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红楼梦》,是你看了还想再看的一本书,因为你看一遍,根本就无了解里面的众多的复杂的人物关系。光是这些人的名字就会让你感觉迷糊。虽然人物众多,但你看了多遍以后,就会慢慢悟道人生的一些处世,做人等等的道理。正如有人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读《红楼梦》也一样,每个读者的出发点不一样,欣赏地角度就会有千差万别。有人读出了政治斗争,有人读出了风月言情,有人读出了管理经验,有人看到了园林艺术………
就像《红楼梦》里的那句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人世间处处都有文章,学会了观察,就学会了人情世故。还有在第一回里就出现的《好了歌》,好即是了,了即是好。什么你的,我的,到最后都是别人的,正所谓,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人生就如小沈阳在一个小品里说的那样,“人生其实可短暂了,眼睛一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没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人生这么短,你说争什么?你说烦什么?
世界依然热闹非凡,只是你已不在其中。

附《好了歌》原文: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 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注解《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
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