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侠,一个货真价实的超级英雄

2017-01-08  本文已影响33人  不存在日报

编者按:扫雷(windows mineweeper)这个游戏对于所有windows 系统的用户想必都不会陌生。蓝色的1,绿色的2,鲜红的3、深蓝的4。鼠标上下翻飞,开拓一片片区域,插上安全的小旗。一步算错或猜错也没关系,点一下那个笑脸,一切从头来过。

真实的地雷区,则完全是另外一番图景。人性的险恶与狡诈,在脚下几十公分深处高度富集。一亿一千万个恶魔在大地下狞笑,每22分钟,即有一个无辜者丧命于此。

他说,我的梦想,是清除世界上所有的地雷。他用你随便在电商就能买到的无人机、探测器、GoPro 摄像头,捆在一起制造排雷无人机。意外地,他当了一次装置艺术家,但他还是希望去那些最危险的旧战场、边境与无人区,进行清除地雷的工作。而他的工作,正在切切实实地在改变这个还不够好的世界。

Massoud Hassani,打算清除世界上所有地雷的人,信息时代实打实的超级英雄。

🌏

这世界还不够好

一觉醒来。你在枕边摸到了眼镜和iPhone,让Siri 点亮了屋顶的柔光灯。你走下床,扫地机器人知趣儿地走了个弧线避开你。电动牙刷嗡嗡震颤,恒温马桶垫温热亲肤。打个哈欠,伸个懒腰,一个无所事事的周六该如何度过?敲门声响起,快递小哥送来了你苦等三天的新玩具——四旋翼无人机静静躺在发泡层包裹的纸箱里。

突然,穹顶的阳光刺入你的双眼。环顾四周,你站在一片沙石戈壁中。蒸腾的热浪让远处的铁丝网像插在水下一般轻微变形,一面黑色的三角旗插在旁边,旗子上面白色的骷髅向你狞笑。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也知道任何随机的一步,绊发式防步兵地雷就会把你那条不走运的腿炸出30米远。

上面说的舒适与残酷,都是今天这个世界的,真实的生活状况。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以地雷为主,包括炮弹、手榴弹、迫击炮弹、火箭弹和导弹的未爆炸弹药合计约一亿一千万枚。平均每22分钟,全世界即有一人死于此类爆炸。每年,约有15000至20000人死于地雷爆炸。地雷的受害者基本是非战斗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儿童与老人。


▲ M18 阔刀地雷,内含700颗钢珠的压缩地狱。(图源:militaryfactory.com)

大量战争片中,都有对于地雷战术和地雷区的描述。2016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丹麦电影《地雷区》(Under sandet)则讲述了更为惨烈的排雷历史。为了防止盟军登陆,德军在丹麦西海岸埋下了超过150万枚地雷。战后,大批德军战俘被迫进行危险的排雷工作,一寸一寸地用生命清除沙土下危险的爆炸物。最终,2000多名参加排雷工作的士兵,付出了半数伤亡的巨大代价。

▲ 《地雷区》(Under sandet)剧照

在《三体》系列小说类似前传的《球状闪电》里,亦有此类情节:

“是一枚防步兵雷,结构很简单:下面的一节装炸药,上面那节装触发引信,那音信实际上就是一根很小的柔性撞针和一段橡皮筋。竹子被踩后发生变形,撞针就弹下来了。……一般炸不死人的,但炸掉半只脚或一条小腿是没问题的,在对敌方争斗力的削减上,这种致伤武器比致死武器效率更高。”

而《球状闪电》中另一段关于女主角林云研发的“液体地雷”的故事中,提及了她反对中国加入“国际反地雷公约”。而实际上,中国从至今仍然不是俗称“国际反雷公约”的《渥太华公约》缔约国。而在中国境内,目前埋设有1000万颗未爆炸的地雷和其他类型弹药,数量在埃及、伊朗、阿富汗和安哥拉之后,位列第五。


▲ 世界上其它主要雷区(图源:all3dp.com)

所以说,这个世界还不够好。

💥

有人称他为“爆炸艺术家

半长的卷发,身材中等偏瘦,中亚面孔、衬衫+牛仔裤的常规装束。从各个角度看起来Massoud Hassani 都不像个超级英雄。这种面孔,扔到硅谷任何一条街上,大家都会以为他是一位亚裔ITer。

▲ Massoud Hassani 和他的Mine Kafon(图源:blogspot)

GIC2016(全球创新者大会)上,Massoud Hassani 有了20分钟左右的发言。其余时间,他穿着轻型羽绒,在有点儿冷的大厅里缩在角落的椅子上,和记者、观众坐在一起静静地听。在好莱坞知名导演、时尚集团执行总裁、全球知名设计师、NASA 高级顾问、奇点大学讲师这样的嘉宾阵容里,Hassani 先生有点儿不起眼。

Massoud Hassani 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就是《追风筝的人》故事发生的地方),十几岁离开战乱的阿富汗,与一群走私犯漂泊异乡。在巴基斯坦、俄罗斯短暂驻留后,最终到了荷兰,在当地接受了教育,并成为了一名设计师。

“我的英语不太好。”这个超级英雄还有点儿害羞。他的普什图口音还是和我第一次看到他的TED 讲座时候一样重。好在我的英语充满了朝阳群众的口音,于是我们俩像俩傻子一样连说带比划。

▲ 外形萌炸又颇具科幻感的Mine Kafon,像个天外来客一般(图源:Kickstarter)

让Hassani 先生出名的第一版排雷项目,其实是他的毕业设计。“我尝试了很多专业,但最终都放弃了。我发现我最大的兴趣还是在画图和设计上。”在一次采访中他表示,“在阿富汗,小孩子们有一种玩具叫Kafon,用很多细棍插在一个圆心上成一个球体,它就可以像风滚草一样在地上跑起来。我在学校里做了一个小球,并和我的老师开玩笑说,可以把它扔到阿富汗趟地雷。我的导师觉得这个玩笑很有趣,这启发了我做后面一系列的设计。”

▲ 踩中地雷被炸碎的Mine Kafon,好心疼!(图源:Minekafon.org)

Mine Kafon 用一种与Massoud Hassani 设计初衷不同的方式,让他成名了——这个“行走的大球”外形超级科幻,结构简单充满几何美感,行走起来蠢萌蠢萌的,像一个浑圆的、喝了半斤二锅头的基本粒子。因此,人们更乐于欣赏它作为艺术品的价值。在做了几个Kafon 之后,其中一个被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拿去展出。MassoudHassani 有点儿懵逼——一夜之间,他从一个改良玩具交毕业设计的移民学生,变成了现代派艺术家。

“Kafon 被放进了博物馆里,它属于那里。”在采访中,Hassani 先生表示了自己对Kafon 的实际看法,“其实Kafon 更大的价值在于理念的展示——告诉都市人,世界上还有许多人的生命严重受到地雷的威胁。告诉他们我在做这项工作。这样,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来进行实际的排雷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我们总共只做了七八个Kafon,它也没有排除过真正的地雷,只是做过一些演示。”

▲ 静静地待在MOMA一角的Kafon(图源:2014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Photograph: Jonathan Muzikar)

先抛出原型产品吸引关注和投资,之后开展实际工作,这和IT创业者的思路很像嘛。“人们都很喜欢Kafon 这个大家伙。我每天都能收到世界各地的问候邮件,很多人自制了Kafon, 发视频给我。在荷兰和日本,中学老师把我的项目介绍给学生,让他们给我提出改进建议。”Massoud 说,“但我不是个艺术家,我的工作目标还是清除地雷。Kafon 体积太大,炸一次就损坏了,几乎没法大规模地使用。所以,我开发了后面的产品。”

后面的产品就没这么萌了,但它们更实用。那句俗烂的”不忘初心“,用在Massoud 身上无比合适。网络上,有人称他为“爆炸艺术家”。提到这一点时,他觉得“爆炸艺术家”好像是说他在制造爆炸的东西。而实际上,他的工作是拆除爆炸物。但随后他又补充,其实Kafon 在普什图语中,就是“爆炸、炸开”的意思。

🌀

土壤、空气、火、风、雨水,放在一起,你可以制造任何东西。

扫雷侠研制的新品很简单——轻型扫雷无人机。为了在名字上延续之前的想法,他为这些无人机起名叫Mine Kafon Drones。“两年前,我在网站上买了个游戏用的无人机,最终改进成为了我的第二代产品的原型。”Massoud 说,“我研究如何让它载重,增加探测、测绘的部件,并尝试重写代码让它更好控制。最后,我研究了下怎么大批量制造用于扫雷工具的无人机。”

这逆向工程的思路,先研究、反解其他成熟产品,然后自己另起炉灶,华强北的老司机们一定心有戚戚。Massoud 也表示了深圳对于自己大计划的重要性:“无人机现在只有四台原型机,但我已经把设计的细节都搞定了。这次我来中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深圳联系供应商批量生产。”

▲ 工作中的排雷无人机(图源:Minekafon.org) ▲ 就像这样(图源:Kickstarter)

“无人机造价便宜,可以飞行很长的距离,而且遥控它工作很安全。你可以给它编程,安装app来改进性能。”谈及无人机,Massoud 的兴致比聊Kafon 时高了不少,“第一步是无人机先在工作区域内绘制整体的地图,并标记出危险区域;之后无人机出动,携带金属探测装置,标记出检测出来的可疑物体。第三步则是引爆,我们投掷一个小的爆炸物体作为印信,引爆地下的地雷,有时候还可以一下引爆很多颗。”

▲ 其他排雷方式的风险综述(图源:Minekafon.org)

相比Kafon,无人机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远程操作,成本低廉,易于控制,可重复利用(Kafon 基本是“自杀式趟雷”)。“地雷的成功引爆也能给我更多的信息,暴露其他的地雷和地雷密集的危险区域。没有人会只埋下一颗孤零零的地雷,它们往往是成片的,几千颗地埋在一个区域里。我们成功引爆,也能更准确地告诉人们哪些区域危险,一定要绕着走,或者让狗来带路。”

提到狗,其实这种忠诚而勇敢的动物经常牺牲在排雷工作中(电影《地雷区》中,军士长的宠物犬就死在了一颗漏排的地雷上)。比如阿富汗非政府组织“地雷探测与扫雷犬中心”(MDC),2002年以来与德国NGO合作,使阿富汗的地雷受害者数量降低了60%,但Massoud 认为,狗的牺牲也是太大的代价。下一代的机器人可能用到一些类似的设计,用“气味”信息增加探测爆炸物的准确度。

“我希望能有一种在地雷密集区为人们领路的机器人,免得再去牺牲狗。美国和德国分别有一家公司都在生产这种探测器。只是他们的产品目前工作还不是很稳定,比如在刮风的时候,这种嗅觉探测就不准了。”

▲ 自行进排雷工具的一种新模型(图源:Minekafon.org)

不论是Kafon 还是无人机,Massoud Hassani 的设计都简单直接,让你第一眼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他使用的一切元素都没有超出民用科技,甚至都不是些最新的产品。这可能也是在前瞻性极强、充斥着“黑科技”的GIC 大会上,他的发言关注度不高的原因之一。“我喜欢自然元素,比如土地、空气、火、风、雨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只要把这些元素放在一起,你可以制造出任何东西。”

而对于《不存在日报》提给每个嘉宾同样的一个科幻问题——如果你可以带10公斤私人行李移民去火星,你会带什么?——Massoud Hassani 的回答也颇为清奇:“我要带……那个英文叫什么,滋啦一声扯开的,对,透明胶带。有了透明胶,你能把任何东西粘在一起。所以理论上,我能给自己粘出一座房子。没错儿,我就带透明胶。”

⛳️

一个超级英雄,和他110,000,000个对手

地雷作为武器的邪恶,在于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战争,还会用于限制人口、占领地域和焦土性防御。许多地雷的设计已经不是破坏载具和杀伤入侵者,而是最大化恐怖的致伤效果——比如设计炸伤腿和腰部的反步兵雷,会造成恐怖的截肢和终生残疾。而一枚地雷在埋设50年后仍然会有杀伤力,却鲜有持续50年的战争——最终为地雷买单的,还是居住在当地的平民。

正是因此,将“扫雷侠”Massoud Hassani 称为真实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毫不过分。目前,Massoud Hassani 的公司已经得到了军方的支持。不久之后,他将赶赴世界上某个荒凉的旧战场,开始他真正的扫雷工作。

▲“扫雷侠” Hassani(图源:massoudhassani.blogspot.com)

军方许多专业的地雷清除工具,比他要先进得多。但现实条件中,军队的国家和政治属性,使其很难介入大部分是敏感、边境、战乱地区的排雷工作。而这些长年被地雷所拖累的地区,多年以来已经极端落后和闭塞,与信息社会脱节不知几个年代了。

Massoud Hassani 代表的民间力量,带给了这些地区真正的新希望——在阿富汗、安哥拉上空飞过的无人机,绝对堪比绝地武士的光剑。“我生活的地方就有大片的地雷区,经常有附近的居民被地雷炸死炸伤。”TED讲座上,Massoud 展示了两个被地雷炸掉一条腿的人的合影。“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系统、有计划、大批量地清除地雷区。最终,我们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地雷都被清除干净。”

▲Massoud Hassani 在GIC 发言的PPT 最后一页:我们期待,一个没有地雷的世界。

一亿一千万颗地雷,横亘在Massoud Hassani 与他的梦想之间。根据之前联合国的估计,使用现有技术清除这些地雷,需要1100年。那么,“扫雷侠”需要多久呢?

年,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用十年清除所有地雷。”Massoud Hassani 表示。

“十年,清除阿富汗所有的地雷吗?”

“不,所有的,全世界的。”

一个简单的无人机,为整个世界的无地雷化速度,提高了110倍。当时我的嘴,张得可以塞下一个Kafon 。

现在,你觉得他像个超级英雄了吗?

* 如果你想支持Massoud Hassani 与他的扫雷事业,可以戳“阅读原文”,去Kickstarter 众筹项目中为他捐款。

关键词:#地雷# #扫雷# #MassoudHassani#

📝责编:Raeka

📝作者高小山,大龄犰狳,性温和,喜床。西坝河畔文字工作者,淡粉色爱的战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