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赏析,磁州窑系黑釉白边碗盏,为什么宋代爱黑瓷?
带有窑变、曜变、兔毫、油滴等风格的黑瓷碗盏,是崇尚斗茶之风的宋代,备受皇家及上层士大夫阶层所喜爱的茶器。值得注意的是,在将自然、动植物及天象等景观,与陶瓷艺术完美融合的宋代制瓷美学中,那些即使是因为人为或者自然原因而产生的“不完美”,也被宋人加以利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殊装饰,就比如舍爷收藏的北方磁州窑系中的黑釉白边系列瓷器。
磁州窑系装烧工艺与芒口的产生
在宋金时期磁州窑系陶瓷的装烧方法中,借鉴了当时定窑的匣内支圈仰烧、覆烧,对口套烧等工艺,是造成器物口沿产生不施釉而产生“芒口”的成因。
对口套烧:是用两件较大的器物对扣,作用相当于匣钵,内部再套烧小件器物。这种装烧工艺最早出现在唐、五代时的山东地区窑场,宋金时期被磁县观台窑所采用(《观台磁州窑》,北京大学文博考古系)。
匣内支圈仰烧
匣内支圈覆烧
匣内支圈仰烧与覆烧:在匣钵内套以用胎泥制成的瓷质圈套,并在圈套上挖有一周浅沟,然后再将口边不带釉的碗、盘坯体仰置或倒扣在置于匣钵套筒内的套圈上,从而形成仰烧和覆烧的装烧方法。金代观台磁州窑,有过钵形支圈等多种支圈出土。
碗盏等相较精致的小件,通常还会用到漏斗形匣钵的装烧方式:匣钵底部呈锥形,可多组叠落式套烧。了如三舍收藏有一件内部带有黑盏标本的漏斗形匣钵,匣钵内的黑盏口沿无釉,呈芒口状,锥形底一圈带有下部匣钵内装烧碗盏的口沿残件。
了如三舍藏漏斗形匣钵,内装黑盏口沿无釉呈“芒口”状
匣钵锥形底部粘连有黑盏口沿残件
“不完美”的芒口,虽然在垫饼、粘钉等装烧工艺的应用后得以解决。但是基于芒口衍生而出的包镶金银铜,以及黑釉白边等碗盏口沿装饰工艺,却丰富了中国古代陶瓷装饰技法。
黑釉白边
被日本学者称为“白覆轮”的黑釉白边,是磁州窑早期流行的一种将黑白两种釉色相结合的黑瓷装饰工艺,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器物通体施黑釉后,在尚未完全干燥前把口沿部位的黑釉刮去一圈,再施以白釉,入窑高温烧制。
一次烧成,口沿釉层较为连贯一次烧成,口沿釉层较为连贯
除一次烧成的黑釉白边黑瓷外,还有部分采用二次入窑烧成工艺,但带有兔毫、油滴等窑变风格的黑釉白边碗盏,均是一次入窑烧成。一次烧成的器物口沿釉层更为连贯,二次烧成用手抚摸则有明显咯手之感。
二次烧成的狗舔黑釉白边盏口沿部特写
磁州窑黑釉白边工艺,常用于碗、钵、盏、行炉、罐等器皿造型。值得注意的是,黑釉白边这种装饰手法,在唐代的北方窑口的传世瓷器中便有所体现。暂得斋收藏有一件唐代醴泉窑的外黑内白釉钵:此件器物,外壁施黑釉,口沿至内壁施以白釉,黑白对比分明。由此可以推论,黑釉白边风格的装饰工艺,可以从宋代推至唐代,甚至更早。
唐代醴泉窑的外黑内白釉钵
除黑釉白边外,陕西耀州窑和浑源窑的青釉瓷制品,通过在胎体口沿施加化妆土并罩透明青釉入窑烧造的方法,烧制而成青釉白口瓷。
磁州窑系黑釉白边窑口标本及风格
峰峰矿区的炉上村和半壁街窑址,都曾发现有黑釉白边的双色釉标本。
炉上村窑址,双色釉标本可见碗、盘和盆类器型,器内一般施白釉,器表施黑或者酱褐釉。其中部分碗口沿以“白覆轮”风格装饰。
半壁街窑址,应用双色釉装饰的器型与炉上村类似,同样为碗、盘和盆类,部分碗的残器标本口沿以“白覆轮装饰”。
金榆次窑黑釉白边碗标本
受磁州窑风格影响的山西榆次窑和介休窑,同样有黑釉白边瓷器标本存世。故宫博物院曾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2000年、2002年和2006年,分别对榆次窑的主窑场遗址——山西榆次县孟家井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村西、西北和西南发现了金、元、明时期瓷器标本遗存,其中便有黑釉白口碗、钵等标本。
介休窑宋(金)黑釉白边碗标本
未完待续
关于了如三舍收藏黑釉白边碗盏
宋代对于自然与天象敬畏的艺术
敬请关注近期推送
《文玩赏析,磁州窑系黑釉白边碗盏(下篇)》
-------------------------------------------------------------------------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茶边求微信公众号:chabianqiu2016
新浪微博:@茶边求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