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成长成长励志

跬步成长:“成长思维+”,闲聊也可以助成长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2人  南山老姜

   和人聊天,特别是和陌生人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浅层的聊聊,礼貌性的问候,或互相恭维,或彼此吐槽,或不着边际。画风往往是这样的:

“你这个很牛X啊……”

    “其实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那你太厉害啦……”

    “哪里哪里,你更厉害啦……”

    “真是什么都不好做啊……”

    “都很无聊的……”

    “川普通俄门好像要炸啦……”

    “这次波音飞机栽了……”

    这样的聊天,对个人成长来说,很难说有什么大益。因为这样的聊天没有太多信息量和信息密度,不能给参与者太多成长的营养。

    但见识过一个人很会聊天的朋友,他说得很到位,每个人都是一个图书馆,他有和你不同的工作,有和你不同的人生经历,只要你有心,一定可以拓展自己的认知。就是到一个理发店理发,他也可以和人家聊得比较深入。往往是这样的:

    “做这行多久了,什么机缘做到这行……”

    “来这个城市多久啦……”

    “有多少店……”

    “一天大概多少客人……”

    “门店租金如何……”

    “你们店收入结构大概怎样……”

    “怎么休息……”

    “休息时都干嘛呢……”

    ……

    通过这样一聊,掌握的信息量就不少,可以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认知。再将这个认知与自己原有的在某些方面的思考、写作主题、知识结构等进行嫁接,就会完成一次小小的自我成长。这种成长可能是对当下城市中人们生活现状的思考更深入,可能使某个写作主题具有更生动的案例,也可能对某个经济学或社会学现象提供一种诠释。

    同样是聊天,为什么有此天壤之别?两种聊天的区别在哪里?

    在于参与者有没有一颗“成长的心”!也可以称为“成长思维”。

    有了成长的心,就会处处留心,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主动激发和采集有价值的信息,与自己既有的认识网、思维网进行嫁接,不断把这个网织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密。

一个人如果有了成长的心,那么就可以实现“成长思维+”,可以“+”看到的、听到的、聊到的、遇到的、读到的、想到的……万事万物皆可加。

    逛街看到各类门店,可以观察思考起名、招牌设计是否成功和背后的原理,嫁接自媒体的经营;

    刷朋友圈看到各种段子评论,可以思考段子评论背后的话题与大众心理,嫁接社会分析;

    听到孩子对学校一些现象的看法,可以了解当下儿童的心理……

    看电影、看娱乐节目、看书……无一不可帮助成长。

所以不论我们做什么,都可以做个有心人,实现“成长思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