史的大汉民族的中国确实没有了,但现在的中国是华夏,华夏之火种未灭,它还依然存在。
从世界历史的比较角度来说,上一个一千年的中国,北宋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这个超级大国末期的内乱,我们从小说《水浒》之中可以窥见一斑。历史王朝的更替,许多都是从内忧开始的,当内忧达到一定程度,外患才会有机会使其发生质变,进而改朝换代。如果没有明末内忧,满族人就没有机会闯进山海关。如果没有清末内忧,日本人就没有机会占东北占华北,进而要我们亡国亡种。内忧外患,在以往的中国历史上,是可以成为一个王朝或民族灭亡的重要根由。
前些日子,我在微信中发了一篇《过秦论》和四篇《六国论》,被我在人大教书的学哥全部转到他的学生群里,要求他的学生们学习这些文章后去写期中的作业,主题是论治平之道。其实,历史只有过去,从来就没有未来,历史的未来就是现在。小到一个人、一个企业,大到一个王朝、一个国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皆是一个个现在人事的累积而成就未来发展的历史,只是时间跨度的长短不同而已。我认为,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善于居安思危,只有通过明内忧、知外患,才会寻找到治平之道。这就是我读钱穆这篇文章所想到的理。
037 最短的诗
今夜读顾城的诗,我记得他有一首很短的诗,只有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就是《一代人》,它也是中国现代诗的经典之作。
28年前,我曾读过一本外国诗歌大全,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也写过一首很短的诗,这首诗是《在地铁车站》。“人群中的脸庞幽灵般隐现/湿漉漉,黑色树枝的花瓣”,这首意象派诗歌也是只有两行。庞德自己曾在1916年写道:“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 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的儿童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我感受的文字,我找不出我认为能与之相称的、或者像那种突发情感那么可爱的文字。那个晚上我还在继续努力寻找的时候,忽然我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并不是说我找到了一些文字,而是出现了一个方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是一个叠加形式,即一个概念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我发现这对我摆脱那次在地铁的情感所造成的困境很有用。我写了一首30行的诗,然后销毁了,6个月后,我写了一首比那首更短的。”由此可见,经典短诗所表现出来的美,其实并不简单。
还有一种诗是规模性的短诗,这种诗就是日本的俳句,在我读的那本外国诗歌大全中也有介绍。俳句是日本古典短诗,它由中国古代汉诗的绝句这种诗歌形式经过日本化发展起来的。日本俳句大都清雅或哲思,在此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松尾芭蕉写的“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和“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与谢芜村写的“蔷薇开处处,想起当年故乡路。”和“牵牛花,一朵深渊色。”以及,小林一茶写的“我们在世上,边看繁华,边朝地狱走去。”
在中国古代,也有一首很短的诗,是我读过的古诗中最短的,只有8个字,这首诗是《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先秦《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按照先秦时期的诗歌风格,都是以口头创作为主,节奏感很强,文字也简短,这首《弹歌》完全符合标准。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弹歌》所描绘的是人们狩猎时的场景,基本概括出了从制作打猎的工具到集体狩猎的过程。再从诗的内容看,虽然这首诗非常短,但作者用“断、续、飞、逐”这四个动词带起了全诗的节奏,同时也把打猎的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其构思是很巧妙的。
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要说世上最短的诗,也只能是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创作的《生活》了,这首短诗的文字没有超过它的题目,只有一个字,诗句是: 网。
038 父亲如斯说
像一扇欧式的窗,女儿,我是你的家。
是你的依恋,是你背靠躺椅休憩的阳台。
我一生追求幸福与安宁,人在路上,而心灵却依然似森林之中轻音低唱的溪水,清澈的眼睛永远注视着远方,从未停歇。
爱我的人很多,其中有你。我选择了一个不起眼的职业,但很充实。
渐行渐老的我一直迎接挑战,目的是寻找那一片坐看云起的地方。山与水,峰与谷,其实一样风光秀美。
女儿,你要记住,在街的拐角,有一处盛开鲜花的阳台,那窗的后面永远都是你的家。
039 在别离的时候
在别离的时候
沉默,也是一种表述
泪痕的下面
是紧握的眷顾
如埋葬泥土中的秦俑
守护着
心底的痛哭
040 霜降
今日秋霜降,梧桐尽玉妆。
长街明气节,傲骨对苍凉。
041 沁园春
大地春归,燕子飞来,绿染路边。看园中老树,梦红醉紫,亭前新杏,斗色争妍。对酒楼台,当歌琴曲,月卧江中独自眠。光阴去、叹落花流水,岁月如烟。
知音难觅人间,可堪怜、吾心何处言。幸山青水绿,花香竹翠,曲折幽径,横断苍峦。柱杖阶石,胸怀取舍,何惧它山高路难。望眼处、有千年古刹,天淡云闲。
042 十六字令•芳
芳。
冬日梅花丽影香。
天寒处,韵在雪中央。
043 从木桶中所想到的
我们都见过木桶,也知道有一个木桶效应。所谓“木桶效应”,就是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是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据此,我们可导出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个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如果木桶盛装的不是水,而是幸福和快乐,那么又会怎样呢?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此足者,为够也。知道够了,知道可以了,人就会满意,就会快乐。人的欲望也如木桶,一个人如果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子和长板子,他认为自己盛装的幸福和快乐达到短板子的位置就行了,这样的人就是知足,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因为他了解自己,不去强求。
无论在企业管理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我们都要清楚长板子和短板子,要努力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044 从《含泪活着》所想到的
八年前我就看过纪录片《含泪活着》,今日重看一遍,感悟更深,深的不是自己也有类似的生活体验,更多的是突破生活的感悟而走向非个人生活的思考。
纪录片中上海丁尚彪一家的经历有悲的一面,正是这个悲打动了人心,也让观者流泪,但其中没有惨,如果有惨,也就没有了感动,那么留给人的只有叹息和警示而已。
做为一个家庭,在社会中也是一个组织形态,但这个组织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才行,否则,就会导致错误的对待。其实,无论何种组织,都是为目标存在的,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比如《含泪活着》的丁尚彪一家,无论丈夫、妻子和女儿,都是为让自己的这个家庭走向幸福的生活而奋斗,正是因为他们实现了这个目标,其奋斗过程的悲才打动了人心。从组织的属性上来讲,家庭是属于正式组织,它有计划、有战略、有经营,这一点从丁尚彪一家含泪活着的过程都有体现。但是,从管理角度上来讲,家庭也是非正式组织管理,所以,回到家里只能讲情感、爱好和兴趣,而不要去讲责任、目标和权力,在家庭这个组织内,人与人之间是奉献的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不是合作的关系,这一点是有别于其它组织形态的。
通过看《含泪活着》这个纪录片,我想到的是:丁尚彪的悲是悲在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而真心奉献上面,为此他奉献了自己的年华和艰辛。
045 说围猎
我们知道最近的帝王围猎是清朝的,其中有名的是康熙帝,1681年,他建立了木兰围场这个清代皇家猎苑。从清代康熙到嘉庆的140多年里,在这里总共举行了木兰秋狝105次。
所谓“木兰”,本系满语,汉语之意为“哨鹿”,亦即捕鹿。一般情况下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间进行,故又称“秋狝”。古代称秋天打猎为狝,春天打猎为搜,夏天打猎为苗,冬天打猎为狩。尽管不同时节的打猎有不同的叫法,但其实质都是一个一一猎杀动物!
我曾对一位朋友说,我们搞市场营销时就似围猎一般,要跑马圈地,要激发市场需求,更要有策略地分析形势,设定好正确的出击方向和地点。同时也要细分市场,哪些是你要获得的,哪些是你要暂时放弃的,这一点必须清楚。不是所有的都要获取,有的不是你的,或者从道义上,不是你应该取得的,这正如春天时节打猎,带崽的母鹿是不应该打的。赚钱也是如此,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挣,有的钱是挣不得的。
有时候,人生也如围猎。一个人会有许多欲望,有的欲望叫梦想,有的欲望叫理想,也有的欲望叫希望,更有的是贪婪和痴心妄想。你的一生都是在跑马圈地,在围猎其中的欲望。有的人围猎时心安理得、身心娱乐,而有的人却备受煎熬,这种煎熬,或来自生活,或来自道德,还有的是来自于情感。
一个人的围猎是打猎,顶多让几条猎犬来帮忙,他是孤独的、辛苦的,猎物虽然不会很多,但也会自得其乐。一个团队的围猎是一场真正的围猎,要讲究分工协作,谁是跑马圈地的,谁在伏击的弧顶,谁又在伏击弧圈的两翼,获得的猎物又如何分配,团队之中是否存在王者,尽管很麻烦,但都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所以,围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人生的猎场上,有的时候我们是围猎的人,有的时候也是别人的猎物。成为别人的猎物未必都是坏的事情,比如,你成为了爱情的猎物。
046 采桑子•题友人美篇
去年春日红颜照,翩若惊鸿。往事如风,不道园中一放翁。
今朝有酒君须醉,雁去楼空。芳影行踪,已在人家锦字中。
047 从“尽人事以听天命”说起
女儿在加拿大留学,她在自己的QQ空间上写到:“尽人事,听天命。尽力做每件事,问心无愧,运气由天定。”看到了这一段话后,我想了很多,于是对女儿说: “一个人,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应该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去品味。当失败来临的时候,也不要伤害自己,只要永不放弃,终究会跑到终点。最后跑到终点的长跑者,同样也会赢得人们尊重的掌声。在人生的马拉松中是没有金牌之说的,而只有成功到达终点的喜悦和心慰。”
其实,“尽人事,听天命”这句话是语出李汝珍的《镜花缘》第六回“尽人事以听天命”,也可以解释为“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客观规律的。”这句话也与我经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差不多。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很特别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之一,那就是万事讲究一个度。无论是做事,还是说事,都是“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过与不足都不好,持中庸之道,凡是合理就行,而合理又没有具体的标准,一切全凭自己的修行。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死亡,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所以说,自己的人生好与不好,看似或取决于个人奋斗,或由天注定,其实说到底,每个人的生活,无论苦涩,无论快乐,都是自作自受。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也许就是古人常说的“因果”吧。
“天道忌满,人道忌全”,无论职业生涯也好,还是为家过日子,都不可求全。过于求全,则累人累己,搞不好还要走向希望的反面去了。我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人生应当有目标,但不可过于求美、求全。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如自己所愿,即使你尽力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甚至还会面对失败。所以,失败对于年青人来说是有意义的,如果人生总是要有失败,那么就要让失败早一点来,因为自己年青,还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即使你已不再年轻,只要是尽力了,那么面对失败的时候,也可以对自己说“行到水穷,坐看云起”。
以上的话是我想对女儿说的。其实,生活二字就是:“生”是迎送岁月的往来;““活”是品味人生的浪花。
048 远方的人生
记得曾经有人说: 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这句话对我来说不太适合,我的生活总是在远方,而且越走越远,如果天空上有路,我也会从天际之处走上去。
我向往远方,不是因为厌倦眼前,或许只有历尽世事的人,才会明白。眼前拥有的应该珍惜,而心中如果没有了远方,近处的也会渐渐地变得苍白。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更喜欢明天的自己,尽管我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但相信会比今天更美,并且会有一天,我能忘却岁月的流逝和沧桑,行到水尽之处,坐看云起。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希望,要不是精神的,要不是物质的,有的还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不论是怎样的希望,如果你不向远方而去,希望终会沦为空想。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世上的背包客,只要没有到达终点,就应该微笑前行,因为人生的希望总是在远方。
049说愿景
愿景这个词在汉语辞典里是原来没有的,我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加入外企时听到这个词的,那时愿景只与企业合在一起,称为企业愿景。
愿景,顾名思义,是指心愿看见的景色。如果人生是一次旅行,我们是希望能够看到最美的风景,而无限风光却总是在险峰。所以,要达到愿景,没有付出是不行的。无论企业愿景,还是个人愿景,都是如此。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也是一个愿景,是一个社会愿景,这个愿景需要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同样的,这个愿景也需要败类的头颅和人生,对此我们要讲历史,因为历史总是曲折前行。
其实,在企业愿景和个人愿景中也是需要奉献的。彼得•圣吉博士曾在《第五项修炼》中引用基佛的话: “奉献是形容一种境界,不仅只是投入,而且心中觉得必须为愿景的实现负完全责任”。如果一个群体、团队或者个人没有担当责任的奉献,那么他们的愿景是很难实现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当中的肯字就是人们的奉献精神,也就是愿力,即,为了实现愿景而投入或付出的使命感的强烈程度。愿力越大,就越有可能达到愿景。
没有使命感的愿景,那是水中花、镜中月,人们要达到愿景,心中必须要有使命感。麦当劳说:“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上服务最快、最好的餐厅。”福特汽车当年说:“让每个美国人都能拥有汽车。”所以,做事要达到一个美好的结果,就需要有一个美丽的使命,没有美丽的使命,又怎么能够有美丽的愿景实现?
世上的愿景有很多,无论社会、企业、个人,美丽的愿景都需要从美丽的心灵开始。
050 扬州慢•登泰山
五岳名山,碧霞祠处,天街漫步迎风。过云烟千里,不见草青青。临绝顶、阶石去后,几峦苍翠,欲试争锋。又有云雾起,风寒吹皱山城。
杜郎诗叹,到如今、读罢犹惊。纵鬼斧神工,飞来笔好,怎抒豪情?观鲁碣石仍在,多少人、静默无声。想夫子曾经,苍茫四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