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三字经》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详解《三字经》二——性善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231人  山水国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先看字面的意思:人刚一出生的时候,先天的本质都差不多,没有本质的区别。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使人与人之间有了差别,拉开了距离。

接下来,看看这句千古以来让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人的本性到底怎么样。“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话,世人大多认为是从孔夫子那里来的,既所谓的性善论,那是大家乱哄哄的,后来安到了孔夫子头上,其实夫子认为大家都差不多。《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至于性恶论,是荀子很明确提出的,而与他同时期的告子和墨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善与恶,本质都是差不多的。告子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他说人性好比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这种主张:他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这个就是我们现代教育所说的可塑性。到明代,中华文化史上另一位圣人——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之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实说的也是“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

所以说,这句话的重点并不在“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字上。如果只看到这六个字,然后就谈论起来没完,非要辨出个善恶忠奸,那就叫断章取义,属于“文之贼也”。一定要联系上下文一起来看。其实世间哪里有纯善与纯恶的事情呢。同样一件事情对一个人来说坏的不得了,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也许是好得不得了。

真正理解这句话,两个字是关键,一个是“近”,一个是“习”。一个“近”字将人性的善恶说的就比较妥帖了。如果是善恶居其一的话,那么不应该用“近”,而应该用“同”,就是“性所同”。其实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能更清晰一些。物理上来讲,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任何两样东西能在同一个点上,这个就是“近”。比如我们拿一个小小的瓶盖来打比方,“人之初,性本善”,所谓的善就是我们的起点其实都在这个瓶盖的位置上,与整个世界比起来,这个瓶盖算是小到极点了,可以说大家的起点一样,但只是接近而已,因为放到纳米级比较的话,一个瓶盖上就有数不清的点了,每个点都是唯一的。那么这个“近”到底是“近”于哪里呢?愚以为,当是那个——向往幸福的上进之心——人人都有一颗这样要求上进的心,追求幸福美好的心。每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做完这件事之后让自己的处境更好,每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但是其具体的表现在外人看来是善是恶,那是从外人的角度,特别是有利益相关的那个角度来评价的。

另外一个是“习”字,传统的解释是学习,但是我们细细的去研究,会发现这个“习”更倾向于实习,就是社会实践,学习确实会改变一个人,但是真正能使一个人发生巨大改变的是他的人生经历,是他经历过的一些事情。但并不一定是什么大事,有可能是几个人的几句话,或者是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就会对一个人起到作用,从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人做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越来越好,但是具体的做法在外人看来有的能接受,比如“助人为快乐之本”;有些就不能接受,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然这句话大家传统的理解也不完全合适,他其实也是很阳光和积极的,今后会放到适合的专题里去讨论)。导致这些区别的就是这个“习”字,当看见某人某种做法让他获益之后,自然就会有人去模仿,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古人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表述。那如何让每一个人尽量的都往大众所认同的“好”和“善”的那个标准去转变,甚至于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答案是教育,就是《三字经》下一句要讨论的内容了,咱们明天继续聊。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