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稿/2018-2020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声明:他人约稿,原创文字,文责自负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绿化、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入点,把植树造林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建设、环境改造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以“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衣田林网化、岗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产业,建成现代化的新农村示范基地,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总体目标
计划2018年开始到2020年,2018 年完成30%绿化、2019年完成70%,2020年全部完成。村庄平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村域主要路、堤、渠绿化率95%以上,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95%以上,初步形成“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景观效果。
二、总体要求
村庄主要进出村道路全部绿化,“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四旁覆盖,村民院落绿荫覆盖,村委、学校等公共场所整体实现绿化,生态水土保持与恢复。公共绿地及休闲活动场所初具规模,村内主要绿化框架基本形成,努力达到以下目标要求。1、庭院绿化,尽量选择长寿高大的乔木树种和经济林树种。2、进出村道路两侧必须配置一行以上高大乔木,常青树种可营造小景点,或在乔木内侧点缀栽植。3、村中街巷绿化要在两侧或者单侧栽植行道树,树种主要以长寿高大乔木为主,并适当配置花灌木。4、村内学校、村委、街心等公共场所绿化可以裁植长寿高大乔木片林,也可以配置以花灌木为主的小景点或绿化小品,提高绿化档次。5、环村林带绿化原则上沿路渠、河滩地、边缘地、空隙地营造林带或片林。
6、村外村内所有空闲地,必须全部绿化,面积较大的营造片林,面积较小的可点状裁植高大乔木,也可营造小景点。
三、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兼顾景观、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的原则。2、坚持“社会、生态、经济、安全”四大效益并重的原则。3、 坚持“乔木、灌木、藤本、地被及花草合理搭配,相互结合,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合理搭配,体现植物多样性”的原则。5、坚持量力而行,推行节约型绿化的原则。多选择抗性强、移植成活率高、管理容易的树种;多栽抗病虫害强的苗木,不栽植互为病虫寄主的苗木。6、坚持科学栽植,合理搭配,“绿化、 彩化、香化”相结合的原则。四、责任要求内容
绿化工程实施计划由乡政府绿化办公室统一安排。目标任务及建设指标标准各村委会要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全面完成的建设要求,根据村庄规划和各村村庄绿化现状,对照绿化指标标准,制定各村委会村庄绿化实施方案,明确年度计划,认真落实到各村小组。在制定具体绿化方案时,根据各村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对村庄划分不同类型,重点抓好村庄内部、道路、住宅、河道和山坡和的绿化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公路沿线、交通节点的村庄绿化,以此带动所有村庄迅速全面行动。
五、技术措施
1、严格整地
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湿,保持水上,提高造林成活率。整地方式采用小鱼鳞坑及大穴、小穴整地,小鱼鳞坑要求石头作埂,坡而呈反玻形。整地要求熟士回填,整地要尽量减少破损地面,保护植被,有效利用好有限土壤。经济林裁植前山地和丘陵地要进行局部整地,修成梯田或水平阶。按规划密度定点,挖栽植坑,回土至与地面平,然后灌水沉实。
2、科学起苗
起苗时要尽至保持根系完整。起苗后要严禁长期露天晾晒,要用草绳包装好,确保土球不破。经济林树种裁植前要将侧根前端剪掉少许,防止烂根并有利萌发新根。
3、苗木处理
苗木移植、运输过程中,裸露时间长,严重尖水是苗木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造林中应用科技新成果浸根处理苗木,以减少苗木水分的散失,促进苗木生长。
4、规范栽植
栽植时严格按要求挖坑,裸根苗要避免窝根、卷根。应根据树木根系大小适当回填士,将苗木轻轻放入坑内,扶正扶直,去掉外包装,回填好士,踏实。回填上时要拣净石块等杂物。在栽植踏实过程中,不得碰撞上坨,避免土坨破碎,影响苗木成活。裁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待水渗透后,扶正树干,填平下陷部位,表层覆一层细上。
5、水土保持
覆盖造林是保持土壤水分的重要措施,它能通过减少树穴内土壤水分蒸发,保蓄土壤中的水分,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而且地膜覆盖还能抑制穴内杂草生长,减少幼林抚育次数。在坑表面铺地膜,使其在树穴内呈锅底形,便于降水流向苗木根部附近的上壤內。地膜上再覆一层上,以避免地膜被风吹坏,刮走。
6、精心管护
栽植后要求浇两次透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年秋季造林时浇一次透水,第一年春天保证浇一次透水。造林后至少幼抚管理三年,每年至少一次,主要任务是修枝、固埂、整树盘、除杂草等。
7、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遵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认真做好苗木检疫工作,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全力推进
按照”市指导、县负责、乡主抓、村落实”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搞好协调,把村庄绿化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林业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年度任务搞好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工程督导和组织验收。
2、统一思想,强化组织保证
全面实施村庄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时间紧迫。为确保完成村庄绿化建设工作,乡人民政府,成立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
绿化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村庄绿化工作的各项事宜,具体负责绿化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督促、检查、考核。形成一级抓-级,层层
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从成员单位抽调,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收集整理各责任单位各阶段相关材料及上报工作。
3、明确任务,强化督查
为确保村庄绿化目标任务的完成,按照各项指标要求,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管理。目标任务纳入乡对村、乡对乡属各部门年终考核内容,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村庄绿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督查力度,成立督查队伍,采取不同形式对各村委会、各成员单位工作进行督查。将把村庄绿化纳入新农村建设年度单项考核内容,对各乡村进行认真严格考核并及时组织督导。对完成任务好的乡村予以表彰,完成任务差的乡村进行通报批评。
4、完善制度,强化管护
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集体管护、承包管护、专人管护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管护机制,通过明确职能、细化责任,使管护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所实施的村都要制定村规民约,确保村庄绿化成果。
5、创新投入机制,注重示范带动
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同时,动员各村委会、各单位参与村庄绿化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或义务承担绿化建设。各村委会要重点抓好特色示范点建设,在示范引导、典型引路的基础上,促进全乡村庄绿化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6、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发挥舆论宜传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创建绿色乡村的宣传工作。通过设立创建专题、专栏等形式,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村庄绿化的重大意义,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七、项目采购
八、投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