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
2018大热的电影《三块广告牌》,让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能让那么多人强推。
《三块广告牌》,下同一个中年女人,面无表情,驾车路过三块破破烂烂的户外广告牌,咬着手指甲,若有所思。最后,她的目光锁定在广告租赁商的名子上。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为寻找女儿被害的凶手,在红底广告牌上写出对警察质问标语的这个母亲,在牌子面世的那一刻,迎来了自己在小镇上鸡飞狗跳的日子。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两个人物的发展线串出了主要情节。
母女关系,一瞬天堂,一念地狱
母亲离异带着两个孩子,和处于叛逆期的女儿经常产生冲突。
母女是一种很特别的关系。绝大多数母亲很爱自己的女儿,但因为自己的情绪、日常琐事、疲劳压力、青春期女儿的成长觉醒等等因素,时常会用争吵表达在乎和爱。
所以在女儿想要借车去赴朋友的约,被母亲拒绝以后,赌气说出“我真希望在半路上被强奸”。母亲在气头上也说出了同样的话。
坏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语成谶。
为了给女儿讨个公道,将凶手绳之以法,母亲剪掉长发,绑起一撮高耸在后脑勺的小刷子,一小片青皮贴近颈部,头上的绑带像是宣言时的标语。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踏进警察局的次数数不胜数,案件的侦破却因为已有数据库里没有匹配的DNA而毫无进展,一晃几个月就过去了。
但对于母亲而言,这是一段漫长煎熬的时光。终于,这个倔强的母亲在进出镇子的路边广告牌上,写出了对警察的喊话——“进展怎么样了,威洛比警长?”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镇子上赞同警长的人开始了动作,谩骂、讽刺、威胁、暴击,这些让这个母亲更加坚强不让步,一副战斗状态。
影片里母亲一直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一度让我觉得无坚不摧也就是这个模样了。但是有几个场景很明显地流露出母亲对女儿的温柔和爱。
第一个场景:母亲在夜里走进女儿曾经的房间,坐在黑暗里,对自己的悔恨更甚。那些伤人的对话,即使回忆起来很疼,对母亲来说,也是女儿留下的东西。
第二个场景:母亲在广告牌下面的空地上放了几个大花盆,种上了热情鲜艳的花——女儿遇害的地方就在不远处。阳光照到花瓣上的时候,女儿也不会寂寞。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第三个场景:广告牌被人施火烧毁的时候,母亲驾车经过,第一时间扛着灭火器就上去灭火,甚至爬上架子顶部,要保住这已经开始起作用的广告牌。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第四个场景:警察狄克森打电话告诉母亲,可能有凶手的线索时,母亲眼里熠熠生光,面部线条柔和下来,细微的表情流转,那是希望。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和父母的相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既然我们深爱彼此,就尽量学着真诚点儿表达,不要给自己那么多的后悔。
在希望孩子注意安全的时候,就说“爸妈担心你的安全,所以晚上早点回家”,不要用“这么大了,别只知道在外头疯玩儿”来代替。
在孩子情绪低落或者行为反常的时候,就问问“你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能和爸妈说一下吗?”,不要说“小孩子家家的,整天阴沉着脸,没一点儿活力”。
最重要的,不要用相互诅咒当做沟通。当厄运降临,你会悔不当初。即使没有不幸,那些话也会成为彼此心里的刺,再能理解也会留下伤痕。
一个成人的人生拐点
影片中的警察狄克森一出场可真是遭人嫌,嚣张无理、跋扈跟风。
因为广告牌的出现,他尊敬的警长成了舆论的焦点之一,被部分人指责不作为。他就对这个母亲恶语恶行,又逮捕这个母亲的朋友向她施压。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在警长因病痛自杀后,他立刻暴怒,砸破广告租赁商的店铺玻璃、殴打这个商人并把他直接从二楼推下。
警局新派的警长入职第一天,他态度傲慢,对工作漫不经心,甚至连自己的警徽都找不到。
那么,他的人生拐点是怎么来的呢?
警长自杀前,给他写了一封信,肯定他的能力和为人仗义,理解他因为父亲去世需要全心照顾母亲的辛苦,鼓励他不要被愤怒蒙蔽,遇事再稳一点儿,一定会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人生的拐点,可能就来自尊敬的人的认同——有人看到了你表相下的特质,珍惜它,肯定它,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狄克森就在那封信后学着平静自己的内心。
他在医院和被打伤的广告租赁商人真诚道歉。
他在偶遇凶杀嫌疑犯的时候,记下对方的车辆信息,抓伤对方的脸以拿到DNA信息——虽然因此被暴揍了一顿。
他在DNA信息比对期间去找了那位母亲,因为怕她放弃希望。
三块广告牌上,你看到了什么?从一个暴戾的警察,成为一个温柔的朋友,助人,也得到自我成长。
也许最后,凶手落网仍会有很长的等待,但她和他都不会丧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