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韵今日看点行距版权

【致三国】探案: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

2017-08-31  本文已影响18236人  于是乎V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个案。

三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宗著名的悬案,这是一场发生在蜀汉的内乱,也是一场仓促发动的兵变,或许还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惊天阴谋!

这就是魏延谋反之案。

【致三国】探案: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

这起案子的主要涉案人员有:

魏延:蜀汉征西大将军,时任北伐前锋;

杨仪:蜀汉丞相府长史,与姜维、费祎在诸葛亮死后共同处理撤军等善后工作。

其他涉案人员有:

费祎:时任蜀汉司马,在诸葛亮死后奉命探听魏延的动向;

马岱:蜀汉平北将军,奉命追杀魏延,并最终将魏延斩杀;

诸葛亮:蜀汉丞相,时为北伐总指挥,临终前下达“抛弃”魏延的神秘指令。

《三国志》中记载的整个事件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由于整个事件涉及一些地理名称,为了更方便的了解当时的情况,我制作了一张当时的形势图,其中绿线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路线,也是魏延谋反整个事件发生的地点。其中黑线粗略的标出了所谓的“子午谷奇谋”路线,仅供参考。)

【致三国】探案: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

蜀汉建兴十二年,时年五十四岁的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命魏延为先锋,率大军自汉中兵出斜谷占领了五丈原。此后诸葛亮驻守北谷口屯田养兵,魏延则率军驻扎在五丈原前线。在与司马懿的军队对峙八个月之后,诸葛丞相最终熬不过天命,病逝于军中。临终前,诸葛亮将杨仪、费祎、姜维叫到身边,下达了这样一条密令:

全军撤退,令魏延断后,姜维其次;如果魏延不从命,那么大军可以自行出发!

诸葛亮撒手人寰,可他毕竟是蜀汉的精神领袖,为了防范曹魏趁机偷袭,也为了稳定军心,杨仪等人秘不发丧。

按照诸葛亮的遗令全军即将撤退,而此时的魏延仍在相距北谷口十里外的前线拒敌。杨仪想要知道魏延是怎么打算的,于是就让费祎去探听魏延的想法。

魏延是这样表态的:“丞相已死,可军中还有我,丞相府的人可以护送丞相灵柩回去安葬,剩下的人随我继续作战!怎么能够因为死了一个人就放弃国家大事呢?况且我魏延为什么要听杨仪的话?让一个堂堂的先锋来断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魏延的话并没有什么错!

建兴八年,他曾因战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并被授予符节,他拥有绝对的权利可以指挥军队继续作战。

看到魏延并没有要撤军的打算,费祎便找了个理由跑回北谷口,开始组织全军撤退。

发觉事情不对,魏延大怒。由于诸葛亮死时他并不在旁边,他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不相信诸葛亮会命令大军抛弃自己而撤退。其实不要说魏延不相信,这种事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相信!

魏延本能的认为这一切都是跟自己有过节的杨仪在搞鬼,他起了杀心,想要趁这个机会杀掉杨仪!

于是魏延带领自己的部下,抄近路抢在杨仪大军之前行军,并把沿途经过的栈道全部烧毁,想以此阻截杨仪。

杨仪也没有闲着,他一面组织大军开山修路,一面上表称魏延谋反。

魏延也早料到杨仪的招数,他同样上表称杨仪谋反。

一天之内,两道加急奏章先后传到后主刘禅面前,本来脑子就不太灵光的刘禅当时就蒙圈了,他赶紧去找大臣蒋琬和董允来帮忙。奈何此时的魏延已然成为孤家寡人,蒋琬和董允自然是帮杨仪说话的。

随后蒋琬奉命带领一支军队想要前去化解这场危机。

而此时在狭长幽深的斜谷山路里,魏延和杨仪两个人之间的决战一触即发。他们两个人都清楚的知道,那两份宣称对方谋反的道奏章里,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只有活着走出斜谷的人才是清白的!

魏延受刘备器重,被提拔为汉中太守,镇守汉中长达十余年,让曹军吃尽苦头。他骄傲一生,绝不想在这一次失败,因为他明白这次一旦失败将意味着什么!于是他率军据守南谷口,封锁住这条通往汉中的唯一通道,并发动部队攻打杨仪,想要和杨仪做一个了断。

如果说之前魏延加速行军阻截杨仪仅仅是出于私人恩怨,那么当他下达进攻命令的那一刻,整个事件正式演变为兵变!他将要进攻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杨仪,而是一整支护送着诸葛亮遗体的蜀汉军队!魏延的谋反罪名实质上已经落实,除非他能够在斜谷狭长的通道里战胜整支北伐大军,否则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杨仪派将军何平前去迎战,而何平也没有辜负自己“和平”的使命,他在阵前怒斥魏延:“丞相尸骨未寒,你怎敢如此放肆?!”

魏延的部下深知自己的将军理亏,可能由于急行军跑的太快都跑累了,也可能由于他们根本不想和本国的军队自相攻伐,所以魏延的部下都不再听魏延的话,各自散去了。

魏延不战而败,最后只领着自己的几个儿子逃往汉中,逃到那片他替刘备苦心坚守了十余年,而此刻却并不愿接纳他的城池!

到了最后关头,魏延或许还在奢望后主刘禅能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替自己伸冤的机会,而他等到的只是马岱斩下自己头颅的一刀!

当马岱提着魏延的人头去见杨仪时,杨仪将人头丢在地上,还不忘补上一脚,并破口大骂:“傻X,看你如何再装X!!!”

另一边,赶去化解争端的蒋琬刚刚走出了十里,就传来魏延已死的消息,蒋琬可能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但也只能原路返回了。

整个事件就这样以魏延被夷灭三族而告终。

其实早在百年前魏延一案早已被平反,后世无数史学家都在替魏延鸣不平,比较著名的有吕思勉先生的《替魏延辩诬》等文章。

所以这里没必要老生常谈,只对魏延之死的诸多疑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挖掘出更深的内幕!

说道魏延之死的疑点,那是相当多了!

诸葛亮为什么要下达那样一条注定会引发内乱的密令?如果真的只有杨仪等三人知道密令,那么只要他们三人口风一致,他们说什么都会是真的!所以这条密令的真伪本身就是个最大的疑点!身为北伐的前锋,魏延为什么一直被孤立于局外,对一切都不知情?作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即便魏延真的有心谋反,那也应该绳之以法交由国家发落,杨仪如此急迫的处死魏延,难道背后有什么不能言说的隐情?

我们常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如果这个胜利者还有一点良心的话,那么失败者的历史也不至于被写的太难看。

不巧的是,作为这一次的胜利者,杨仪恰恰是一个心胸狭隘急功近利的小人!

杨仪最初以关羽秘书的身份被关羽引荐给刘备,刘备赏识杨仪的才华和能力,就安排他去做事情,官职一直升到尚书,类似于现在的一个有关部门的小部长。然而没多久,杨仪因为和上司闹了矛盾,被贬到偏远地区做了代理市长,基本上就属于被流放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府治事。所谓的“开府治事”可以草率的理解为在蜀汉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国中国。

这个“迷你国家”也需要人才,说的更直白一点,诸葛亮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

诸如姜维、蒋琬、费祎,他们都是这个“迷你国家”的主干力量,而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杨仪就是这样从流放之地被选入了丞相府,做了丞相府长史。

长史类似“迷你国家”里的“小丞相”,是诸葛亮的秘书兼助理,协助诸葛亮处理一些军政事务。可以说长史基本上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是长史并不只有一个,除了杨仪,当时同为长史的还有蒋琬。

除掉了魏延,杨仪自以为立了大功,想着这一回终于可以继承丞相的权利了。没想到诸葛亮早就内定蒋琬做自己的接班人,而杨仪仅仅被提升为中军师。“中军师”是一个没有任何实质作用的官职,更别说有什么权利了,杨仪等同于又一次被流放。他因此负能量爆棚,以至于人人避而远之。

在魏延死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杨仪就因为自己的谋逆之言被贬为庶民,这一次他是被彻彻底底的流放了。按理说罪该万死却被留住性命,正常人早该老老实实安享晚年去了,但是杨仪却在这个时候暴露了自己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小人品行。他写信给刘禅,公开谩骂刘禅、谩骂朝廷。

最终,杨仪在被人查水表的路上自杀了。

其实早在魏延死的时候,杨仪的小人品行就已经展露无遗。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魏延的人头已经都“点地”了,你又何苦再上去补一脚呢?

不难想象,得罪了杨仪这样的人,魏延能有什么好下场!

那么这两个一文一武,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到底是怎么结仇的呢?

俗话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其实魏延这个人的性格也好不到哪去。

魏延一直直属于刘备统领,替刘备镇守战略要地汉中。在夷陵之战失败以后,刘备彻底失去了荆州全部的所有权。对于刘备来说,失去了荆州,当初《隆中对》里的重要规划等同于废掉了一半。荆州一丢,汉中的战略地位就变得无比重要,因此,魏延身为汉中太守在蜀汉的地位如日中天。

刘备死后,魏延成为蜀汉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人物。

当时除了刘禅和诸葛亮,在军中地位最高的就是魏延了,他也因此越发的目中无人。当时几乎所有人都避其锋芒,偏偏有一个人就是不怕魏延,这个人就是杨仪。

我们很难猜测杨仪一个弱小的文臣与武将魏延作对是出于什么心理,也许这样可以显示自己很与众不同?总之这两个人就莫名其妙的相恨相杀在一起,只要一见面就打架。魏延曾经一言不合就拔出刀,迎面给杨仪来一段“夜战八方藏刀式”,杨仪被吓得哇哇大哭、涕泗横流。可以想象一个大男人被吓成这幅德行是怎样一幅搞笑的画面。每当他们两个人干仗的时候,老好人费祎就去劝架。可以说要是没有费祎的努力,诸葛亮健在的时候,魏延可能就已经把杨仪杀掉了。

魏延的脾气可见一斑。

他是一个能力极强,但是情商极低的人。并且魏延的低情商正是导致他惨死的主观原因。

魏延因为自己的低情商得罪了很多人,杨仪只是个小角色,他最不该得罪的是诸葛亮!

前面已经说过,魏延从来都是直属于刘备统领的,刘备死后,他更愿意服从刘禅,而不是服从诸葛亮!恰恰这个时候的蜀汉朝廷里,大多数人都愿意听诸葛亮的话,都愿意进入他的丞相府。

魏延不是丞相府的人,他对诸葛亮是心不服口也不服。

诸葛亮数次北伐,魏延曾多次提出建议,想要和诸葛亮分兵前进,就像当年刘邦给韩信分兵一样。

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需要说明的是,子午谷奇谋的详细计划并不见于正史中,正史中魏延仅仅是提出了分兵的计划。所谓的子午谷奇谋,是宋代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引用在《魏略》里的。

简单说就是魏延想让诸葛亮分给自己一路兵马,兵出子午谷袭取长安,诸葛亮自己领一队兵马,兵出斜谷形成对长安的包围。

千百年来,后人围绕着子午谷奇谋可不可行的讨论从未停歇过。

要知道魏延或许可以自比韩信,但是诸葛亮绝不是刘邦!诸葛亮事必躬亲,他对于权力的执着,是容不得任何人分享的,所以他绝对不会分兵给魏延。

诸葛亮不采纳自己的建议,魏延当然不满意。聪明的人也许自己背地里嘟囔几声就算了,但是魏延却在这个时候秀出自己情商的下限。

他有事没事就把诸葛亮胆小挂在嘴边,还四处叹息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施展。

诸葛亮又不是聋子,这些抱怨的话他也许早就听腻了。当时诸葛亮的内心大概会有这样一段独白:“我不就是否决了你的建议吗?你就不休不饶四处说我的坏话?你让我这个丞相威严何在?我若真分兵给你,真让你打下长安,你丫的还不得上天啊!!!”

所以我们没必要纠结子午谷奇谋可不可行,因为无论可不可行,诸葛亮都不会让魏延那么做的!

与其说魏延得罪了很多人,不如说他情商太低,以至于情商低到没朋友。

魏延故步自封的同时,诸葛亮正在一步步扩大自己的丞相府。本来自刘备死后,和诸葛亮势均力敌的魏延,却一步步让自己沦为孤家寡人,为他的惨死埋下伏笔!

其实相对于魏延的死,魏延这个人本身就有很多谜团。

比如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和背景?刘备又为何要让他守卫汉中?

《三国志》里有关于魏延的记载,是从他跟随刘备入川开始的,魏延很可能也是这个时候加入到刘备阵营的。在此之前魏延的任何身世史书上都只字未提!按理说像魏延这种级别的将领,身世不用十分详细,可总不至于一片空白。

我们甚至可以猜测,有关于魏延的很多事情,被人有意从历史上抹去了!

我们只能从《三国志》中的只言片语猜测魏延经历了什么。

《三国志》记载:“(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从这一段短的可怜的介绍可以猜测,在加入刘备之前,魏延应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他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军阀,但在地方应该积累了很高的声望,这为他后来能当上汉中太守打下了一定基础。他虽然数有战功,但只被封为一个杂号将军,可以看出入川作战魏延并没有立下出奇的功劳。

刘备占领西川不久之后就出兵攻占了汉中,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守卫汉中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一定是张飞的。

因为守卫汉中这个战略要地的人,一定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也一定是一位在军中声望极高且战功卓著的将领。

当时刘备手下符合这些苛刻条件的,除了正在镇守荆州的关羽,就只剩张飞了。

然而这个时候,魏延却伴随着所有人惊异的目光荣升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

刘备的这个决定是非常奇怪的。

首先,魏延的声望真的能担起这样的重任吗?

其次,以魏延的功劳他能够服众吗?

最后,作为一个半路入伙的武将,刘备对魏延的迷之信任究竟是从哪来的?

然而更奇怪的还在后面!

自封为汉中王的刘备在大宴群臣时问魏延:“我把汉中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你,如今你身处高位,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延当场立下豪言:“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当时在场的群臣没有人认为魏延说的话很猖狂,而所有对魏延的疑虑和非议都因为这两句话烟消云散了!

不得不说,魏延的能力以及他的迷之声望让人细思恐极!

要知道在当时,没有声望而身处高位是很难做事的。

关于声望的重要性,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刘备围攻成都,刚好马超来投降。当马超兵临成都城下时,刘璋望风而降!围攻了一年之久的成都,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被攻破。马超的声望之大不用多说了吧。马超因为自己的超高声望被刘备封为左将军,可这个时候关羽却第一个跳出来表示不服!当然这其中有一定原因,是由于关羽离得太远,他并不了解马超这个人。但这件事也足见声望的重要性,声望不够,总会有人不服。

第二个例子:汉中大战时,黄忠在定军山一战大破曹军,致使曹操嫡系爱将夏侯渊身死。因为立下如此大功,刘备想要封黄忠为后将军。但是诸葛亮对此却表示忧虑,他认为黄忠的名望比不上关羽,而后将军这个军衔已经和关羽同列了,诸葛亮怕刘备这么做关羽会不高兴。对此,刘备只能回答:“我会自己跟小关关解释这个事情的......”

由这两个例子可见当时名望在军中的重要性。

但是当魏延被封为汉中太守时,虽然全军震惊,却没见有谁站出来反对,就连多事的关羽都认同了魏延!

所以在魏延的身上究竟发过生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推断:

魏延随刘备入川之后,从事的一直都是刘备的守卫的工作。要知道在刘备和刘璋决裂等待援军入川的这一段时间里,刘备的处境是十分危险的,而保护刘备安全的重任应该全都落在了魏延身上。刘备和魏延之间彼此的信任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西川平定,魏延虽无明显的战功,但是他保卫刘备的功劳在全军都有目共睹。

而这一切推断似乎并不足以证明魏延有能力担当重任。

或许,刘备还有其他的目的!

刘备需要扶持新人,他需要为蜀汉的未来注入新鲜的血液!

自从赤壁之战以后,刘备终于咸鱼翻身,势力一点点扩大起来。于此同时,诸葛亮的小势力也在慢慢扩大着。刘备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需要仰仗诸葛亮的能力,但是他不愿看到诸葛亮过于强大。可怕的是诸葛亮太聪明,他一面小心谨慎的保守着为臣之道,一面有条不紊的筹划着自己未来的“迷你国家”。

刘备比诸葛亮年长将近二十岁,他清楚的知道,就算自己再长寿也活不过诸葛亮。他清楚诸葛亮有怎样的能力,也清楚自己的儿子有怎样的能力。自己百年以后,蜀汉的大权将落于谁手呢?

所以刘备需要在自己百年之后留下一批人,他们要有能力和诸葛亮抗衡。

这些人里,要有文有武,还要有足够和诸葛亮对抗的声望。而培养声望这件事,文臣相对好说一点,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职位,他们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武将就相对困难一些,对于武将来说,非有战功不能提高声望。好在刘备夺得了汉中,那是一片绝佳的练兵之地,能够让任何一个有能力的武将短时间内大大提升自己的声望。

刘备选中的文臣代表是李严。但李严也是个悲催的人物,最后不得善终。

而被选中的武将代表就是魏延。

刘备看人从来都没走过眼,魏延用十余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确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他威震汉中,让汉中固如金汤,为诸葛亮以及后来的姜维得以出师北伐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奈何魏延情商太低,以至于不懂得人情世故。

这一点从他当众弄哭杨仪就可以看出来。试想你让自己的同事当众如此下不来台,对你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而魏延临死前的一系列举动都操之过急,完全没有经过大脑,有失作为大将的风范。

对于魏延的死,《三国志》里还是给出了相对公正的评论的。有这样一段话:“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意思就是:魏延当时选择逃往汉中而不是投降魏国的原因,是因为他只是要杀掉杨仪等人。因为他们的立场不同,魏延希望自己能够替代诸葛亮的位置。魏延的本意就是这样。所以他没有任何理由要叛国。

作为魏延,他的想法可能很简单。

自己是刘备亲手培养起来的人才,并且自己十几年来都在为蜀汉恪尽职守。替先皇守卫疆土是自己的责任,自己只做好这一件事就够了。自己是先皇的部下,他没必要讨好谁,更没必要依附谁!不要说丞相府,就连丞相本人他都没放在眼里!与丞相府的界限他一直都划得很清。

作为诸葛亮,他没指望魏延能和自己一条心。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只要魏延和自己相安无事就万事大吉,他还要仰仗魏延的勇武替自己南征北讨。但是,一旦自己不在了,那么魏延必须死!否则,自己悉心经营的丞相府终将毁于魏延之手!

也许,诸葛亮死后,当费祎去询问魏延的想法时,他能够认同诸葛亮的计划,老老实实断后,可能还会留下一个完美的结局,没准还能和关张赵马黄同列一传。

可惜的是,魏延至死都在和丞相府划着清楚的界限。而他当时身边的每一个人,有哪一个不是丞相府的人呢?

魏延之死,主观原因是他情商太低,不会做人;客观原因是他站错了队伍,受到孤立。

或许,无论魏延还是杨仪,都只不过是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博弈的棋子罢了!而这场棋局,谁都没有赢!

在裴松之注引《魏略》中,关于魏延之死,还有另一个版本。

这是当时流传在魏国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诸葛亮临死时魏延是在旁边的,并且诸葛亮的遗令是直接下达给魏延的。他说:“我死之后,你们要小心防守,不要再进攻了。”他令魏延代理自己的一切事务,统领大军撤退,并且秘不发丧。魏延遵守诸葛亮的指令,行军到南谷口时才公开宣布诸葛亮的死讯。此时杨仪见魏延代理了诸葛亮的职权,担心魏延会趁机谋害自己。于是杨仪散布谣言,称魏延将要叛降魏国,并派部队去攻打魏延。魏延被冤枉,不愿和杨仪交战,就领兵退走,最后被杨仪追杀致死。

真相究竟是什么?千年前在幽深的斜谷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也许,只有当时的清风和明月见证了一切吧。



【致三国】献给那些年那段我们深深爱着的历史

【下期预告】袁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