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美好485
好友打来电话,和我聊了他的困惑,奖罚的不公、不可思议的领导,我谈了抓住问题根本,还是在于人,升职的关键是得到他人的认可,需要搞定的是人。举了当年根据地反围剿的例子。
面对领导明显的误会与责骂如何处理。我不是这个方面的高手,给不出短期完美解决的办法。但于长期而言,还是得抓住人这个关键,与领导成为朋友。
谈了对于有些事情真诚与否,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即使是骗,达到预期目的也是不错的。
聊到了读书,好友说了几个自己的困惑,“知道好却不感兴趣,读不下去”、“读书缺乏动力”,对此我的回答是,不是知道好,关键还是在于不是真的知道好,举了“一百万”的例子。
由此深入聊到了曾国藩的“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将句子各自拆分,简单解释了一下,关联着聊到那个不可思议的领导的例子,真的尽力了吗?大部分人都是发现了问题,然后冷漠地晾着问题,不去主动解决,更谈不上相辅相成地运用“坚苦勤”三绝了。
谈到了读书的魅力,聊了关于“灵魂一击”的看法,分享了近日读到的好句子。借用知识分规律、技能、态度三类的理论,探讨了灵魂一击的本质,还是在于抚摸到了个人对待他人、生活、自己的态度,那一击的着力点在于此。
谈到对于一句普通的话,如果没有击中一个人,个人没有接的住,那也只是一句普通的话。我们能做的,是保持持续学习,大脑接受持续刺激,寻求压力,转换为进步的动力,以此扩大感知触动的能力范围。
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什么人生一次,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情,比如一个早起的习惯,需要很多底层的方法论、世界观来支撑,这样才能行稳致远。莫求奢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学习成长
的本质是积累。
聊了一下2018年在北京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时的回想,时隔几年的触动到现在还清晰记得。
好友聊到他读名著时,读到“主角不被环境所累,心中一直有光”的情景时,联想到了我在桂林午间读书的样子,我表示很惊喜。向我传达了他对于我很有分量的认可。我那个关于自成风景的理想状态,在他的评价里,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又是一个惊喜。他还说:“我试着想象,平时生活在你周边的人,是有多享受与你相处,那种感觉一定很好。”这句话让我欣喜若狂,是种被认可的成就感,再一个惊喜。
还提到今天整个的聊天过程,即使说了很多,却一直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很让人佩服。
我对群里的讨论,延迟发表了个人观点,一是持续学习改变现状的女学生,奋进的精神永远值得提倡,并应该向她学习。在拓展能力边界的路上,我们就应该勇往直前,这么值得称赞的事情,不应该否定。因为环境的固定惯性约束,与个人各种条件的局限,谋求明显的改变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气的事情,能把这件事情做成,更加值得鼓掌。选择够不够正确,那是结果导向的判断,不能依次来否定过程中表现的诸多亮点。也不能依据女同学暂时对于抉择的困惑,来否定奋力拼搏的精神价值与宝贵品格,这是不合逻辑的。
二是谈体制工作的认识,任何真理,必须限定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别说人了。每个人根据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看书、经历等各种原因,千差万别,如果要用一条普适的道理套用所有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违背规律的。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诸多事情,毛主席也说了要用唯物辩证法这种宇宙观,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说到底,因人而异,关键还是在于人这个因素。
三是对于评价他人选择特别工作的反思,有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或是没做到,就去嘲笑拥有或是做到的人,这是很不对的。对于一些好的东西,例如很好的品质与精神,我们没有时,应该是保持惶恐和羞愧,为自己的不足感到脸红,最不应该的就是否定和嘲笑。
四是对于世界杯起哄参与的看法,注意力是个人的宝贵财富,和每个人每天有限的精力与时间是同等重要。时间和精力是武器,注意力是目标,每天如果把宝贵的个人资源用在无关紧要的各处,终难搞出点动静。社会的外部环境才不会主动为你营造氛围,提供一切有利条件,外部都在抢夺你的注意力为其所用,集成能量,创造属于他们各自的成就。我建议谨防人云亦云,稀里糊涂地被人浪裹挟,用好自己的那点宝贵资源,尽力做点事情。
五是对于通过转发母校庆生链接方式,引起如何宣传学校的思考。作为学子,应该为母校宣传,更应该身体力行地去宣传在校所学。不是简单地转发链接,审视其行为本身,估计消费名校牌子的动机更多,看似内敛低调,实则张牙舞爪,生怕别人忘了你最辉煌的身份标签。每次一想到这个,确实够不好意思的。
我顺便表达了对于工作的看法,美好的工作,提供很好的环境,保证了大量的可以用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试想还有什么工作能有此种待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