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讲读《悉达多》十一:儿子

2022-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囚徒的自由

在上一章的结尾,我们知道卡玛拉要离世了。她留下了她和悉达多的儿子,这个孩子此前生活优渥,而且备受母亲宠爱,还是家里的独苗。现在遇到的老爸,则是近乎无欲无求,而且还是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所以现在这个问题将会非常棘手,当然我们也很想知道,对于一位几乎悟道成功的智慧老人来说,到底会如何处理让人头疼不已的现实问题。

小悉达多心惊胆战的参加完母亲的葬礼,对身边的一切还是很不适应。悉达多希望把儿子留在身边,但是小悉达多现在要和两个陌生的老人生活在一起,而且生活极度的清贫,他很快就开始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

在此期间,华苏德瓦曾经给过悉达多建议,他建议悉达多把儿子带回城镇,带到他母亲的宅邸里,仆人应该还在,可以交给他们照顾。如果那里没人,可以替他找一位老师,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是为了融入生活,让小悉达多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和生活中。

虽然悉达多也曾考虑过这些,但是这份意外的父子情谊,让悉达多格外的珍惜。正因为他是如此的珍惜,所以他害怕失去这份感情。而正是因为这份欣喜和恐惧,让悉达多再次迷失了。他满心想到的是,自己要如何努力,如何用爱心和耐心去收获孩子的心,却完全忘记这是不是孩子需要的。

在父子两人爆发了一场冲突后,小悉达多在一天夜里独自离开了。悉达多发现后,就立即造木筏想去寻找儿子。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有趣,我们记得当年悉达多为了让自己的父亲同意自己去做沙门,整整是站了一夜,现在小悉达多离开,悉达多则是不顾一切要把他找回来。

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局者之所以迷,是因为自己被情绪、感觉、情感,乃至恐惧所包围了。此前几乎悟道成功的悉达多,此时面对自己儿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个时候我有一个疑问,你说悉达多前面已经几乎悟道成功,是真的吗?

对于悉达多,或者遁入空门的修行者来说,他们可以说是斩断了外界的一切干扰因素。就像此前悉达多一样,在没有外界的干扰因素下,他已经是几乎悟道成功了。但是当他面对他儿子的时候,仿佛一瞬间回到起点。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人要去觉察情绪,去做情绪分离,调节我们的情绪,往往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需要消耗意志力,需要消耗我们的耐心和能量。但是对于处在世俗中的人来说,每天有很多的琐事或工作,已经是消耗了他极大的耐心和能量,这个时候如果再遇到情绪的时候,往往控制起来难度极大,或者干脆就控制不了。

对于悉达多和遁入空门的人来说,没有老婆孩子,不用操心吃饭穿衣的事情,刻意的去除了诸多的干扰因素,去除了诸多消耗我们意志力、耐心和能量的因素。所以,他们往往心境就比较平和,即使有些情绪,自我调整的可能更大,而且他有更多的耐心和能量去处理。

所以,对于悉达多和遁入空门的人来说,他们最终所谓的悟道成功,应该说是一种理想环境下的悟道成功。如果他们琐事缠身,有诸多的事情消耗他们的耐心、意志力和能量的话,他们会有怎么的表现,依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而这种理想环境下的悟道成功,对普通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对于一辆车来说,你不能让其在真空中,悬空空转测油耗。真正对普罗大众有意义的悟道,也是这样的。如果通过减少限制条件来解决问题,即使最终看似解决了问题,意义又有多大?当然我不是要否定一切,只是说我们要辩证的去看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嘛,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的理论、方法都是有适用边界的,我们只能从中找到对我们有启发,有帮助的部分。当然我不知道黑塞有没有同样的疑问在里面,对于黑塞来说,他这里的设计,应该是为了让悉达多体验了俗世的生活、情感、男女关系之后,再补齐父子关系这一“劫”,从而好实现后面的悟道。

悉达多赶到了卡玛拉的花园外,他伫立着久久未动,他沉思着,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觉察,他领悟到,驱使自己来到此处的渴望无比愚蠢,他不可能帮助儿子,也不可能让儿子依附于他。

他深深地感觉到对逃走儿子的爱,像一道伤口。他坐在花园外,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一直在不断地觉察。当华苏德瓦找到他的时候,悉达多的白发上已经积满了尘土。悉达多望着华苏德瓦,望着那张善良的脸,望着脸上充满纯真笑容的一条条细小的皱纹,望着明亮的眼睛,自己禁不住笑了。随后,两人默默无言地离开了。

西藏有句谚语:你照顾好每一分钟,岁月就会照顾好它们自己。所以对于悉达多来说,在这样伤痕累累的时候,他需要的应该是更多的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