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的日子

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她的文字我居然还不曾见过。才知道,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著名的经典小说,立马淘宝下单买了一本,二天时间就可以一睹为快。
满怀期待地翻阅了几页,困意突然来袭,不应该呀,才七点多点,睡意竟然提前三小时光临。这般经典的小说,于我没有丝丝感触,不知其中所云。我已记不得多久没正儿八经度过小说了,半年?一年?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每每想写点文字,怪不得脑子总是空空如也。再者,每天过得平淡无奇,似乎没有值得记录的东西,所以,七天一篇文章,越发出于被迫无奈。
年少时,没有电视,电影也就是几部革命样板戏,几部抗战片,《地道战》、《小兵张嘎》等。曾一度迷恋读小说,家中箱底有几本小说,《苦菜花》、《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时,这类书都归纳为黄色,我都是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看。
想当初读小说,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废寝忘食成语,用在我身上可谓非常贴切。没有电灯就在煤油灯下看,正如父母亲骂的那样,书可以当饭吃。在那些挨饿受冻的日子里,书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现如今,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想看什么书都能找到。你可以光明磊落地看,著名的,国外的,黄的,绿的。可看书的人却改变了口味,喜欢上垃圾食品,一些快餐食物。例如短平快视频,网络短文,娱乐新闻等。
花甲之年的人,越来越不淡定了,手机信息铺天盖地,不关注怕错过八个亿,关注后结果却是焦虑不安。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去看那些信息,已然成了习惯,成了每天所必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手机带给我们煮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无限的焦虑不安。
人就是一个矛盾体,深知某件事很不利,却控制不住还是要去做,而后又后悔不已。明知人生短短几个秋,却不知道好好珍惜,总以为来日方长,糟践大好时光。
2020年下半年,说来脸红,重返已经退役了多年的“麻坛。”而且还变本加厉,又染上了另一个恶习,加入了股民大军。
炒股虽没有使我损失多少,且还略有盈利,但给我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不安定因素。每天九点半准时关注股市行情,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心情随股票的涨跌起伏不定,患得患失。
我曾下决心2021年将退出股市,马上到年底了,我能做到吗?据老股民们说,每逢新年交替之际,股市都会看涨。看来我的决心只是自欺欺人,爱财之心人人皆有,我是一个俗人,自然不可例外。
是的,我的书柜上有很多书,横着的、竖着的,拆封的没拆封的。都是一时兴起买的,看来这些书只是用来装饰,摆摆门面。自此,我不敢再说喜欢看书,否则,自羞惭愧至极。
我只能告诫自己,在炒股之余,也要看看书,写写字。坚持了几年的习惯,可不能说丢就丢了。要铭记,书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所有的烦恼,所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书中都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